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1979年3月2日的谅山三清洞攻防战,是越军至今难以启齿的痛。在对越自卫还击战结束后,黎笋曾带着一大批越军高级将领以慰问士兵的名义查看三清洞所在的谅山大、小石山地区,看到沦为一片废墟的三清洞,黎笋情绪一度失控。
战后不久,越军公开宣称,有1000多名越军官兵在三清洞中阵亡;但令人费解的是,中国军队在战后统计参战各师的战果时,三清洞中被歼灭的1000多名越军并不列入163师的战果数据当中,使得很多人认为,这是不认可前线将士功绩之举。
时至今日,我国官方的相关史料上,也只是记载有163师489团1营攻克谅山三清洞的内容,却没有详细说明该营在三清洞具体的歼敌数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事,还得从1979年3月1日的谅山攻城战开始说起。
万炮轰谅山 城中越军建制被打乱
3月1日早上9点30分,东线兵团指挥部未等东集团左路的43军主力切断谅山通往河内和先安地区的交通线路,就命令55军动用303门重型火炮对着谅山市北区实施长达30分钟的炮火急袭,在猛烈的炮火中,越军地表阵地和承担机动作战的越军407装甲旅的坦克和装甲车不断被摧毁。
市北区内大部分建筑沦为废墟,原本打算固守市北区的越军各部,死伤惨重,在躲避炮火过程中,越军大部分连队建制被打乱,有的溃逃至市南区,有的钻进防区附近的坑道工事里负隅顽抗。这使得中国军队很难了解到自身到底歼灭了多少敌人。
炮击过后,55军步兵攻入市区时,并没有事前预料的那样会发生惨烈的巷战。上午10点多,从市北郊攻入市区的163师489团2连在奉命夺取谅山市火车站附近的奇穷河大桥,切断北区越军向市南区溃逃的唯一通道时,在大桥西北侧1000多米处的279高地附近遭到越军猛烈的机枪火力拦截。
2连的战士们绕到谅山西郊机械厂一带时,又遭到来自市南区一带越军炮火的拦截,部队进攻受阻,根本无法靠近大桥。
此时,市北区的279高地和大、小石山高地上的越军既可以使用轻便火炮袭击中国军队,也可以呼叫市南区的越军炮兵提供远程火力支援。由于中央军委有令,未经允许禁止东集团各部渡过奇穷河南岸,也不得炮击市南区之敌。
为了降低不必要的伤亡,163师师长边贵祥不得不命令麾下各部先清剿市北区其他区域之敌,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拔除279高地和大、小石山之敌。
下午3点左右,边贵祥带着师指挥部梯队抵达279高地附近指挥作战,但488团多次攻击279高地未果,489团也无法攻占大、小石山,配属给163师的坦克部队也无法突破来自市南区的越军炮火封锁线。
东线兵团总指挥许世友得知谅山市区的情况后,电告55军指挥部,谅山市里里外外,天然石洞和人工洞穴遍布,攻打这种阵地,不能用常规的野战方法,而应该采用精兵突袭的攻坚战法。让163师担任主攻,而不是让战斗力更强的127师担任主攻,就是考虑到师长边贵祥和副师长李万余都是英雄爆破手出身,更适合打这种硬仗。
因而建议163师严密组织发挥出轻便火炮、直瞄重炮的威力,堵住越军坑道口,再派步兵小组逐个爆破,将敌人消灭干净。
因此,边贵祥再次收兵,决定2日早上天亮再战,由488团负责攻占279高地后控制奇穷河大桥;489团加强1个85加农炮连、1个高射炮连、1个高射机枪连、3门152加榴炮、师防化连1个喷火班,负责围歼大、小石山地区之敌,然后协助488团封锁奇穷河大桥。
谅山心脏三清洞
三清洞是由谅山大、小石山天然石洞改造而成的巨大坑道工事,其中二青洞在胡志明时代曾为北越军队的指挥中心,北越取得抗法战争胜利后,又改造成大型干部疗养所。到了黎笋时代,又被改造成专门针对中国的备战基地。
三清洞有出入口直通附近的谅山机械厂、发电厂、谅山省公安干校、二青洞,位于大、小石山的许多出入口被改造成射击地堡。整个山洞分为上、中、下三层,正面出入口可直接驾驶汽车坦克入内,洞中粮食弹药武器充足,可供上万人在里面坚持作战数月之久。
据俘虏交代,三清洞里面最开始有越军步兵3师2团指挥部和该团麾下1个营的兵力把守;中国军队于3月1日炮击谅山北区时,附近公安干校的教官学员、工厂警卫、机动部队都逃进洞中,也有部分人员直接从奇穷河大桥逃至南区,因此,不清楚洞中有多少人。
只是知道三清洞正面出入口由越南一军区直属407装甲旅的坦克装甲车部队和步兵3师麾下的68炮兵团残部把守,整个阵地火力十分强大。
为了尽快查明大、小石山的越军火力部署情况,489团1营长许远然连夜命令一个加强排的战士轮番袭扰越军阵地,引诱其火力点位置暴露。
2日早上10点左右,在师130火箭炮、团100迫击炮的轮番轰炸过后,越军部署在三清洞西北侧出入口的3辆T-34坦克和1辆装甲车被炸成一堆废铁,剩余1辆坦克试图从奇穷河大桥逃至市南区时,又被2营6连10班战士黄炳培用40火箭筒击毁油箱而失去动力,后来成为了我军颇有研究价值的战利品。
489团1营指挥所将配属的直瞄重炮抵近至越军阵地前500到800米处,再命令坦克编队掩护步兵从两翼接近大、小石山,采取烧、打、炸等方法,对躲在地堡或者洞穴中的敌人进行逐个消灭。
一时间,大、小石山地区浓烟滚滚,市南区的越军炮兵试图用火炮支援三清洞一带的敌军,但我军战士们已经进入了越军炮火的射击死角,上午11点左右,1营3个连队和2营6连全部控制大、小石山表面阵地。
为了瓦解越军士气,489团严格按照东线指挥部的命令,先是派了一些越军降卒进入三清洞劝降。但里面的越军军官认为,三清洞内部四通八达,深邃曲折,中国军队根本没法攻进里面去,甚至还扬言要等着市南区的越军一起反攻中国军队,对于劝降的同伴,一律处死。
无奈之下,1营长许远然只好命令战士们先用炸药包、爆破筒逐个炸毁坑道的小型出入口,无法炸毁的,就用大块石头和附近的建筑废墟封堵,防止里面的越军继续利用这些出入口袭击我军。
在三清洞正面,是一个巨大的洞口,洞口深处又有许多分叉的小洞,越军死守着大洞口,中国军队的战士们无法进入洞中搜索,就用火焰喷射器将洞口烧成一片火海,然后不断用40火箭筒、82无后坐力炮朝着洞口深处射击,甚至是朝着里面仍手榴弹。
大火足足烧了1个多小时,烟雾顺着洞穴的走向,从附近机械厂的一些通风口冒出,但里面的越军仍旧不肯投降。因此,师指挥部命令,等大火熄灭,岩石表面温度降低后,就用规格为6公斤一包的炸药包以及榴弹炮高爆弹炸毁这个洞口。
炸药堆放完毕,里面的越军仍旧不肯出来投降,489团指挥部得不得疏散我方人员,然后点火引爆,随着一阵阵巨响,整个谅山市就像遭遇了大地震一样,大地摇晃了许久。在这种密闭的空间中,越军就算是钻进厚厚的被窝里,也难躲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声波的杀伤。
爆破过后,许多小洞穴都已经被坍塌的石块封堵,部队无法打扫战场,不知道洞中到底有多少越军;而且也不知道三清洞是否还有其它隐蔽的出入口,里面的越军是否已经逃至他处,也不得而知。
按照相关条令,各连的歼敌数据需要按照死要见尸活要见人的原则进行统计,在战俘也无法确定三清洞里面有多少越军的情况下,只能给489团1营记功,但三清洞被消灭之敌不计入该营的战果当中。
攻克三清洞对中国军队的意义
三清洞攻坚战,163师充分展现出了解放军陆军的攻坚作战实力,打出了国威和军威;而实战经验丰富的越军步兵3师2团的士兵,非但没有打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部队应有的气势,还落得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下场。
战后,在中国方面正式公布越军战俘人数之后,越军统帅部才根据战时谅山守军的作战日志大概估计出三清洞里面被炸死的越军人数。多年后,越南在重建三清洞时,为了淡化这场不应该发生的战争给越南民众造成的心理创伤,在正面洞口修建了三清寺,将三清洞、二青洞改为了旅游观光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