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产业驱动因素
①新国标推动激光雷达装机量上升
今年5月份,工信部公开对《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新国标征求意见,并计划在2028年元旦开始实施。
在新国标要求中,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从推荐性标准升级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不仅轿车、SUV、MPV等乘用车需要符合新国标要求,轻型载货汽车也必须符合新国标要求,新规适用范围大幅提高。
这意味着不久之后,所有乘用车都必须安装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AEB也将正式成为标配,成为汽车安全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激光雷达依靠测距能力和角分辨率方面的优势,使得装配车型相比空白车型,AEB速度上限拥有约50%的明显提升,能够大大增强夜间的AEB安全性,预计进一步提升激光雷达的整体装机量。
②单价下降助推智驾平权,装机车型逐渐普及
激光雷达作为高阶智驾系统的核心传感器,行业发展早期由于技术初创、产业链成熟度等方面的原因,价格居高不下。
在过去几年中,单颗激光雷达的装车成本从数万元大幅下降到今年的2000元左右,个别产品甚至下探到1000元左右,成本下降为激光雷达装机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装备激光雷达的车型已经下探到10-20万元价格区间,这个价格级别的车型市场成为2025年激光雷达厂商重点竞争的领域。
更重要的是,装机量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也带动了主流厂商毛利率的回升,装机量的规模化上升形成正向循环,也使得产业链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③无人出租车市场成为激光雷达新增量市场
除了家用汽车智能驾驶的逐渐渗透以外,随着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近几年国内外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
截至今年5月份,百度旗下萝卜快跑已在全球15个城市完成了超过1100万次公共出行服务,接下来还计划在瑞士、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海外地区开展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国内主营无人驾驶车型都配备了大量的激光雷达,比如萝卜快跑RT6 使用 8 颗激光雷达,小马智行第六代使用4颗,文远知行Sensor Suite 5.0 使用 4 颗,Waymo第五代使用4颗,滴滴使用 10 颗等。
显而易见,激光雷达作为L4级无人驾驶的“安全底线”和“能力放大器”,使用激光雷达已经成为无人出租车的标配。
2024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还只有7.26亿美元,预计2029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6.32亿美元,是2024年的5倍之多。
02产业全景图
03上游产业链
03-1本土供应商实现车规级认证
从原理上来说,激光雷达是通过对激光发射信号和反射信号的对比,构建出前方目标的图型,从而实现对目标距离、方位、速度、姿态、形状等众多信息的探测和识别。
激光雷达功能的实现依赖激光器和探测器发挥作用,这些组成部件的产品性能影响着激光雷达的成像效果和性能。
相关元器件的车规化是车规级激光雷达实现的基础,国内厂商经过最近几年的技术发展,已经有通过车规认证的国产激光器和探测器,产品性能基本接近国外供应链水平。
相比国外厂商,国内厂商依靠产业链的本土化优势和经营效率,在元器件的定制化方面有着较大的灵活性,价格也有相对优势。
在光学部件方面,国内厂商的技术水平已经完全达到甚至超越国外供应链的水准,并且成本优势明显,已经可以完全替代国外供应链。
03-2相关标的
①炬光科技:公司依靠从事激光行业十几年经验,积极拓展车规级激光雷达发射端产品,公司西安基地专注激光雷达模组生产,2025年上半年激光雷达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0%,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
②永新光学:作为国内光学精密仪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从2016年开始布局激光雷达领域,成为禾赛科技、图达通、法雷奥等头部激光雷达厂商的核心合作伙伴,相关产品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轨交、工业自动化、安防、机器人等众多领域。
③宇瞳光学:公司主要提供半固态激光雷达转镜总成模块和光学元件,目前已经获得华为等主流激光雷达模组客户的多个定点项目,车载光学业务逐渐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04中游产业链
04-1激光雷达显著增加安全性
全球主流智能驾驶方案中的传感器主要有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这四大类,它们在探测精度、感知范围、环境抗干扰以及成本等方面各有优势。
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相比,能够实现三维实时感知,避开了对算法和数据的高度依赖,在探测精度、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具备特色优势,能够规避部分长尾场景存在的感知失灵情况。
激光雷达和其他智能硬件传感器不是替代而是功能的补充叠加。可显著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冗余度,因而被大多数整车厂、Tier1 认为是 L2级别以上高阶智能驾驶的必备传感器。
04-2国内四大厂商几乎占据全球全部份额
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激光雷达标配规模最大的四家供应商依次是速腾聚创、华为、禾赛科技和图达通,总装机量超过150多万颗,市场份额高达99.9%。
在全球范围内,国内激光雷达厂商依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四大厂商几乎垄断了全球车载激光雷达的市场份额。
04-3相关标的
①均胜电子:公司2021年战略投资图达通(Seyond),并负责图达通激光雷达产品的生产、测试和交付业务,图达通依靠公司的车规级制造体系实现规模化生产,公司也借此发力智能驾驶感知融合技术。
②巨星科技:公司通过收购、增资、整合等多种途径,持续强化旗下激光雷达开发平台的技术协同,今年7月收购杭州微纳科技,获得射频芯片和端侧AI芯片技术,推动激光雷达与智能工具的功能融合。
③万集科技:国内唯一全波段激光雷达生产商,技术覆盖机械式、MEMS和硅基固态全路径,公司旗舰车载激光雷达WLR-760拥有24mm全球最薄厚度,192线分辨率可精准识别复杂障碍物。
05下游产业链
05-1探索更多增量市场
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随着智能驾驶普及而持续增长,厂商也没有安于现状,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市场增长机会。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激光雷达应用场景还可以拓展到各类智能机器人(例如人形机器人、无人叉车、AGV、服务机器人等等),潜在市场规模也非常庞大。
以欧美家庭常见的割草机器人为例,2020-2024年市场渗透率从4.3%提升到7.5%,未来割草机市场规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今年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也正在和下游厂商达成战略合作,有超过150万台激光雷达进入割草机器人市场,在汽车市场之外探索更多成长机会。
05-2相关标的
①赛力斯:公司和华为合作的问界M5全系搭载192线激光雷达,2025年新款问界M7也继续搭载激光雷达,成为业内智能驾驶感知系统技术潮流的引领者之一。
②九号公司:公司持续对割草机进行产品升级和拓展,在不同价格带实现了产品全面布局,2024年业绩增长超过180%,2025年上半年继续发布新品,割草机系列产品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06发展趋势
智能驾驶已经成为汽车市场发展的未来趋势,激光雷达作为核心传感器,随着成本持续下行,未来装机量和市场规模将继续提升,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智能驾驶、#智驾平权、#激光雷达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