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下半场状况频出:排队入场引发愤怒叫骂、工作人员遭骚扰、“特别通行证”乱象丛生
自2025年4月开幕以来,大阪关西世博会访客口碑良好,入场人数持续稳定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展馆预约难”“地铁停运导致无法回家”等问题。一位大阪当地已观展超过15次的旅游记者,针对各类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及遭遇问题时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影响进行了解读。
◆世博状况一:地铁停运导致归家难民激增
8月13日晚21时30分许,地铁中央线发生电力系统故障导致停运。受此影响,包括被迫滞留世博园区至次日早晨的归家困难者在内,受影响总人数超过3万人。
早在开幕前就有意见指出“连接世博会场的轨道交通仅有一条线路,突发事故时的应对能力令人担忧”。实际上开幕后,因临时停运导致夜间梦洲站乘客滞留的情况已多次发生。当日梦洲站因缺乏引导且队伍完全停滞,引发乘客愤怒叫骂。虽有报道称西大门安排了临时巴士,但世博协会表示“因东大门(梦洲站所在方位)已处于拥挤状态,故未进行疏导”。而协会启动灾害级应对措施已是14日凌晨,储备饮用水的发放更延迟至当日凌晨4点左右。
大阪地铁虽在13日深夜恢复了中央线梦洲-宇宙广场站区间及新交通线与四桥线的运行,通过该路线可(需绕行)抵达难波、本町、梅田等地,但该信息当日仅少数现场观众知晓。
现场还出现“每次询问工作人员得到指引都不一致”“手机电量耗尽无法充电”“开放展馆满员只能露宿室外”等情况。
建议观众提前确认地铁停运时的替代路线,并为信息收集设备准备备用电源。
◆世博状况二:入场排队现争吵推搡
东西大门清晨即现排队人潮:东大门有乘首班地铁冲刺而来的观众,西大门可见出租车直达候场的乘客,甚至出现前夜即开始排队或首班车前步行至梦洲等候的极端案例。
排队纠纷已成常态:记者曾目睹女性游客因插队爆发骂战,也见过密集人群中阳伞尖端互撞的险情。热门展馆需预约,但即便可排队入场的展馆,如今平日也需实施队列管制。管制时无法排队,但等候“解禁”的人群聚集周边,一旦开放即刻引发蜂拥,甚至出现撞倒他人后置之不理、对工作人员怒吼的危险场景。
世博协会已于8月29日官网发布“清晨入场排队自肃倡议”。
建议热衷热门展馆者选择早间或夜间相对空闲时段,若可预约尽量优先预约。
◆世博状况三:票务网站频现错误界面
展馆除当日预约外还可提前预约。其中“三天前抢先预约”需在入场前三日零点抢位。每日23点前预约界面即出现卡顿,需进入“等候室”排序。零点集中访问常导致错误界面,稍后即便连通也基本无票可约。
此前社交媒体曾流传非正规预约方式(如仅显示有余票展馆的界面跳转)。8月28日官网宣布对破坏票务系统行为涉事账号予以停用,并对自动化工具恶意访问实施防控。但“跳过等候室直接登录”“入场时间预约自动化工具”等现象仍存,根本原因在于官网及官方APP自开幕即被诟病的操作体验与服务器问题。
◆世博状况四:工作人员遭职权骚扰与性骚扰
开幕初期曾有游客让安保人员下跪的图片在社交媒体传播引发热议,针对工作人员的骚扰行为持续不断。协会7月底已在官网发布禁止行为警告。据《产经新闻》8月报道,出现以合影为借口贴近接触、尾随等骚扰行为。记者亦多次目睹游客因入场拥堵及僵化引导对安保人员恶语相向。
◆世博状况五:周边商品遭窃与转卖、特别通行证乱象
世博周边商品热销引发溢价转卖。8月有6名东京大学生因涉嫌转卖目的大量盗窃被捕,作案包含新干线逃票及使用青少年票非法入场。另有多起周边商品盗窃事件。
商品店终日排长队,甚至开门即现人龙。由于持特别通行证者(AD证)可于9点前经专用通道入场,其不规范使用屡遭质疑。记者采访持AD证出入时,离场仅需目视检查(截至6月),另有志愿者持续在社交媒体发布场内购买的商品食品,其行为规范引发争议。协会多次通过官网及内部渠道强调AD证禁止非公务使用。
世博剩余展期仅一个半月,预计客流将持续高位。人流量增加必然导致状况频发,建议观众预留充足时间并做好事前调研以规避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