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半夜,我正在熟睡中,突然被一通急促的电话惊醒。电话那头传来公公焦急的声音:"小燕,你婆婆突发脑梗,现在在县医院抢救,医生说情况不太好。"
我一个激灵从床上坐起,赶紧摇醒了躺在身旁的老公。十分钟后,我们就匆忙出了门,连夜赶往医院。
医院的走廊上,消毒水的气味刺鼻,公公坐在长椅上,双手颤抖地握着一份医疗单,脸色苍白如纸。看到我们来了,他红着眼眶说:"大夫说必须马上转去市里的大医院才有希望..."
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忙安慰道:"爸,您别担心,咱们这就转院。"
我老公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上面有个哥哥和大嫂,他们在省城做生意,条件比我们好很多。我赶紧给大嫂打了电话,电话那头她听了情况后只说了句:"我们这边走不开,生意正忙,你们先处理吧,需要钱我们出。"
说完就挂了电话。我握着手机,心里酸涩,婆婆养育了他们那么多年,现在却连面都见不到?
忙乱中,我递给医生转院的申请,同时安排好120救护车。看着病床上面色灰白的婆婆,我心中默默做了决定:无论如何,我一定要照顾好她。
转院的路上颠簸不已,我一路紧握着婆婆的手,生怕输液管松动。到了市医院,立刻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医生说需要立即手术,费用预估近十万。我老公从口袋掏出仅有的几千块现金,着急得直搓手:"这钱不够啊..."
我拍拍他的肩膀:"别担心,咱们先垫上,再跟大哥大嫂商量。"
我又给大嫂打了电话,这次她很干脆:"我转两万给你们,剩下的你们先想办法,我们最近投资缺钱。"
话音未落,手机上就收到了两万元的转账通知。
手术进行了四个小时,终于成功了。医生交代婆婆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三天,然后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我长舒一口气,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坐下,浑身的力气像被抽空了一样。
接下来的日子,我几乎住在了医院。白天,我喂婆婆吃饭、擦身、翻身、按摩,晚上就睡在病床旁边的折叠床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婆婆刚开始还不能说话,只能用眼神表达,每次我喂她吃饭时,她总是感激地看着我,那眼神让我心里暖暖的。
公公每天也来医院,但年纪大了,没什么力气,看着我忙前忙后,常常心疼地说:"小燕啊,辛苦你了。"
我笑笑:"爸,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第五天,婆婆终于能说几句简单的话了。她拉着我的手,艰难地说:"小燕...好...孩子..."我眼眶一热,赶紧转身假装整理床铺,不想让她看到我哭。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大嫂。她在电话那头抱怨自己的生意多忙,然后问婆婆情况如何。我如实告诉她婆婆好转了,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那就好,钱够用吗?不够再说。"挂了电话,我心里五味杂陈。十天了,大嫂和大哥一次也没来看望,只转了两万块钱就算尽了责任。
更让我意外的是,婆婆竟然对我说:"你大嫂...真好...还是给钱实在啊!"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
婆婆继续艰难地说:"她...忙...懂事..."
我勉强笑笑:"是啊,大嫂人很好。"
随着病情好转,婆婆开始能坐起来了,也能说更多的话。她常常对来探望的亲戚邻居夸赞大嫂如何孝顺、如何懂事,说大嫂虽然不能来照顾她,但出了很多钱。
每当这时,我都只能默默低头,心里苦笑。那两万块钱,连手术费的一半都不到,剩下的八万多都是我和老公东拼西凑借来的。
有一天晚上,婆婆睡了,我在病房外的走廊上透气。公公悄悄走过来,塞给我一个信封:"小燕,这是我的退休金,不多,一万多,你拿着。"
我连忙推辞:"爸,您留着用吧,我和老公能解决。"公公眼圈红了:"我知道你们不容易,老大他们只出了两万,剩下的都是你们在负担。可你婆婆心里还是偏向老大,总觉得大儿媳妇最好,我...我替她向你道歉。"
我摇摇头:"爸,您别这么说。妈能好起来,这就是最重要的。"公公叹了口气:"你婆婆就这脾气,老一辈人总觉得长子最重要,加上大儿媳妇嘴甜,会来事,过年过节总会送些礼物,所以在她心里大儿媳妇最好。其实谁真心对她,她心里应该有数的。"
第十天,婆婆终于可以出院了。我忙前忙后收拾东西,办理出院手续。这天,大哥大嫂居然出现在了医院门口,手里还提着水果和补品。婆婆看到他们,眼睛一亮,激动得话都说不清楚了。
大嫂立刻上前握住婆婆的手,一脸心疼:"妈,让您受苦了,我们这不是忙得实在走不开嘛,这不事情一处理完就赶来了。"婆婆连连点头:"知道...知道...你们忙..."然后转头看着我,说:"小燕...谢谢...但还是...大宝媳妇...懂事..."
我努力维持着微笑,帮着推轮椅。一旁的老公脸色铁青,明显很不高兴,我握住他的手示意他别说话。大嫂则趁机在婆婆面前表功:"妈,我们虽然人没来,但两万块钱及时转了,听小燕说帮上大忙了呢!"
回家的路上,车里满是沉默。婆婆坐在前排,不停地念叨着大儿媳妇如何好。我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心里五味杂陈。十天的辛苦伺候,换来的却是婆婆对大嫂的一再夸赞。
那晚,我独自在阳台上看星星,老公从后面抱住我:"媳妇,对不起,我妈她..."
我转身打断他的话:"没关系,老人家有老人家的想法,我不在意的。"其实我心里清楚,不是婆婆故意偏心,而是几十年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第二天一早,婆婆叫我到她房间,艰难地从枕头下面掏出一个红包:"小燕...给你...谢谢..."我没接,笑着说:"妈,您好好养病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婆婆坚持塞给我:"拿着...我心里...有数..."
回到自己房间,我打开红包,里面是一万块钱和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小燕,妈心里都明白,只是老了,改不了口了,你别往心里去。"
那一刻,我的眼泪终于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原来,婆婆心里一直都明白,只是碍于传统和面子,无法表达出来。我突然理解了,有些爱和感谢,或许就是以这样别扭的方式存在的。
生活从来不是完美的,家庭关系也是如此。但只要心中有爱,再多的委屈也能慢慢释怀。我擦干眼泪,把那张纸条小心翼翼地收好,那是婆婆给我的,最真诚的感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