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8月31日
欢迎收看
新华每日播报·一周精选 镜观中国
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成功海试
8月23日清晨,“海琴”号浮出海面。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琴”号,经过8个小时作业,从4140米深海凯旋,成功进行海试,我国深海研究又多了一个“科考利器”。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充实度暑假
8月24日,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在江苏省美术馆观看抗战主题美术作品展。
暑假临近尾声,孩子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假期生活。
新华社发(杨素平摄)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顺利完成荷载试验
8月25日拍摄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荷载试验现场(无人机照片)。
8月25日,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荷载试验顺利完成,通车在即。在静力荷载试验过程中,96辆总重达3300吨的重型大货车分批驶上桥面,对大桥进行了一次全面而严格的“体能测验”。荷载试验顺利完成,标志着大桥通过了通车前的“关键大考”,有望于9月下旬宣布通车。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保护修复湿地生态
8月25日,野生麋鹿栖息在川水湾(无人机照片)。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条子泥湿地区域总面积129万亩。2019年,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年来,条子泥湿地秉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理念,开展了川水湾海岸带生态保护项目,并在东台海堤西侧专门辟出720亩鱼塘,打造了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栖息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使条子泥一些珍稀物种种群数量屡创新高,大批的水鸟、成群的麋鹿等野生动物在此“落户”,湿地修复初显成效。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海河之畔迎盛会
8月25日晚,市民游客在天津海河岸边欣赏城市夜景。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随着峰会日益临近,天津街头巷尾的“上合元素”悄然增多,迎接盛会的氛围日益浓厚。
新华社发(杜鹏辉 摄)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建设中的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拼接照片,2024年10月9日摄)。
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经过十余年准备和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成为国际上首个运行的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石家庄地铁5号线建设稳步推进
8月27日,中铁二十局集团的工人在石家庄市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03工区建设工地施工。
近日,由中铁二十局集团等多家单位承建的河北省石家庄市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正在按照建设节点要求稳步推进。石家庄市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19.9公里,共设站19座,项目建成后将与4号线相扣成环,进一步完善石家庄市轨道交通线网层次。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正式开放
8月28日,可进行中、俄、英三种语言互动的人形机器人“小合”(中)与志愿者、工作人员一起在新闻中心综合服务台欢迎到访记者。
8月28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正式启用。新闻中心位于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二期,面积约1.28万平方米的场馆内,包含综合服务区、媒体公共工作区、新闻发布区、科技文化互动展示区等区域,向中外媒体记者提供广播电视、新闻发布、官方图片、峰会资讯等服务。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嬉水狂欢 浪漫七夕
8月29日,人们在海南保亭七仙文化广场嬉水。
8月29日,2025年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在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开幕。人们载歌载舞,互相喷洒祈福之水,在嬉水狂欢中度过浪漫七夕。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