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挪威人毁约坑钱,致中国船厂破产,下场如何?

0
分享至

2024年,大连港的码头边,一艘崭新的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正准备交付,船身上“大连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清晰。

很少有人知道,这家如今订单排到2026年的企业,11年前,差点因为一笔130亿的订单彻底消失。



2013年,它被“挪威船王”弗雷德里克森设局,最后背上19.21亿负债,连800万的设备维修费都拿不出,一度被逼到了破产重整的绝境。

而当年耍尽手段的弗雷德里克森,现在成了国际航运界的“黑名单常客”。

他旗下的系卓尔公司,被十几个国家的造船协会标注“高风险”,除了欧美少数企业敢接零星小单,再没人愿意跟他签大额合同。



弗雷德里克森

一边是涅槃重生的中国船厂,一边是信用扫地的挪威资本,这十年的天差地别,全要从2013年,那场看似风光的合作说起。

2013年,大连造船厂造得出“辽宁舰”,也能造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技术上摸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可在国际市场上总缺个“敲门砖”。

尤其是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欧美客户更认本土品牌,中国船厂想拿上亿的订单都难,更别说百亿级的大单子。



就在这时,弗雷德里克森主动找上了大船海工。

当时的大船海工,是大连造船厂的子公司,专做石油钻井平台和钻井船,正好想借个大订单打开国际市场。



而弗雷德里克森的名头,在航运圈没人不知道:16岁辍学当船舶经纪学徒,1971年跟朋友凑钱开公司,靠敢接高风险航运活计发家。

2013年时,手里已经有上百艘油轮、三十多座钻井平台,身价超千亿,说是“挪威航运的脸面”都不为过。



弗雷德里克森一开口,就抛出了大诱饵:要订8座海上钻井平台,还得配套工作人员生活舱、安全救生设备,单座造价2.3亿美元,总金额算下来有130亿人民币。

这笔订单放在当时全球船舶业,都能排进前三,大船海工看到订单后,拿出百分百的诚意和对方交流协商,一心想着打开国际市场。

可谁能想到,这笔天价订单背后,居然潜藏着一个又一个大坑。



2013年底谈合同的时候,系卓尔公司的第一个坑就露了面。

按船舶行业规矩,定制化大工程的定金最少得30%,有的甚至要50%,就是怕买方中途撤单。

可系卓尔只肯给10%,大船海工觉得“船王”不至于赖账,又急着要这单“敲门砖”,没多争就同意了。

可实际上,8座平台光钢材、进口设备就得花几十亿,加上人工、场地费用,前前后后要垫120亿,10%的定金连零头都不够。



更坑的是纠纷仲裁条款,合同里写着:“若双方有争议,由买方所在国(挪威)仲裁机构裁决”。

当时大船海工的法务提出疑问,说在对方国家仲裁不公平,可系卓尔的人硬气得很,就是不肯松口。

为了拿下订单,大船海工又退了一步,把这个隐患压了下来。



最隐蔽的是附则里那句:“自2016年起,买方有权根据市场情况,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卖方撤销部分订单,无需承担额外赔偿”。

当时大家都觉得,“市场情况突变”是小概率事件,可谁能想到,这会成为后来挪威人毁约的“合法借口”。

合同签完,大船海工立刻热火朝天地开工了。



钻井平台不是简单的船,8座要分批次造,每一座都得按系卓尔的要求来:

最大作业水深得达400英尺,钻井深度要到30000英尺,连钻井设备都得用美国进口的,光设计图纸就改了三次,直到系卓尔派来的工程师点头才算完。

按常理,买方会定期派团队去船厂查质量、盯进度,可系卓尔除了刚开始来签过一次技术确认单,之后就玩起了“甩手掌柜”戏码,连一次主动的视频会议都没开过。

大船海工当时还以为,这是国际大公司对我国造船业的信任,没多想就把其他小订单的资金抽过来,优先保障这8座平台的建造,生怕耽误了工期。



到2018年初,3座平台已经完工,停在码头等着验收,另外5座也完成了70%以上,眼看就能拿到尾款回血,可意外突然来了。

2018年3月,系卓尔公司突然发了封邮件,只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公司调整业务布局,决定撤销1座钻井平台的订单”

大船海工的负责人赶紧打电话过去,想问问能不能商量,对方却只冷冰冰地说“按合同来,我们有权撤单”,连多余的解释都没有。



还没等大船海工消化这个坏消息,2018年6月,系卓尔又发来一封邮件。

这次更狠,直接撤销5座平台的订单,理由还是“市场调整”。

这一下,8座平台里,只剩2座还在合同里,可之前投进去的120亿,已经收不回来了。

钻井平台是按系卓尔指定的作业海域、技术标准造的,别家公司根本用不上,想转卖都找不到下家,等于120亿打了水漂。



大船海工的资金链一下就断了,当时他们还欠着钢材供应商20多亿货款,银行的贷款也到期了,只能靠借拆东墙补西墙进行资金周转。

到2018年底,公司的净资产直接变成了-19.21亿元,连一笔800万的设备维修款,都付不出来。

供应商们堵在公司门口要债,员工工资也拖了两个月没发,整个船厂都快散架了。

2019年1月,大船海工实在撑不下去,只能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成了当年中国第一家,因为跨国合作破产的国有船企。



消息传出去后,国内船舶业一片哗然,不少人在网上骂挪威人“没契约精神”,可骂归骂,钱要不回来,公司还得想办法活下去。

2019年2月,系卓尔公司又发了封函,说“第7座平台延期交付,违反合同约定,我们要撤销订单”。

可明眼人都知道,延期是因为之前撤单打乱了建造计划,现在倒成了挪威人的“借口”。



当大船海工提出“既然只剩1座平台,不如干脆终止合作,大家都少点损失”时,系卓尔却拒绝了,说“单方面终止合同不合法”

没过三个月,2019年5月,系卓尔反而先动手了。

他们以“大船海工破产重整,无法保证后续交付”为由,要求终止最后1座平台的合同,还倒打一耙,让大船海工退还之前给的13亿定金,再加5000万利息。



这一下,大船海工彻底忍无可忍,决定打官司维权,可这时才发现,之前签的“挪威仲裁”条款,早就把路堵死了。

他们只能去挪威的仲裁机构提交申请,可弗雷德里克森在挪威的影响力太大了,他旗下公司,每年给挪威贡献近10%的航运税收,连挪威政府都得给几分面子。

最后仲裁结果出来,系卓尔撤销订单“符合合同约定”,大船海工的损失“自行承担”不说,还因为最后1座平台没按时交付,要赔偿系卓尔2000万欧元“预期损失”。



这个结果,让大船海工彻底陷入绝望,就在这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伸了援手。

大连市政府首先牵头,开了场“海工企业帮扶会”,把银行、保险公司、其他船厂的负责人都请过来,一起商量怎么帮大船海工脱困。

最后定了三个办法:一是搭建“国家级海工装备整合平台”,把大船海工没完工的5座平台接过来,改成通用型平台再找买家。

二是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启动“海外订单违约赔付”,给大船海工赔了17.5亿。



大船海工自己也没闲着,他们把能变现的旧设备都卖了,腾出场地接了些小订单。

这些订单金额不大,但能快速回款,保住了核心技术团队,也让船厂不至于彻底停工。

转机出现在2021年6月,17.8亿的重整资金终于到位了。



于是,“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改名为“大连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从大连造船厂的子公司,变成了大连临港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业务方向也调整到了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LNG加注船这些新兴领域。

转型后的大船海工,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2022年,他们接到了第一笔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订单,客户是挪威一家环保公司。



这次签合同的时候,大船海工吸取了之前的教训:

定金要了40%,仲裁地点选了新加坡的国际仲裁机构,还明确写了“买方不得单方面撤单,若违约需赔偿卖方全部投入成本”。

到2024年,他们已经交付了5艘这类船舶,订单排到了2026年,彻底走出了之前的阴影。



而弗雷德里克森和他的系卓尔公司,日子早就不好过了。

其实他坑别的公司不是第一次,上世纪90年代,他就联合美国公司,骗乌克兰造船厂拆解“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

当时航母已经完工30%,他说要高价收废铁,等乌克兰拆完,又把价格压到合同的三分之一,直接断了乌克兰造航母的可能。



2013年跟大船海工签合同的同时,他还跟韩国大宇造船订了2艘钻井船,2017年直接申请破产保护,拒付9亿美元尾款。

2021年,他旗下的北方钻孔公司,又坑了韩国大宇一次:

先是低价接手大宇没完工的2艘钻井船,最后却以“延期交付”为由撤单,还要求大宇退9000万美元预付款。

这些事接二连三曝光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提防他。



到2023年,15个国家的造船协会,把他旗下公司列入“高风险合作名单”,提醒本国企业“别跟他们签长期合同”。

现在的系卓尔公司,只能靠接些挪威本土的小订单维持,比如造几艘小型油轮,再也拿不到几十亿的大额订单了。

弗雷德里克森本人也很少露面,2024年挪威媒体报道说,他已经把大部分资产转移到了瑞士,看样子是想慢慢退出航运业。

毕竟,没了信用,再大的“船王”也撑不下去。



回头看这场持续十年的纠纷,最该记住的不是“挪威人有多坏”,而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合作中,该守住的底线。

对中国船舶业来说,这场危机也成了“成长的催化剂”。

现在国内大一点的船厂,都设了“国际订单风险审查部”,合同要经过法务、技术、市场三个部门审核才能签。



2024年的中国船舶业,已经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每年的订单量,占全球的40%以上,从航母到集装箱船,从钻井平台到LNG船,几乎什么都能造。

而这一切的背后,也藏着像大船海工这样“吃过亏、爬起来”的故事——跌倒不可怕,关键是要从跌倒的地方学会怎么站稳,怎么走好后面的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华与华华杉回应向罗永浩道歉:以后你会懂的

华与华华杉回应向罗永浩道歉:以后你会懂的

三言科技
2025-09-16 18:32:07
史辨 | 李零先生有关昆仑石刻的评议

史辨 | 李零先生有关昆仑石刻的评议

尚曦读史
2025-09-17 03:23:14
罗永浩大战西贝,网友诞生10大网络金句,要被这些神评论笑死了。

罗永浩大战西贝,网友诞生10大网络金句,要被这些神评论笑死了。

甜柠聊史
2025-09-16 08:01:36
金正恩:让朝鲜人民每天都能吃到肉!

金正恩:让朝鲜人民每天都能吃到肉!

微微热评
2025-09-16 11:34:57
河南女教师被奸杀,法医保留精斑25年,凶手身份令人难以置信

河南女教师被奸杀,法医保留精斑25年,凶手身份令人难以置信

飞云如水
2024-06-04 20:56:33
新婚33天卷走274万4套房,出逃后丈夫跨国追捕,如今下场大快人心

新婚33天卷走274万4套房,出逃后丈夫跨国追捕,如今下场大快人心

起喜电影
2025-09-16 15:17:41
以色列猛攻加沙城 多国呼吁中止其联合国会员国资格

以色列猛攻加沙城 多国呼吁中止其联合国会员国资格

环球网资讯
2025-09-16 14:39:14
中方出手制裁后,日本对华接连下狠手,中方回应八个字

中方出手制裁后,日本对华接连下狠手,中方回应八个字

史海无崖
2025-09-17 09:36:45
当代家长对早恋的态度好超前!网友:一觉醒来跟不上时代了!

当代家长对早恋的态度好超前!网友:一觉醒来跟不上时代了!

墙头草
2025-09-17 08:27:40
中国人在大阪开了3000家民宿

中国人在大阪开了3000家民宿

徐静波静说日本
2025-09-17 06:59:25
41岁韩庚“腰圆背厚”!跳不动还开演唱会捞金,恶评如潮被批捞金

41岁韩庚“腰圆背厚”!跳不动还开演唱会捞金,恶评如潮被批捞金

妙知
2025-09-17 10:51:26
吃相难看!舞都跳不动,还开演唱会捞金,41岁的韩庚“晚节不保”

吃相难看!舞都跳不动,还开演唱会捞金,41岁的韩庚“晚节不保”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16 17:06:57
痛心!5岁女童被电线杆砸中,鼻子流血,惨死街头!父亲崩溃大哭

痛心!5岁女童被电线杆砸中,鼻子流血,惨死街头!父亲崩溃大哭

鋭娱之乐
2025-09-17 10:53:21
罗永浩大战西贝,网友诞生10大网络金句,要被这些神评论笑死了

罗永浩大战西贝,网友诞生10大网络金句,要被这些神评论笑死了

妙知
2025-09-16 17:36:10
俞灏明王晓晨逛商场,王晓晨偷偷抽烟被拍,在地下车库抽烟合适吗

俞灏明王晓晨逛商场,王晓晨偷偷抽烟被拍,在地下车库抽烟合适吗

花心电影
2025-09-17 11:10:18
香港最强软饭男有多可怕?一技就让女首富欲罢不能,每次收费一亿

香港最强软饭男有多可怕?一技就让女首富欲罢不能,每次收费一亿

史论纵横
2023-09-28 20:30:27
歌手平安:曾是央视宠儿5登春晚,隐婚生子,如今怎么消失了?

歌手平安:曾是央视宠儿5登春晚,隐婚生子,如今怎么消失了?

小椰的奶奶
2025-09-16 15:20:28
四川:关于成渝高速、达渝高速免费通行的回复

四川:关于成渝高速、达渝高速免费通行的回复

小鹿姐姐情感说
2025-09-17 07:52:23
以色列凭什么这么狂?因为他们手握三大核心,值得我们警惕

以色列凭什么这么狂?因为他们手握三大核心,值得我们警惕

踏青云看世界
2025-09-12 14:06:57
突然!美联储,重大变数!

突然!美联储,重大变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22:46:15
2025-09-17 12:19:00
铁锤简科 incentive-icons
铁锤简科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3549文章数 5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曝匹克大幅降薪 员工还要进行"三观培训"

头条要闻

杭州男子买二手车:说好的20万公里 怎么变成20万英里

头条要闻

杭州男子买二手车:说好的20万公里 怎么变成20万英里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官媒发文证实,李乃文再破天花板

科技要闻

英伟达RTX6000D遇冷,中国大厂不买账

汽车要闻

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上市售价17.98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旅游
手机
本地

数码要闻

苹果 Vision Pro 头显配镜取消棱镜值限制,新增“数字棱镜矫正”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手机要闻

荣耀开辟新市场,在欧洲手机市场销量进入前四,同比增长42%!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