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晨
自8月以来,鄂州市持续高温,这无疑是对建筑工地上一线工人的严峻考验。鄂州园博园工地上,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无畏酷暑,用汗水浇灌从无到有的园林梦想,支撑起远方家庭的希望,成为这座城市最值得尊敬的筑梦人。
烈日当空,鄂州园博园的工地上热浪翻滚。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项目上,挖掘机扬起的烟尘混合着钢材反射的灼光,让这里的空气都显得格外滚烫。在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的日子里,一群建设者仍旧扎根于此,用汗水浇灌着脚下的土地,见证着一座园林从图纸走向现实。
卢一松和盘亚兰,一对来自广西和广东的夫妻。去年五月,他们一同来到鄂州,投身园博园的管网铺设工作。
采访时,他们正俯身安装一道阀门,动作娴熟,配合默契。工友们说,这对夫妻总是这样,无论做什么都在一起,干活认真又实在。常年的户外劳作,让他们的皮肤黝黑,但眼神却专注有神采。面对镜头,两人都有些腼腆,话不多却很耐心。
“出来干活,也是想让孩子上学好一点。”提起今年九月刚上大学的孩子,卢一松的语气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一年到头,只有岁末才有机会回家团聚。眼前的辛劳,是为了支撑远方的希望,这份朴素的信念是他们全部的动力。
谈起园博园的变化,夫妻俩的脸上才漾开笑容。“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全是光秃秃的土地,没房、没电,连路都没有。”盘亚兰说,“你看现在,房子一栋栋都盖起来了。”这种“从无到有”的成就感,是他们辛劳中最实在的回报。
工作之余,他们的生活半径很小,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地。被问及印象深刻的事,卢一松提到了紧急抢修管道的经历。“有一次别处施工不小心挖破了水管,为了不影响其他工区用水,我们必须马上抢修。”他说,“虽然加班到很晚,但修好后,看到水通了,大家都有水用,那种感觉很踏实,也很自豪。”
对于未来,夫妻俩计划等园博园建成后,一定带家人来看看这座由自己参与建起的美丽园林。谈到妻子,卢一松望向身旁的盘亚兰,话语简单却分量很重:“她跟着我吃苦了,我也对不起孩子。”爱,或许是常觉亏欠。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管胜杰是园博园排水工程的负责人,来自山东济南。拥有近十年从业经验的他,对工作早已驾轻就熟,但背后的付出却鲜为人知。
“孩子才三岁,聚少离多。”管胜杰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当被问及七夕想对妻子说些什么时,他沉默片刻,坦言道:“其实很对不起你们。长期不在家,很多事都顾不上,家里需要我的时候,我总是不在。你辛苦了。”
个人的牵挂之外,他更要为工地上其他劳动者负责。管胜杰提到,为了应对酷暑,工地调整了作息:早上六点开工,避开中午最毒的日头,下午三点半再继续。此外,他们还配备了可以随时随地插在土里的大型遮阳伞等设施,为工人们撑起一片临时的荫凉。
采访期间,管胜杰的电话一直不断,忙碌的身影是他工作的常态。对他而言,这份工作早已超越了职业本身,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鄂州园博园的蓝图,正由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用一滴滴汗水变成实景。他们是丈夫、是妻子、是父亲、是母亲,他们将对家庭的思念与责任,熔铸在每一段管道、每一方混凝土之中。
他们的故事虽平凡,却构成了城市拔地而起的筋骨。园博园未来的每一处景致,都映照着他们此刻被汗水浸透的身影。
让我们向这些在高温下默默坚守的劳动者致敬。感谢他们,为这座城市的城市的付出。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