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企业服务圈有点意思,不是谁家又出了新 AI 功能,而是两个行业头部玩家接连把 “One” 这个词挂在嘴边。先是用友 YonSuite 搞出 “One AI-World,One YonSuite” 战略,没几天钉钉十周年发布会又推出 “钉钉 ONE”。
你可能会问,不就是个英文单词吗?至于这么大阵仗?但要是知道企业过去在 AI 上踩的坑,你就明白这俩字有多重要了。
先说说 AI 上半场的笑话
买了一堆工具,却没解决真问题
之前企业搞 AI,像极了盲目跟风买网红产品。财务上智能报销,人力上智能招聘,市场部用 AI 写文案,客服上对话机器人,每个部门都在折腾,看着热闹,结果呢?
![]()
工具堆了一摞,没几个能长期用;试点项目搞了不少,全链路始终打通不了;各部门的 AI 各玩各的,系统和数据互相隔离开。最后 AI 只帮企业练出了 “局部肌肉”,某个流程快了点,但整体经营该慢还是慢。这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AI 不能只搞点状应用,得变成贯穿全局的能力。
技术发展就这规律:分散开头,统一收尾
你回忆下互联网早期,门户网站一堆,都想当 “第一入口”,最后活下来的是能整合全网流量的超级平台。移动互联网初期,手机里装满了 App,几年后剩下的也就微信、支付宝这些必备入口。
企业软件也一样,以前财务用财务系统、人力用 HR 系统、销售用 CRM,每个环节各干各的,企业被拆成 “信息孤岛”,管理者看着系统多,却没整体视角。直到 ERP、SaaS 一体化平台出来,才算有了 “全局经营” 的能力。
现在 AI 正在走同样的路,从零散的点状应用,到统一数据、统一平台、统一入口,这几乎是技术绕不开的宿命。
为啥都在喊 “One”?行业早有共识
不统一就落不了地
现在行业里有个明确的说法:没有统一,AI 就落不了地。
首先得有统一入口,AI 不能再是孤零零的 “外挂”,得嵌进员工每天必用的工作入口里,这样才能变成 “日常肌肉”,不是 “偶尔摆件”。
然后是统一数据,AI 的智能靠的是数据的深度和可信度,零散数据撑不起战略决策,全量、实时、可信的数据打通了,AI 才有 “养分”。
最后是统一平台,要是每个部门都自己建 AI 系统,只会浪费资源、割裂系统,只有在统一平台上,AI 才能规模化扩展,产生复利效应。
![]()
说白了,大家喊 “One”,就是在找 AI 落地的实在办法,从 “功能炫技” 转向 “全局整合”,从 “点状试水” 变成 “系统解法”。
用友 YonSuite 的 “六 One”:给企业搭好数智底座
用友 YonSuite 的 “六 One” 模型,其实就是帮成长型企业搭 AI 时代的数智底座。
“One Entry” 是统一工作入口,不管在哪、干啥岗位,一键就能接全球业务;
“One Platform” 是统一数智平台,融合数据中台、智能中台这些核心能力,避免后期拼接,打破信息孤岛;
“One Flow” 是一体化全场景,财务、人力、供应链等业务在一个平台上无缝转,解决 “部门墙” 和 “流程断点”;
“One Global Operation” 适配不同国家的法规、语言,跨境业务和本地运营能高效协同;
“One Ecosystem” 是打通产业链,连接上下游,实时共享需求、库存这些信息;
“One Success One Experience” 是一站式服务,从方案交付到运营陪伴,帮客户拿到实际业务价值。
这六个 “One” 不是孤立的,是相互推动的飞轮,既能让企业在本地做好精细化运营,也能在全球市场展开手脚。
最后说句实在的
AI 下半场,拼的不是功能多,是一体化
钉钉喊 “钉钉 One”,用友 YonSuite 提 “双 One”,本质上都是一个意思:企业 AI 下半场,比的不是谁功能多,而是谁能做到一体化。
![]()
YonSuite 的 “双 One 战略” 说得更明白:“One AI-World” 是 AI 驱动的全球互联商业世界,“One YonSuite” 是统一、智能的商业创新平台。对成长型企业来说,这不是花架子,是能陪着穿越周期,在数智浪潮里走稳走远的实在东西。别再盯着零散的 AI 工具了,抓住 “统一” 这个核心,才是真的找对了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