现在打个车,真跟开盲盒似的。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司机是贴心老司机,还是路怒症晚期患者。最近上海虹桥站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把乘客的肺管子都快气炸了。
8月29号晚上,姜先生在虹桥站排队打车,说去徐泾,结果司机一听就炸毛了,嫌距离太近,一路抱怨,最后还骂人。姜先生拍了视频上传网络,发票显示4.1公里,13分钟,27块钱。这事儿一曝光,网友们可炸开了锅。
有网友说:“我上次在机场打车,司机一听我去市区,直接来了句‘这么近你咋不走路净是添乱’,气得我当场投诉。”还有网友吐槽:“现在有些出租车司机,比丈母娘挑女婿还严格,距离近的不接,路况堵的不拉,简直把出租车当私人定制专车了。”更有甚者,有网友晒出自己的经历:“排了半小时队,司机一看目的地,直接说‘不去’,扬长而去,留下我在风中凌乱。”
其实,这种现象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高铁站、机场这些地方,出租车司机挑客、拒载的情况屡见不鲜。他们宁愿空车等半小时,也不愿意接短途单。这背后,既有行业的管理漏洞,也有司机个人素养。
从司机的角度来看,确实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也有网友表示理解司机的难处。“现在出租车司机压力大,份子钱、油费、保养费,哪样不要钱?接短途单确实不划算。”“虹桥站离市区远,司机送客过去后,空车返回成本高。”还有网友指责这位乘客:“没事找事,要1000元赔偿没理由,虽说司机出言不逊,但你不是也过了嘴瘾?”
对司机生活的不易,理解归理解,但服务质量不能因此打折扣。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得把服务做好。不能因为路程短就甩脸色,这不是砸自己的饭碗吗?
再看看网约车,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约车?因为网约车平台有严格的评价体系,司机不敢轻易拒载,服务态度也更好。而出租车行业,如果不进行改革,提高服务质量,恐怕会被市场淘汰。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出租车公司应该加强对司机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其次,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拒载、辱骂乘客等行为严惩不贷。最后,出租车行业可以借鉴网约车的经验,优化调度系统,提高运营效率。
不管是司机还是乘客,都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也许就会少一点摩擦,多一些理解,社会也就多了一份和谐。如今社会事件陡增,就是因为人们遇到事情时,为自己考虑的多,为他人考虑的少。唯利是图终究会酿出事端!
总之,出租车是城市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希望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让乘客能够安心打车,司机能够舒心工作。这不仅是对乘客的尊重,也是对出租车行业的尊重。毕竟,只有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市场,赢得口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