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连港的码头边,一艘崭新的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正准备交付,船身上“大连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清晰。
很少有人知道,这家如今订单排到2026年的企业,11年前,差点因为一笔130亿的订单彻底消失。
2013年,它被“挪威船王”弗雷德里克森设局,最后背上19.21亿负债,连800万的设备维修费都拿不出,一度被逼到了破产重整的绝境。
而当年耍尽手段的弗雷德里克森,现在成了国际航运界的“黑名单常客”。
他旗下的系卓尔公司,被十几个国家的造船协会标注“高风险”,除了欧美少数企业敢接零星小单,再没人愿意跟他签大额合同。
弗雷德里克森
一边是涅槃重生的中国船厂,一边是信用扫地的挪威资本,这十年的天差地别,全要从2013年,那场看似风光的合作说起。
2013年,大连造船厂造得出“辽宁舰”,也能造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技术上摸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可在国际市场上总缺个“敲门砖”。
尤其是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欧美客户更认本土品牌,中国船厂想拿上亿的订单都难,更别说百亿级的大单子。
就在这时,弗雷德里克森主动找上了大船海工。
当时的大船海工,是大连造船厂的子公司,专做石油钻井平台和钻井船,正好想借个大订单打开国际市场。
而弗雷德里克森的名头,在航运圈没人不知道:16岁辍学当船舶经纪学徒,1971年跟朋友凑钱开公司,靠敢接高风险航运活计发家。
2013年时,手里已经有上百艘油轮、三十多座钻井平台,身价超千亿,说是“挪威航运的脸面”都不为过。
弗雷德里克森一开口,就抛出了大诱饵:要订8座海上钻井平台,还得配套工作人员生活舱、安全救生设备,单座造价2.3亿美元,总金额算下来有130亿人民币。
这笔订单放在当时全球船舶业,都能排进前三,大船海工看到订单后,拿出百分百的诚意和对方交流协商,一心想着打开国际市场。
可谁能想到,这笔天价订单背后,居然潜藏着一个又一个大坑。
2013年底谈合同的时候,系卓尔公司的第一个坑就露了面。
按船舶行业规矩,定制化大工程的定金最少得30%,有的甚至要50%,就是怕买方中途撤单。
可系卓尔只肯给10%,大船海工觉得“船王”不至于赖账,又急着要这单“敲门砖”,没多争就同意了。
可实际上,8座平台光钢材、进口设备就得花几十亿,加上人工、场地费用,前前后后要垫120亿,10%的定金连零头都不够。
更坑的是纠纷仲裁条款,合同里写着:“若双方有争议,由买方所在国(挪威)仲裁机构裁决”。
当时大船海工的法务提出疑问,说在对方国家仲裁不公平,可系卓尔的人硬气得很,就是不肯松口。
为了拿下订单,大船海工又退了一步,把这个隐患压了下来。
最隐蔽的是附则里那句:“自2016年起,买方有权根据市场情况,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卖方撤销部分订单,无需承担额外赔偿”。
当时大家都觉得,“市场情况突变”是小概率事件,可谁能想到,这会成为后来挪威人毁约的“合法借口”。
合同签完,大船海工立刻热火朝天地开工了。
钻井平台不是简单的船,8座要分批次造,每一座都得按系卓尔的要求来:
最大作业水深得达400英尺,钻井深度要到30000英尺,连钻井设备都得用美国进口的,光设计图纸就改了三次,直到系卓尔派来的工程师点头才算完。
按常理,买方会定期派团队去船厂查质量、盯进度,可系卓尔除了刚开始来签过一次技术确认单,之后就玩起了“甩手掌柜”戏码,连一次主动的视频会议都没开过。
大船海工当时还以为,这是国际大公司对我国造船业的信任,没多想就把其他小订单的资金抽过来,优先保障这8座平台的建造,生怕耽误了工期。
到2018年初,3座平台已经完工,停在码头等着验收,另外5座也完成了70%以上,眼看就能拿到尾款回血,可意外突然来了。
2018年3月,系卓尔公司突然发了封邮件,只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公司调整业务布局,决定撤销1座钻井平台的订单”。
大船海工的负责人赶紧打电话过去,想问问能不能商量,对方却只冷冰冰地说“按合同来,我们有权撤单”,连多余的解释都没有。
还没等大船海工消化这个坏消息,2018年6月,系卓尔又发来一封邮件。
这次更狠,直接撤销5座平台的订单,理由还是“市场调整”。
这一下,8座平台里,只剩2座还在合同里,可之前投进去的120亿,已经收不回来了。
钻井平台是按系卓尔指定的作业海域、技术标准造的,别家公司根本用不上,想转卖都找不到下家,等于120亿打了水漂。
大船海工的资金链一下就断了,当时他们还欠着钢材供应商20多亿货款,银行的贷款也到期了,只能靠借拆东墙补西墙进行资金周转。
到2018年底,公司的净资产直接变成了-19.21亿元,连一笔800万的设备维修款,都付不出来。
供应商们堵在公司门口要债,员工工资也拖了两个月没发,整个船厂都快散架了。
2019年1月,大船海工实在撑不下去,只能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成了当年中国第一家,因为跨国合作破产的国有船企。
消息传出去后,国内船舶业一片哗然,不少人在网上骂挪威人“没契约精神”,可骂归骂,钱要不回来,公司还得想办法活下去。
2019年2月,系卓尔公司又发了封函,说“第7座平台延期交付,违反合同约定,我们要撤销订单”。
可明眼人都知道,延期是因为之前撤单打乱了建造计划,现在倒成了挪威人的“借口”。
当大船海工提出“既然只剩1座平台,不如干脆终止合作,大家都少点损失”时,系卓尔却拒绝了,说“单方面终止合同不合法”。
没过三个月,2019年5月,系卓尔反而先动手了。
他们以“大船海工破产重整,无法保证后续交付”为由,要求终止最后1座平台的合同,还倒打一耙,让大船海工退还之前给的13亿定金,再加5000万利息。
这一下,大船海工彻底忍无可忍,决定打官司维权,可这时才发现,之前签的“挪威仲裁”条款,早就把路堵死了。
他们只能去挪威的仲裁机构提交申请,可弗雷德里克森在挪威的影响力太大了,他旗下公司,每年给挪威贡献近10%的航运税收,连挪威政府都得给几分面子。
最后仲裁结果出来,系卓尔撤销订单“符合合同约定”,大船海工的损失“自行承担”不说,还因为最后1座平台没按时交付,要赔偿系卓尔2000万欧元“预期损失”。
这个结果,让大船海工彻底陷入绝望,就在这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伸了援手。
大连市政府首先牵头,开了场“海工企业帮扶会”,把银行、保险公司、其他船厂的负责人都请过来,一起商量怎么帮大船海工脱困。
最后定了三个办法:一是搭建“国家级海工装备整合平台”,把大船海工没完工的5座平台接过来,改成通用型平台再找买家。
二是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启动“海外订单违约赔付”,给大船海工赔了17.5亿。
大船海工自己也没闲着,他们把能变现的旧设备都卖了,腾出场地接了些小订单。
这些订单金额不大,但能快速回款,保住了核心技术团队,也让船厂不至于彻底停工。
转机出现在2021年6月,17.8亿的重整资金终于到位了。
于是,“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改名为“大连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从大连造船厂的子公司,变成了大连临港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业务方向也调整到了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LNG加注船这些新兴领域。
转型后的大船海工,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2022年,他们接到了第一笔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订单,客户是挪威一家环保公司。
这次签合同的时候,大船海工吸取了之前的教训:
定金要了40%,仲裁地点选了新加坡的国际仲裁机构,还明确写了“买方不得单方面撤单,若违约需赔偿卖方全部投入成本”。
到2024年,他们已经交付了5艘这类船舶,订单排到了2026年,彻底走出了之前的阴影。
而弗雷德里克森和他的系卓尔公司,日子早就不好过了。
其实他坑别的公司不是第一次,上世纪90年代,他就联合美国公司,骗乌克兰造船厂拆解“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
当时航母已经完工30%,他说要高价收废铁,等乌克兰拆完,又把价格压到合同的三分之一,直接断了乌克兰造航母的可能。
2013年跟大船海工签合同的同时,他还跟韩国大宇造船订了2艘钻井船,2017年直接申请破产保护,拒付9亿美元尾款。
2021年,他旗下的北方钻孔公司,又坑了韩国大宇一次:
先是低价接手大宇没完工的2艘钻井船,最后却以“延期交付”为由撤单,还要求大宇退9000万美元预付款。
这些事接二连三曝光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提防他。
到2023年,15个国家的造船协会,把他旗下公司列入“高风险合作名单”,提醒本国企业“别跟他们签长期合同”。
现在的系卓尔公司,只能靠接些挪威本土的小订单维持,比如造几艘小型油轮,再也拿不到几十亿的大额订单了。
弗雷德里克森本人也很少露面,2024年挪威媒体报道说,他已经把大部分资产转移到了瑞士,看样子是想慢慢退出航运业。
毕竟,没了信用,再大的“船王”也撑不下去。
回头看这场持续十年的纠纷,最该记住的不是“挪威人有多坏”,而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合作中,该守住的底线。
对中国船舶业来说,这场危机也成了“成长的催化剂”。
现在国内大一点的船厂,都设了“国际订单风险审查部”,合同要经过法务、技术、市场三个部门审核才能签。
2024年的中国船舶业,已经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每年的订单量,占全球的40%以上,从航母到集装箱船,从钻井平台到LNG船,几乎什么都能造。
而这一切的背后,也藏着像大船海工这样“吃过亏、爬起来”的故事——跌倒不可怕,关键是要从跌倒的地方学会怎么站稳,怎么走好后面的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