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李嘉诚,没人会觉得他缺钱,千亿商业帝国横跨好几个领域,97岁的年纪,财富还能让普通人望尘莫及。
可就是这样一位站在财富顶端的人,最近却被两个年过六十的儿子愁得睡不着,按理说豪门子弟该是最优接班人,为啥他反倒满心焦虑?
豪门育儿困境
李嘉诚的财富版图,说一句富可敌国真不算夸张,地产、能源、零售这些领域,都有他打下的江山,97岁手里还握着2909亿港币。
换做别人,早该安心享清福了,可他却天天盯着两个儿子的动静,半点不敢松劲,他愁的不是钱不够用,是这俩儿子能不能接得住家业。
李泽钜和李泽楷,一个是按接班人标准培养的长子,斯坦福双硕士,21岁就进家族企业从基层干起,一个是敢闯敢拼的次子,自己创业也搞出过年值2000亿的公司。
按理说,这样的配置够让人放心了吧?可实际情况是,一个太怕风险,一个太冒失,没一个能达到他心里合格接班人的标准。
这事说透了也挺扎心,钱能给孩子铺好起点,却填不平他们性格里的坑,李嘉诚其实就是把资源投入错了地方,他看重学历和经验,却忘了养孩子更要养扛事的性子。
可话说回来,为啥顶尖资源堆出来的孩子,反而会在性格上出问题?
李氏兄弟的极端人生
先说说长子李泽钜,曾经也是外界眼里的商二代模板,名校毕业,基层锻炼多年,40岁就坐上公司副主席的位置,眼看着就要接过大旗。
澎湃新闻:李泽钜:有财务实力,遇到风浪会较易顶得住、捱得起
可1996年那场绑架,彻底把他变了个人,被关在狭小的铁笼里,还要面对10.38亿港元的赎金压力,那种恐惧刻进了骨子里。
现在他出门,25个保镖前呼后拥,座驾必须是防弹的,就怕再出半点意外,这份谨慎还延伸到了做生意上。
现在人工智能多火啊,不少老企业靠这个实现了跨越发展,可李泽钜就是不敢碰,一门心思守着传统行业,结果公司市值一个劲往下掉,发展也越来越慢,只能勉强维持不崩塌。
其实他这不是天生胆小,是以前没经历过真挫折,在家族庇护下,他遇到的都是预设好的成功,没试过自己扛小风险,一旦遭遇大打击,自然会彻底怕了。
再看次子李泽楷,跟哥哥完全是两个极端,从小就叛逆,李嘉诚让他进家族企业,他偏要自己闯,倒也闯出了电讯盈科的名头。
可他的问题在于太冒失,眼里只有短期收益,早年手里握着腾讯20%的股份,多好的机会啊,却早早以1260万美元卖了,现在这部分股份值1125亿美元,简直是华语商界最亏的一笔买卖。
界面新闻:“小超人”李泽楷旗下富卫保险第四次冲刺IPO,十年内共收购11家保险公司
成都那个项目更离谱,捂地20年,就算升值40倍,也因占着地不开发被央视点名,把企业声誉都搭进去了。
他这毛病,跟家里没教他财富要配责任有关,赚了钱就想更快再赚,从没考虑过长远,也没反思过失误,最后自然会栽跟头。
可话说回来,李嘉诚明明花了那么多心思培养孩子,为啥会在这些关键地方出疏漏?
李嘉诚育儿模式的三大盲区
李嘉诚培养孩子,其实走了不少弯路,他早早让李泽钜去基层搬箱子、看仓库,觉得多历练就能成好接班人,可偏偏忽略了最重要的性格打磨。
对李泽钜,他没教过怎么在风险里找平衡,只让孩子在预设好的安全区里做事,结果一次绑架就把孩子的勇气全吓没了。
对李泽楷呢,又没给冒险设个边界,任由孩子凭着一股冲劲瞎闯,最后捅出不少篓子。
说白了,他只练了孩子的技能,没塑孩子的心性,就像盖房子只搭框架,没砌承重墙,风一吹就容易歪。
再说说亲子间的沟通,也透着豪门的距离感,李嘉诚说东,孩子很少敢说西,更别说坐下来一起商量要不要做AI投资、腾讯股份该不该卖这种大事了。
李泽钜面对风口犹豫时,没人跟他分析保守和创新的折中办法,李泽楷脑子一热要卖股份时,也没人提醒他看长远价值,孩子只能自己凭感觉做决定能不跑偏吗?
最关键的是,李嘉诚太相信钱能解决一切了,他觉得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多的资源,孩子自然就能成才,却忘了扛事的性子得在真刀真枪的挫折里练出来。
他为孩子挡了太多小麻烦,结果孩子遇到大问题时,要么吓得不敢动,要么莽得不知错,这种资源依赖,反而成了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可普通家庭没这么多资源,又该怎么避免这些问题,养出能扛事的孩子呢?
其实养孩子不用靠钱堆,关键是找对方法,比如让孩子管点小钱,每月给个五百块,让他自己决定是买玩具、存起来,还是试试小额理财。
要是孩子一时冲动买了没用的东西,别骂他,跟他一起算算账,聊聊下次怎么选更合理。
这样孩子在小成本里试错,既不会伤筋动骨,又能学会对自己的决定负责,总比像李泽钜那样,一次挫折就怕了强。
还可以让孩子多承担点家庭责任,比如让他负责每月的买菜钱,得算着预算,想着家人爱吃什么,还要比三家找性价比高的,这不就是在练平衡能力嘛。
有空带孩子搞搞社区公益,比如旧物捐赠,让孩子知道钱不只是用来自己享受的,还能帮到别人,这样慢慢就懂了长远和责任,不会像李泽楷那样只看眼前利益。
家里有事也别总瞒着孩子,比如要不要换冰箱,让孩子也说说想法,哪怕他说选红色好看,也可以引导他想想红色冰箱会不会容易脏、耗电怎么样,慢慢培养他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要是孩子买错了学习资料,别指责他,一起分析当初为啥想买、没考虑到什么,让孩子知道犯错不可怕,会反思就行,这样孩子既不会怕出错不敢做,也不会莽莽撞撞不思考。
其实养孩子的核心不是给多少资源,而是帮孩子在小试错中练平衡、在担责任中明长远、在平等沟通中学会思考。
无论豪门还是普通家庭,只有抓住“养扛事性子”这个关键,才能让孩子真正独立成长,这也是李嘉诚的困境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