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我军各个野战军经过统一整编后,共有四大野战军。
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有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共6个军;
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下辖有第三兵团、第四兵团、第五兵团共1O个军又1个特种兵纵队;
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下辖有第七兵团、第八兵团、第九兵团、第十兵团共16个军又1个特种兵纵队及华东海军;
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下辖有第十二兵团、第十三兵团、第十四兵团、第十五兵团共12个军,另加1个特种兵司令部、1个铁道兵司令部及两广纵队。
这样一来,在四大野战军战斗序列下,就一共有十三个兵团(六和十一序号空编)。
四大野战军共下辖13个兵团,加上直属解放军总部的华北野战军3个兵团,另外还有3个比较特殊的兵团,共计是19个。
第一兵团司令员是王震,湖南浏阳人,当时还兼任着第一兵团政委职务。1955年,王震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曾先后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国家副主席等职务。
1941年,为了打破日军的封锁,王震率领八路军第359旅在南泥湾垦荒开始大生产的故事传遍了全中国,那首歌也唱遍了全中国。
第二兵团司令员是许光达,湖南长沙人。1955年,许光达被授予解放军大将军衔,曾先后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
许光达是十大将中最年轻的,黄埔军校第五期,中国装甲兵之父。
1969年6月,被酷刑折磨的年仅61岁的许光达惨死于病房厕所的马桶上。
第三兵团司令员是陈锡联,湖北红安人。1955年,陈锡联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曾先后担任过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1999年去世。
1930年入党,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夜袭阳明堡,炸毁日军战机24架,老蒋还特意奖励了两万块钱。
1976年2月至1977年2月,陈锡联曾一度主持中央军委工作。
第四兵团司令员是陈赓,湖南湘乡人,当时还兼任第四兵团政委职务。1955年,陈赓被授予解放军大将军衔,曾先后担任过军事工程学院院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务。
陈赓是黄埔三杰之一,曾经在东征中救过蒋介石的命。性格活泼好动,幽默风趣,具有传奇色彩,流传下来很多故事。
生性幽默诙谐的陈赓曾这样说自己“显赫的经历”:“我和毛主席是老乡兼校友,和彭德怀元帅在一个团当过兵,救过蒋介石的命,周总理和邓大姐结婚我出过力,指挥林彪打过仗。”“我虽然是个大将军衔,但是当年却是当元帅般神气,统帅过2位上将和一位大将。”
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湖南浏阳人。1955年,杨勇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曾先后担任过北京军区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务。抗美援朝期间,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中共闻名的“三杨”之一。
杨勇从小习练形意拳。蒙哥马利元帅访华时,将步枪交于杨勇,杨勇枪枪中靶心。而且还表演了手劈方砖。杨勇在工作之余,曾不缀地研究如何将形意拳用于部队实战。
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他是湖北红安人。1955年,王建安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不过因为身体原因,是在1956年1月补授的。先后担任过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
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榘,他是湖北荆门人。1955年,陈士榘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曾先后担任过军事学院教育长、工程兵司令员等兼军事建筑部部长和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等职。参与领导国防工程和导弹、原子弹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圆满完成两弹基地工程任务,为中国导弹、原子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三野的将领中,有几位是公认的喜欢"犯上"。许世友、张爱萍都是这样的硬茬子,而陈士榘就更为突出了。
在开国将帅之中,陈士榘极具个性,也很有争议。他一生除了主席外,没有哪个人能让他真正服服帖帖。在鲁南战役时,参加过秋收起义、上过井冈山的"嫡系"陈士榘撇开直接上级,将自己的反对意见越级上报,这在任何时候都是职场大忌。很少发火的陈毅为此震怒,他在电话中怒斥陈士榘:"你们有电台,你们能发报,你们告我的状!"。这场争议最终还是主席做出了裁决,鲁南战役按照陈士榘的方案实行。
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他是湖南醴陵人。1955年,宋时轮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曾担任过军事科学院院长一职。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宋时轮的第二任妻子名叫郑继斯,第三任妻子叫做郑晓存,是亲姐妹。郑晓存嫁给宋时轮时才29岁,而当时的宋时轮已经是花甲之龄。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了。宋时轮如同往常一样,准备亲自去探察情况,他简单地伪装了一下,就与政委前去侦察情况。一不留神车子就开进了敌方的地盘,他们被拦了下来。当时他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在敌人询问他时,他说:“我是华野第10纵队宋时轮,你们是打不赢的,我什么也不会说。”戏剧的一幕出现了,审讯人挥退了左右,向他敬了个礼:“报告领导,我是王世江,潜伏在敌人内部执行策反任务的。”王世江是国民党军队111团3营的营长,当晚凌晨1点左右,他便率全营起义,撤出运河桥,让出了道路,为全歼黄百韬争取了时间。
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生于菲律宾奎松省的一个中菲混血家庭,是中国唯一具有中国和菲律宾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1955年,叶飞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曾先后担任过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福建省省长、省委第一书记、海军司令。攻打金门战役全军覆没,使我军错失收复台湾的良机,就是叶飞的完全责任。
1989年1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叶飞将军应菲律宾参议长沙隆加的邀请,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赴菲访问。这是将军70年后首次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国家。叶飞副委员长访菲引起菲律宾参众两院的高度重视,并做了特别安排。菲律宾各报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介绍叶飞的文章和他访菲的消息。
叶飞出生的地亚望镇的镇政府听到将军即将回故里的喜讯,特意找到了叶飞的出生证和受洗的登记记录,并重修了他父母的墓。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隆重地接见了叶飞。她对叶飞说:“我有中国血统,你有菲律宾血统,我们两人就是中菲两国友好的象征。”1月29日,叶飞回到距马尼拉70公里的地亚望镇,这里是他出生和度过童年的地方。全镇的人不分老幼都出来迎接他,还有很多人是从马尼拉专程赶来的,要一睹这位出生在本地的中国上将军。
第十二兵团司令员是肖劲光,他是湖南长沙人,当时还兼任第十二兵团政委职务。1955年,肖劲光被授予解放军大将军衔,曾担任过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肖劲光将军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擅长洞箫、二胡,亦能弹曼陀铃。长征途中,将军偕一管洞箫前行,常于人困马乏之际吹奏,官兵听之恍闻仙乐。肖劲光将军善水兵舞。红军时期,将军常于晚会上一身戎装,登台表演苏联水兵舞:曼步舒臂,旋转腾跃,四座寂然,至精彩处观众击掌和之。
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山西运城解州县人,这里是“ 武圣人”关羽的故乡。毕业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他是四野四大兵团司令之一。
但在建国伊始,他较早离开军队从事地方和经济等工作,先后被中央任命为山西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兼政委。1955年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时,程子华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不在军队系统,没有参加授衔。是唯一没有授衔的解放军兵团司令。
程子华喜欢台球和足球,台球技术相当好,在老革命中少有对手。1980年开始担任中国足球协会名誉主席。1984 年出任黄埔军校同学会常务副会长、顾问长达7 年多,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刘亚楼和他的中苏混血妻子
第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他是福建武平人,毕业于抗日红军大学和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1955年,刘亚楼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曾先后担任过首任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1965年就病逝了。建国后担任空军司令员,对我国空军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是湖南彬县人。1955年,邓华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曾先后担任过沈阳军区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
邓华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在长征途中曾和毛主席对诗。邓华喜唱京戏,38岁时还能连翻三个空跟斗。邓华曾于《借东风》中饰诸葛亮,《打鱼杀家》中饰萧恩,每每出场,彩声满堂。
第十八兵团司令员是徐向前,山西五台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是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5年时被授予元帅军衔。
1935年,张国焘企图“另立中央”事件。徐帅到了晚年,还认为自己在此事件中“犯了终生抱愧的错误”。
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先后开创了全国三大苏区中的鄂豫皖和川陕两大苏区。徐帅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培养出一大批红四军中层将领,这批将领在后来的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在各军领域,独当一面,起到举足轻重作用。
据刘伯承元帅之子刘太行回忆,刘帅生前曾经说过:我军有两个人最会打仗,一个是徐总指挥,一个是粟司令。
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政委的李先念回忆说:“向前具有惊人的军事胆略,从不知恐惧为何物。越是大仗、硬仗、恶仗来临,他越是生龙活虎,精神百倍。”
党史对徐帅的评价就是:擅长打硬仗恶仗,善于以少击多和以弱胜强。
徐帅在抗战前期任的是副职。1940年,徐帅调任为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长,从此不再担任方面军大员。在解放战争后期是担任兵团级领导。
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是杨得志,湖南醴陵人。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第三任司令员,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指挥之一。1955年时被授予上将军衔。对越自反击战,有两个总指挥,东线总指挥许世友,西线总指挥杨得志。杨得志当司令打联合国军,又打越南。是真正的帅才
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是杨成武,福建长汀人,与杨勇、杨得志并称为“三杨”。1955年时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抗战争期间指挥了著名的黄土岭战斗,击毙日本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阿部规秀中将。
除了这16个兵团外,还有3个由国民党起义军改编而来的兵团:
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员是陈明仁,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党华中“剿总”副司令、武汉警备司令兼第29军军长、第1兵团司令。1949年8月4日于长沙通电起义,1955年被授予开国上将。
解放战争前期,陈明仁在四平街战役血战林彪,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国民党军守住了四平街阵地。此役被国民党誉为有史以来守城防御战最成功的战例。
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员是陶峙岳,1892年生于湖南宁乡,1949年9月25日,率新疆的10万国民党官兵通电起义,完成了新疆的和平解放,1955年被授予开国上将。
陶峙岳任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主席、新疆警备总司令、西北行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资历深厚。
解放后陶峙岳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1988年12月26日在湖南长沙病逝,享年97岁。
第二十三兵团司令员是董其武,山西河津人,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率绥远省国民党4万余人起义,绥远和平解放。1955年被授予开国上将。董其武是省主席加省保安司令,还做过西北行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资历深厚。起义后董继续担任省主席、省军区的副司令员。以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的身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89年3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