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事儿特别有意思。
前几年大家都在嫌弃老破小,什么破房子、老小区、配套差,恨不得绕着走。结果现在呢?政策一出,这些被嫌弃的老破小突然又香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否极泰来吧。」
8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
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你家老房子不用等政府统一改造了,自己就能拆了重建。
这政策一出来,我就知道老破小的春天要来了。
为什么这么说?
你想想,以前老破小房子老、配套差、居住体验不行。但位置好啊,在市中心,周边配套成熟,交通便利,学区资源也不错。
现在政策允许你自拆自建了,等于是给了老破小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
「低价买入,自己翻建,既提高了居住品质,又能享受老城区的优质服务。」
这不就是最理想的状态吗?
政策设计得也挺有意思。构建了“居民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市场参与补充”的资金筹措机制。
居民可以提取公积金、使用维修基金,广东那边建设银行还推出了“居民更新贷”,最高能贷总造价的70%。
政府也给让面积,无锡对扩面5-10㎡只需要补缴14850元/㎡。
看起来很美好对吧?
但是。。。门槛在哪里呢?
「第一个门槛:程序繁琐。」
你以为说拆就能拆?各种审批、规划、施工许可,一套流程下来够你喝一壶的。
「第二个门槛:居民意见难统一。」
一栋楼几十户人家,有钱的想重建,没钱的不愿意,有的想加层,有的不同意。这个协调工作,想想都头疼。
「第三个门槛:出资比例。」
虽然有贷款、有补贴,但大头还是要居民自己出。一套房子重建下来,少说也得几十万上百万,不是谁都拿得出来的。
「第四个门槛:涨价爆炒。」
政策一出,投机资金肯定会盯上老破小。到时候房价先涨一波,普通人想抄底都抄不起了。
所以说,老破小的蝶变,并不是一瞬间的事儿。
这是个徐徐渐进的过程。趋势是对的,方向是好的,但具体多长时间能看到效果,谁也说不准。
可能三五年,可能十年八年,甚至更长。
「这就像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有些人现在头脑一热,想去抄底老破小,我劝你冷静点。
政策是好政策,但执行起来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可能会被夹到手。
而且,不是所有老破小都适合自拆自建的。
位置好、居民素质高、产权清晰的,可能会率先受益。那些位置偏、纠纷多、产权复杂的,估计还得等很久。
「市场永远比政策聪明。」
真正的投资机会,往往不是在政策刚出台的时候,而是在政策落地、模式成熟、风险可控的时候。
现在这个阶段,观察比行动更重要。
看看哪些城市先试点,看看第一批项目怎么样,看看市场反应如何,看看有没有什么坑。
等摸清楚套路了,再考虑入场也不迟。
「毕竟,蝶变虽美,但破茧的过程可不轻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