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宏观经济环境深刻变革、低利率周期持续演进,保险业正在经历一场以“高质量转型”为核心的结构性转型。
随着“报行合一”政策深入推进、预定利率切换以及监管框架优化等关键举措落地,如何在市场波动中平衡规模与价值,如何在约束下突破传统路径,成为每一家市场主体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
在这一进程中,行业头部企业的破局之道与引领作用,尤其牵动市场目光。
作为立足香港、服务全球的金融国家队成员,拥有九十余年历史积淀的中国太平,其战略选择与业绩动向无疑承载着风向标意义。
28日,中国太平发布中期业绩报告,其战略转型的路线图、成绩单也呈现在公众面前。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平集团股东应占溢利达67.64亿港元,同比增长12.2%;人寿保险业务溢利实现82.78亿港元,同比增长5.5%;境内财产保险业务溢利强劲增长至6.86亿港元,同比增幅达84.9%;再保险业务溢利稳步提升至8.72亿港元,同比增长74.8%。同时,集团总资产突破1.87万亿港元,较去年末增长8.1%;净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1%,为集团稳健向前、跨越周期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些亮眼数据不仅彰显了中国太平在复杂环境中的发展韧性,更折射出其“防风险、强管理、促发展、保安全”方针下的高质量发展底色——在稳定中筑牢根基,在进取中重塑价值,为“十四五”收官之战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1
-Insurance Today-
寿险:穿越低利率周期的“价值跃迁”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平承保端表现稳健,境内寿险业务的保险服务收入与寿险合同服务边际均实现正增长。
其中,太平人寿原保费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201.86亿港元增长3.9%至1248.53亿港元。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太平人寿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长险新单期缴保费中,分红险占比高达87%,逼近九成;寿险新业务价值实现61.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8%,再度保持双位数增长;新单保费同比增长4.2%;个险与银保渠道的四项继续率持续领先。
2025年,利率下行叠加人口老龄化,寿险行业迎来“黄金十年”的窗口期。
中国太平因势而谋,上半年两次召开境内寿险专题会议,主题聚焦——“分红险转型”。紧跟监管鼓励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指挥棒,太平人寿把长险新单期缴保费中分红险占比一举抬升近九成,重塑了价值引擎。
进一步拆解其价值增长来源,两条曲线最值得关注:个险与银保“双轮”继续率双双领跑行业,折射出其出色的业务品质、价值创造、客户服务和风险管控能力。
再看细分渠道,代理人渠道虽经历行业性“瘦身”,但太平人寿借“报行合一”与产品转型缓解人力下滑的影响,靠“提质”实现了价值增长。
如果说个险是“压舱石”,银保便是“加速器”。上半年,作为太平人寿“第二增长曲线”的银保渠道保费收入401.26亿港元,同比增长4.7%,银保成为太平人寿的又一价值池。
个险、银保逆势增长的背后,是太平康养服务的赋能。截至6月末,中国太平“自有+合作”康养社区已布点28省63市,自建社区入住资格新增发放1.7万个,持续带动新单保费销售。
至此,寿险不再只是“卖保单”,而是“卖解决方案”。
2
-Insurance Today-
财险:以效益为导向
以专业为支撑的管理进化
不仅寿险表现亮眼,太平财险也凭借效益为导向、专业为支撑,实现了管理进化,收获了良好的经营成果。
上半年,太平财险综合成本率自2月起持续低于97%,达成95.5%,再降1.5个百分点。
在车险综改深入、“报行合一”严控的背景下,综合成本率实现再度优化,得益于太平财险管理进化的几个有效动作——
持续优化业务品质、定价模型和业务结构。提升优质业务的占比,扩大效益产品价值贡献。车险续保率上半年同比提升2.1%,在非车险领域里效益较好的个人险业务同比提升9.5%。
强化全流程费用管理。实施降本增效,加大固定费用的预算管控,加强综合费用率的对标管理,上半年综合费用率同比下降了1.7%。
强化风险减量管理。一方面增强巨灾预警、防范施救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深化雷霆行动,上半年综合赔付率进一步降低。
夯实经营过程管理。开展优化一点全员行动,稳步提升承保盈利水平;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重点环节风险防控,提高业务风控的管理水平。
上半年,针对我国气象灾害较多的严峻挑战,太平财险成立灾害应急小组,依托风险减量系统摸排可能受灾的重要承保标的分布以及防灾防损情况,与客户一道整改防损薄弱环节。同时,健全巨灾理赔的服务机制,提升快速响应能力。这些举措使得其在气象灾害严重的情况下,保持了较好的承保盈利水平。
与此同时,太平再保也将巨灾风险管理作为核心业务风险,加强重点管控。携手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研发香港洪涝巨灾模型,获得了香港政府创新基金的支持;与澳门大学合作,攻坚洪涝灾害研究项目,成功研发“一路有象”平台,实现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的量化分析、损失评估、风险减量管理等功能的在线应用。
3
-Insurance Today-
以科技为底座
赋能服务、业务、生态协同
寿险、财险“增增”日上,得益于中国太平科技战略带来的赋能。
2025年,人工智能引领创新、硬科技突破加速,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太平抢抓科技发展机遇,明确了以客户为核心、技术为驱动、生态为支撑的科技战略核心逻辑,多维度赋能保险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赋能服务,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升级“太平通”APP、太平人寿95589、太平财险好服务、“福享太平”等服务平台,以多场景、多角色、多端互通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太平人寿成功打通医保商保结算数据、上线理赔直付服务;太平财险大模型风险审核准确率超过90%;
同时,建立“集团—子公司—一线网点”三级消保考核体系,进一步夯实消保基础;连续4年召开集团客户服务暨消费者权益保护大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触达1.3亿人次。中国太平还连续6年举办“吉象节·太平客户节”,这一活动已固化为品牌IP。
以科技赋能业务创新发展——
构建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孵化平台,在智能风控、智能营销、智能投研等7大领域开展试点,并成功落地了“内外规知识库”“保险产品条款库”“智能投研报告”等18个应用场景。
太平人寿已完成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并将大模型能力深度融入营销、后援等核心业务环节,推动管理及服务的全面智能化升级。
太平财险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特殊需求,打造跨境车险共享服务平台,使得“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的客户在线续保、投保仅需10分钟,跨境车业务市场领先地位更加巩固。
上半年,太平香港创新落地多项行业首张保单,为香港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计划中的多个项目提供保险保障,护航香港低空经济发展。
以科技赋能生态化协同发展——
构建“保险+医康养”“保险+金融科技”等生态联盟,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跨领域、跨机构的协同创新模式,不断拓展服务边界与价值空间。
深化集团级战略客户合作,战略客户养老金新增缴费同比增加,新签和续签多家大型战略客户重点项目。优化大湾区战略客户拓展机制,推进重点客户分级管理。协同业务提质扩面,寿销产保费收入、境内外财险协同保费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后记
稳健以致远,创新以领航
2025年,于中国太平而言,是坚守与创新交织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集团以“稳”守底线,以“进”拓空间,展现出金融央企的战略定力、趋势前瞻与发展韧性。
寿险把分红险打造成穿越利率周期的“压舱石”,重塑价值增长路径;财险以精准管控提升运营效能,综合成本率再度优化;科技以底层支撑打通生态脉络,把服务、业务与生态串成一张实时在线的价值网。
三者协同,不仅巩固了短期业绩,更夯实了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十四五”收官在即,中国太平用一份扎实的中期答卷,诠释了何为“稳中求进”,何为“质效并举”。
未来的太平,仍将在穿越周期中书写新的篇章。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站 | 快手 | 西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