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俄乌战争,就不得不说一个人,他就是梅德韦杰夫。自从开战以来,梅德韦杰夫就是铁心的主战派,动不动就发表核威胁言论。让人感觉俄罗斯的原子弹就像是西伯利亚的烂土豆,可以随便扔。
但是细心观察会发现,梅德韦杰夫以前不是这样的人。他在担任俄罗斯总统期间一直是一个温和的改革派。
那么,是什么让他的政治生涯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从温和改革派变成了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在国际上说话又冲又挑衅。
回顾他的政治经历,差不多就是当代俄罗斯政治的缩影,又复杂又矛盾。
他42岁当选总统的时候,和普京完全不一样。普京是克格勃出身,梅德韦杰夫只是个律师,没有特工背景。他刚上任的时候说要开放和现代化,想推进经济改革、打击腐败,还想和西方搞好关系。
最开始几年,他确实表现得愿意和外界合作。2009 年,他和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见面,公开说美俄合作对世界很重要。他态度乐观,觉得俄罗斯能和西方建立全面良好的关系。
那时候的他,看起来就是个愿意好好沟通的领导人。但这种形象没维持多久,因为他当总统本来就是安排。
那几年普京因为宪法规定不能连任,才让梅德韦杰夫顶上去当总统,自己当总理,到2012年再回任总统。
卸任总统后,梅德韦杰夫彻底变了。他不再走温和路线,而是越来越多地发表一些强硬的民族主义言论,越来越赞成普京的立场。
也许,他是需要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支持,这样才能在体系里保住位置。
到2012年,他甚至公开否认自己曾经说过是自由主义者,他说自己从来没持有过那种立场。
这和他刚上任时的形象完全相反,他当总统的时候要改革,还反腐败,说腐败绝对不能接受。但他卸任后当了总理,然后自己也被人指控搞腐败。
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的反腐基金会调查发现,他在全国有不少豪宅、游艇和葡萄园,称这是他的腐败帝国。虽然梅德韦杰夫不承认,但这个调查还是引起了抗议,他的名声遭重创。
2020年,他辞去总理。离开了核心岗位后,他转而去当了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主席,这个位子没实权,但却给了他发声的平台。
他利用社交媒体,攒了几百万粉丝,靠说一些挑衅言论保持曝光度。
自全面入侵后,他的话越来越激烈。他把乌克兰领导人叫做罐子里的蟑螂,说乌府是新纳粹。他不光攻击乌克兰,还把矛头对准西方的领导人。
比如他骂新任德国总理梅尔茨是纳粹,警告不要轻举妄动。更极端的是,他还不断发表核威胁。表现得一点都不像个当过总统那样理性睿智。
不久前,特朗普扬言要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梅德韦杰夫马上威胁说这会引发战争。他说,制裁一个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很荒谬,这会威胁到人类生存。
而特朗普则在社交上说向战略要地部署了核潜艇,双方言辞对抗激烈。一度让不少人担心,两人的对抗可能会造成误判。
但也有很多专家觉得,别把他们的话太当真。梅德韦杰夫更多是充当扩音器,故意制造恐慌。他那些话不过是宣传战的一部分,不代表政策真的会那么走。
比如战争研究所就多次表示,他很会用煽动性的话制造恐惧,俄罗斯就是靠这种方式迷惑西方。
昆西研究所的专家也说,这些核威胁更像心理战,不是实际政策。俄罗斯在用核武器方面其实有克制,新制裁也不会马上引发核冲突。
换句话说,他的话更多是在表演。
回头看他早年的样子,转变特别明显。2009年和奥巴马站在一起的时候,他说的是责任和合作,还强调核武库是维护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
那时候的他,被外界看成是能起到建设性作用的人。但现在,他完全变成和普京风格一样的强硬派。
梅德韦杰夫的变化,反映了整个俄罗斯的走向。最开始的现代化和改革理想,最后被民族主义和坚持与西方对抗取代。
他从一个亲西方的技术官僚,变成了靠喊核威胁博眼球的角色。可以说,这十几年年,俄罗斯的变化,几乎都能在他身上看到。
他的话虽然经常上头条,制造威胁,但其实更多是作秀。在现在这么紧张的局势中,要看清楚这种声音,就得把它放到信息战里去理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