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瑞典北部基律纳(Kiruna)小镇上唯一一家医院突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而这一切,和几位在当地自驾旅游的中国游客有关。
这几位游客的就医原因,居然是蘑菇中毒。
瑞典时间26号,基律纳这家医院的急诊突然被送进8名中国游客,这8人一直在呕吐,腹痛,头晕,还有人已经昏迷,或者产生了幻觉。
急诊科医生当即就意识到这些人可能是蘑菇中毒。
但知道是蘑菇中毒也没能解决任何问题,一是这家医院虽然是小镇最大公立医院,但规模不大,一共就只有18个病床,医生护士也只有寥寥数人。
据报道,8人乘坐的多辆我国牌照小型汽车至今仍停放在医院停车场,看起来在就医时部分患者还意识清醒,尚能驾驶车辆。
但这一下子来了8个正在发病中的蘑菇中毒病患,有的看起来中毒情况还不轻,医院根本没有办法同时全力抢救所有人。
其次,这几人虽然带着蘑菇中毒症状来到医院,但却无法准确告知误食毒蘑菇的外形和特征,也没有保留任何蘑菇样本。毒蘑菇有很多种,不同毒蘑菇的毒素也大有不同,医生们无法对症下药,只能够进行模糊排除法。
但这排除法就太费黄金抢救时间了。据瑞典蘑菇顾问的讲解,在瑞典大约有10种野生蘑菇对人体具有致命威胁,其中部分毒蘑菇的外形与其他国家的可食用蘑菇相似容易造成误采。
当地常见的致命毒蘑菇包括白毒蝇伞和毒鹅膏,这两种蘑菇均含有“鹅膏毒素”(Amatoxin),一旦进入人体便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此外瑞典野生蘑菇中还有含“奥雷兰毒素”的毒蘑菇,这类毒素主要损害肾脏功能。
这些蘑菇少量食用即可致命,而且没有特效解药。
其实目前尚处于基律纳蘑菇生长的早期,毒蘑菇的数量和种类都还比较有限,但可惜的是,这也不能为8人的中毒源缩小范围。因为,每种毒蘑菇在瑞典的出现频率“完全不可预测”:
“有些年份白毒伞很常见,有些年份几乎没有。为什么会这样,目前没有明确答案。”
对于医院人手设施不够用的难题,院方早在第一时间就采取了措施。他们宣布启动“stabsläge”(一种危机应对模式),立刻调配医院所有可用的内部资源,并请求其他城市医院协助收治患者,已经将部分患者转院。
基律纳医院急诊科主任表示:
“接收如此大规模的蘑菇中毒群体非常罕见我从未遇到过类似情况,我们很快意识到需要与该地区其他医院合作才能妥善处理这一情况。”
8人挤爆当地医院,这个说法并不夸张。
瑞典全国每年也才收治约40名毒蘑菇中毒患者,如今菌子季节才开始,一个人口不到2w人的小镇一下就收到了8名毒蘑菇中毒病患。所以,可以想象当地医生的手忙脚乱。
五天过去了,如今8名我国游客的后续治疗结果还未传回,不知道是否脱离了危险…
说起来,这几位游客异国他乡采菌行为只能用“盲目冒险”来形容。
首先,尽管瑞典人在夏季有采食蘑菇的传统,但那也仅限于老一辈人,对可食用无毒蘑菇非常清楚了解的情况下。
对于年轻一代的瑞典人,新移民,留学生等群体来说,蘑菇采摘都是重重风险。
一些慎重的瑞典人哪怕经验丰富,也会将采摘到的蘑菇拿到药店或者自行进行专业检测,确保无毒后再食用。
本地人都这么慎重,初来乍到此地旅游的游客,对着陌生的森林里长相“熟悉”的菌子一顿采,采了也不去找专业人士鉴别,煮了也不留点样品,这么放心大胆地就吃下肚了,这心大程度,都没法形容了…
其次,官方已经在网页上张贴了瑞典旅游注意事项,其中就专门提到蘑菇中毒后果不容小觑,警告游客不要随意采摘蘑菇食用。
但官方公告没用,一行人还是大大咧咧去采上了心爱的小蘑菇…
据估计,中毒者可能需要承担巨额的急诊医疗费。而哪怕他们有购买境外旅游保险,也需要自行垫付所有费用。
因为在某些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条款里,自行采摘蘑菇中毒的高风险行为还属于免赔款项…
提醒大家,毒蘑菇中毒的症状差异甚大,常见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大量水样腹泻,以及视觉模糊、精神错乱等,严重者可导致肝肾衰竭甚至死亡。
蘑菇中毒毒素潜伏期可达24小时,有些中毒者在急性胃肠炎症状缓解后,实际上体内肝肾功能仍在恶化,若延误救治,后果可能致命。而6小时送医才是避免器官永久损伤的关键。
也就是说,食用毒蘑菇中毒后如果等到出现症状才就医,可能直接错过黄金治疗期,会留下后遗症。
这种野趣和冒险性的食用后,后果简直划不来…
无论如何,如果真想吃肥美野生菌,建议还是直接在商店超市直接购买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