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动漫心世界。本期来和大家分享一个让人揪心的问题——龙珠版权问题影响到了IP的持续发展。
自从鸟山明老师去世后,龙珠这个IP的运营也产生了一些复杂的问题,首当其冲就是《龙珠超》漫画也进入了无限期的休刊,虽然2月份会短暂回归连载一个短篇,但恢复稳定连载依然面临很多问题。
或许很多粉丝和博主一样,并不看好龙珠超的剧情和画工,但看到这个陪了我们这么多年的IP沉寂下去还是感觉有些空落落的,仿佛缺少了点什么。
而自鸟山明老师去世后,关于龙珠版权的归属问题,产生了围绕集英社、胶囊公司(龙珠室室长独立出去后创立的公司)之间的版权之争,而决定权似乎取决于鸟山明先生的家属。
对此,在网上产生了巨大的争议,而集英社之前的一些骚操作也再次被搬到台面上,主要有两件事:
(1)利用版权打压东映,拒绝让东映继续制作龙珠超动画第二季。
其实东映动画早在2019年就有打算重启龙珠超第二季,但是当时被集英社拒绝了,因为这样会阻碍龙珠超漫画的销量,当时因为两边都是鸟叔提供原案,自己增添细节双向发展,没有谁比谁高贵。
而漫画又是月更新,进度反而比动画慢,在同样有鸟山老师原案的基础上,无论是进度还是剧情的吸引力亦或者是官方权威度,龙珠超漫画可以说几乎不占任何优势。(唯一的好处就是动画踩过的坑丰太郎可以适当观察读者反应修改)
因此,不再得到授权的龙珠超动画这一搁置就搁置到现在,整整6年,杳无音讯。
(2)在《鬼灭之刃》最终卷发售时,对销售做手脚,压低初版销量。
很多读者乍一听肯定很奇怪,明明鬼灭之刃也是集英社的当红作品,怎么可能反而打压自己小台柱的销量呢?这是因为他们为了更长远的利益。
当时《鬼灭之刃》的作者鳄鱼老师在权衡过自己画长篇漫画能力后,选择了急流勇退。在自己巅峰期保住作品名声和销量。
鬼灭之刃的销量也一度超过了海贼王,上一次威胁到海贼王销量地位的还是2005年的《NANA》,而却恰好在最终卷时,销量被限制在395万,这一数据遭到了大量日本网友的吐槽和嘲讽,因为这一数量距离初版销量第一的《海贼王》记录405万卷仅有10万的差距。
而早在发售前的一个月,集英社官方就宣布了重版的消息,也就是说他们是早就知道395万卷出版肯定是不够用的。
那么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明知道初版量不够,为什么不加量呢?只要愿意印,那一年鬼灭销量超过海贼就是板上钉钉的事。这就说明集英社是故意不让鬼灭的初版销量记录超过海贼的。
前面鬼灭已经多次打破了多项记录,其中就包括海贼保持的漫画最高卷均销量记录。而最后限制出版销量,算是给海贼留面子了。
毕竟《鬼灭之刃》当时都完结了,而《海贼王》还在持续更新连载中。论长期创造的收益,自然是连载中的作品大于已完结的《鬼灭之刃》,退一步说,初版记录没破没关系,数量不够也问题不大,反正还能再版,该赚的钱还能赚到,而且出版的数量还能起到一定饥饿营销效果,收藏噱头等等,而再版时,该赚的钱一分也不会少,还能保住《海贼王》的初版记录,简直一举三得。
基于以上两次丑闻骚操作,粉丝们其实对集英社的行为相当不满,从利益上来看,对待当红刚完结的作品都能使这种手段,那么对待作者已经逝世,且正篇完结多年的《龙珠》,又能指望好到哪里去呢?而且集英社手头有许多别的连载中作品要捧,真的会很用心对待《龙珠》吗?
这一点,鸟山明老师生前也是有所顾虑的,他当时比较信任伊能昭夫这位龙珠室室长(集英社专门为龙珠开设的小议论室)。在去年8月,伊能昭夫越级操作,直接沟通鸟山老师,动画映像化了《沙漠大冒险》这部鸟叔的早期漫画作品。
引起了集英社的不满和排挤,于是去年年底,伊能昭夫退出集英社成立了胶囊公司(东京)。鸟山老师对集英社逼退伊能昭夫的行为很不满,后续社长堀内丸江亲自到鸟山明老师家中,商讨版权一事,但没能阻拦老师的决定,于是伊能昭夫为代表的胶囊公司几乎成为鸟山老师的代表,而漫画的版权仍交给集英社管理。
但是自鸟山明老师逝世后,版权之争再次爆发,由于原作者的缺席,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基本上就落到鸟山老师家属头上了。
这场闹剧纠纷没有解决,以至于明明去年是龙珠40周年的纪念日,除了一部鸟山老师遗作《龙珠DAIMA》和早就企划好的jump漫画家重绘42卷封面外,竟然没有任何庆祝活动和作品,实在是不应该。大家希望版权交给哪一方呢?欢迎探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