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
甲午战争以清政府战败告终,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辽东半岛,让日本赚取到了巨大的战争利益。而此时,北方的巨熊——俄国联合德国给日本施加压力,让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清政府为了感谢俄国的“仁义之举”。在1898年与俄国签订旅顺、大连的租借条约,允许俄国在东北地区修建铁路,并将刚刚归还的辽东半岛租借给俄国,租期25年。这样东北地区和辽东半岛就处在俄国的势力范围,而且俄国有意向朝鲜扩张。
俄国的所作所为让日本当局很是恼火,激起了日俄之间的矛盾。甲午战争后,日本用战争“赔款”大力发展海军,与英国眉来眼去并在1902年缔结了军事联盟,以遏制俄国在远东的发展。日本主动挑衅俄国,要求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占有利益,但国内不太平的俄国无暇考虑日本的挑衅,断然拒绝了日本的要求。在俄国人看来,此时的日本挑衅正好是“民众骚动的避雷针”。日本终于等不及了,在1904年2月8日对旅顺港内的俄国舰队发动了袭击(是不是很熟悉),日俄战争爆发,一直到1905年1月1日,俄国太平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围绕旅顺口展开了数次海战,最终以俄国交出旅顺港宣告投降告终,旅顺海战是对马海战的开端,两次战役却都以俄国战败告终。
海军舰队
一、 日俄军事力量对比
在1903年末,两国海军军事实力对比:
以旅顺为基地的俄国太平洋舰队:舰队下辖7艘战列舰(旗舰为“彼德罗巴甫洛夫斯”号)、9艘巡洋舰、17艘鱼雷艇。
以吴港、佐世保为基地的日本联合舰队:舰队下辖6艘战列舰(旗舰为“三笠”号)、6艘巡洋舰、85艘鱼雷艇。
太平洋舰队虽然舰艇总数少于日本,但决定海战胜利的主力战舰却多于日本,并且俄国有地利优势,可以用旅顺港作为依靠。旅顺港在1897年末被俄国非法强制占有,在此之前,旅顺港已经成为了中外驰名的军港。
旅顺港由清政府拨巨额银两始建于1880年,历经十年建造。港内船坞、码头、工厂等配套设施齐备。在甲午战争之前,军港的军事防御设施更加完备,海岸和陆路炮台共有五十余座。这些炮台完全按照西方的标准建造,十分坚固,并且炮台依地势所建,能够充分发挥火力,俄国强占旅顺口后,炮台的基座都被其采用,旅顺港被称为“东洋第一港”。
旅顺口
俄国占领旅顺港后,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1903年,俄国修建海滨永久炮台22座,陆路永久炮台8座,半永久性炮台24座,永久性堡垒8座,工装备各种口径的火炮542门,并配有电灯、电话、电报等设施,甚至在203高低修建了蒸汽抽水设备。
那为何占据地利和军事优势的俄国还是在旅顺海战战败了?这个问题在列宁的《旅顺口的陷落》中有论述,列宁指出旅顺海战是两个强盗的不义之战,两国都是资产阶级,但俄国的资产阶级比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的资产阶级更加腐朽和专制,俄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国专制制度的落后。那么旅顺海战中,俄国失败的具体原因又是什么呢?
二、 旅顺海战,日俄各方面对比
(一) 战争准备的筹划差距
日本对战争蓄谋已久,周密筹划,俄国心存侥幸,傲世轻物。在1895年俄国逼迫日本退让辽东半岛后,两国就结下了仇怨。日本统治阶层决定对俄开战,从这个时候起,日本对俄国的战争准备就从未放松。在海军准备方面,日本就有过“三顿饭并做两顿饭,也要发展海军”的宣称。从1893年到1903年十年间,日本海军工厂的动力数增长了11.4倍,职工数增加了4.6倍,日本的造舰技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在战争前夕,日本大小战舰已经有90艘,俄国的各类舰艇仅有62艘,虽然主力战舰俄国占优,但各类辅助战舰数量上,日本已经超过了俄国。
“三笠”号模型
在军备扩张上,日本上下是狂热的,但对战争的筹划上,日本方面却慎之又慎。他们认为此战关系到日本的国运,参谋次长儿玉源太郎对日俄海战的胜负比估计为五五开,为了让比率提升到六四开,他夜以继日的谋划。
日本海军大臣山本权兵与同僚甚至假设日本联合舰队半数已经被俄国歼灭,用舰队数量的一半去对抗俄国舰队。他认为只有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计划才切实可行,由此可见,日本对战争的良苦用心。
反观俄国,尽管俄国对战争做了充分准备,但在思想深处,却从未将日本放在眼里。1903年12月,德皇威廉二世致信沙皇尼古拉二世,提醒他注意日本的动向。但沙皇却回信:“日本根本无力与我国开战,开战与否完全由俄国决定”。俄国的上层权贵们,甚至认为日本不过是一群在东洋的一群黄皮小猴子而已,根本不屑一顾。
日本联合舰队作战
而前线的舰队官兵也心存侥幸和轻敌麻痹,可以从临战安保措施可以看出来。在开战的当晚,俄军虽然派出了两艘舰艇在旅顺口处巡逻,但舰艇并没有采取静默措施,而是灯火通明,就怕日军发现不了俄方的巡逻舰艇。
为了防止日本的偷袭,斯塔尔库司令曾命令波尔塔瓦号战舰上装上鱼类防御网,却在开战前的数小时,又命令该舰拆除鱼类防御网,给出的理由是,这是小题大做,容易让舰队官兵产生不安和焦虑。俄国舰队虽然炮弹入膛,但是在战斗打响的时候,官兵都不在战位上,他们有的去司令官官邸参加舞会,有的去岸上的酒吧寻欢作乐。
将两国的统治阶层和军队的临战状态稍加对比,就可以看出俄方的失败绝不是偶然。
(二) 战略指导思想的差距
在战争打响后,已经退无可退,日本积极寻求进攻,俄国却避战自保。为了尽快取得战争的胜利,日本方面一直在主动进攻。海战伊始,日本就“先发制人”,出动潜艇和其他数百艘舰艇对旅顺和朝鲜仁川的俄国舰队发动袭击。此后,日本联合舰队各个分舰队一直黄海、旅顺口海面游弋,寻找和俄国主力舰队决战的机会。
最能反映日本主动进攻思想的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旅顺口沉船堵截战,1904年2月4日、3月27日和5月3日,日军派出391名敢死队员和21艘舰船,三次突击旅顺口,堵口沉船,致使旅顺口水下障碍物厚达七尺。尽管这三次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战斗目标,却给俄国海军的大型舰船出入海口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日俄海战图画
与积极求战的日军相比,俄方的表现却显得唯唯诺诺。俄国太平洋舰队初战失利后,就采取了避战措施,龟缩于旅顺口内不再出击,尤其马卡洛夫司令阵亡后,俄方更显得消极。5月8日,俄方召开了舰队司令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把舰队166门不同口径的舰炮拆除并转移到要塞工事上,舰员也要转移到要塞工事中,以加强工事的防守,这种做法,无异于太平洋舰队自己解除了武装。对于这种决定,俄方的海军军官都表示了自己的不满,讥讽太平洋舰队为“中立舰队”。
其实,就当时的实力而言,太平舰队主力尚在,并没有丧失和日本海军对抗的实力,甚至有战胜的可能。
(三)基层官兵素质和士气的差距
在战争期间,日本官兵训练有素,勇猛善战,而俄军士兵却愚昧无知、怯弱萎靡。从战斗素质来看,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大力推广义务教育,在战争期间,日本的文盲率仅有20%,绝大部分士兵都受过教育,有文化,在海战中。这些士兵很容易掌握海军技术。
在3月9日,日本的驱逐舰舰队要对俄方火力进行侦察,该舰队士兵在旅顺口放下了十余个发光器,这让俄方舰队官兵误以为日军要大举进攻,向这些发光器大肆炮击,趁着俄军炮击期间,日军完成火力侦察任务。
无论是甲午海战还是旅顺海战,日军高层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贵族出身的军官比例下降,而且各级军官都经历了军校的系统培训,比如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曾经在美国留学两年专攻海军技术,而在第二次沉船堵塞战阵亡的海军中佐广濑,更是在俄国留学四年。
东乡平八郎
与日方相比,俄军的官兵素质就要低的多,俄国海军士兵大多数出身农奴,文盲率达到了70%,他们不仅难于掌握近代海军技术,甚至在海战中闹出了许多笑话。在4月至6月期间,要塞守备士兵把近海的鲸鱼误认为是海军的潜艇,屡屡开炮射击,这种盲目射击浪费了大量的弹药。
俄方的军官大部分都是出身贵族的特权阶级,军官晋升主要看门第,像马卡洛夫这种出身平民的军官,在俄国实属特例,俄方军官所受的贵族教育在海战中毫无用处。在马卡洛夫阵亡后,接任的彼托盖夫特司令,在战争中优柔寡断,昏棋不断,贻误战机,他的错误指挥是俄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在士气方面,俄军也远远不如日军。通过明治维新,日本的军队得到了极大的改造和更新,日军上下充满了侵略的气息,他们勇武好战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结合起来,在海战中,日本海军上下充满了狂热的气息,他们不惧死亡。
在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的司令东乡平八郎不顾安危,经常走出司令塔指挥作战,在他的亲身示范下,日军士气高昂。在组建敢死队的时候,人人争先,因为参加的人数太多,指挥官只好以是否具备熟练的指挥能力和是否有家室为标准进行选拔,才完成了敢死队的组建。
相反,俄军上下充满了厌战和悲观情绪,士气极为低落。8月10日,舰队司令彼托盖福特在向海参崴突围的时候,他神情木然,宛如一具尸体,他对送行的官兵说道:“让我们阴曹相会吧”。最高长官尚且如此,可见当时俄军士气之低迷。
阿芙乐尔号
(四)内部关系上的差距
日本上下一致,指挥畅通,相互配合,俄军却相互推诿,各自为战。在这次战争中,日本海军和陆军并没有出现后来的相互牵制的现象,日本陆海军、海军各分舰队基本上做到了协同一致。
8月10日上午,俄国舰队企图向海参崴突围。日本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下达了作战指令,命令在远处巡航的5个巡洋舰支队和4个驱逐舰支队,立刻赶赴指定水面。接到命令的这几支舰队,毫不犹豫的执行了命令,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对俄舰队的合围。由于各舰队的默契配合,俄方的突围计划并没有成功。
反观俄方,各个作战单位相互扯皮,旅顺港口的失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俄国陆海军的不配合,从而让日军在盐大顺顺利登陆,极大的威胁了俄军的后方,而后来的战争证明,日军很快就占领了金州地峡,开始了对旅顺要塞的进攻。
对马海战作战图
值得注意的是,海军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日军登陆时,俄军总督阿列克塞耶夫曾命令海军的舰队出击,袭击日军的登陆部队。但避战自保的舰队司令彼托盖福特却拒绝执行这一命令,错失了歼敌良机。
而作为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从出发到战场足足走了224天,如果兼程行驶,仅需50天就可以到达对马海峡。
由于俄国军队各单位的互不配合,导致了旅顺口腹背受敌,重走了“北洋水师”的老路,被日本围困在港口内用岸炮轰击覆灭。
旅顺口遗址
结语:
俄国海军的覆灭不仅仅是以上四点原因,还和国际局势有关系,其中有德国的“推波助澜”,日本和德国两个法西斯国家,为了获得更大的在华利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矛盾。但无论哪国胜利,这都是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别国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时至今日,国产航母已经下水,中国绝对不会重演以前的悲剧,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吾辈还当继续奋发图强!让东方巨龙再次屹立于世界之巅。
参考:
《日俄海战》
《简明日本近代史》
《日本的复归》
《列宁全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