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16年后偶遇初恋光速订婚”已经火了几天,此刻仍在热搜。
初看之时,我就觉得是不是假的,正如一些网友所言,这是不是又一个“起号”的方法呢?是不是又是剧本呢?说白了,是不是又是骗子在割韭菜呢?
毕竟,生活在网络时代,被人当工具已经当得够多了,教训已经够深刻,让子弹飞一会,已经成了很多网友的自觉。
可,一般网友很难获得真相啊,这个时候,就等着媒体记者奔赴现场,进行采访,挖掘前台背后的故事,告诉大家真实情况。
可现实却是,这条百度热搜的来源大象新闻,并没有派人前去核实,只是把那个店老板所发的视频截取一段,按人家的说法搞了个标题,就成新闻了。
文字版方面,前阵在lanlan事件中颇有得分的潇湘晨报,亦只是复述了店老师的说法而已。
当我以“16年 初恋”作为关键词,在抖音里进行热搜的时候,排在第一的乃是新华社。
国级大社啊,也掉到流量旋涡里了。
《时隔十六年店老板再遇初恋,惊喜感溢出屏幕,果断重新追求,“没有遗憾了,计划年底结婚”》。
这就是他们的标题,后面还有个括号——
(记者:杨淑馨)。
我想请问杨记者,你拿着人家的视频,顺着人家的文案,搞个标题,就成新闻啦?
你是新华社的大记者,不是县里融媒体的临时工啊……
这就是做新闻的节操?
不过,正如前面说的,流量反正是搞到了:
点心28.3万,回复2.1万,星星1万,转发5.8万。
我看了看他们的主页,每天发好多视频,这条就是绝对的王者。前一个七夕1098点赞,后一个阅兵中国色是2万。再之前之后的,几千的也有,几万的也有,但似乎还没有超过这一条的。编辑们看着后台那蹭蹭往上蹿的数据,不晓得有多惊喜呢。
搜索页面往下来,我还看到红星新闻、凤凰网、荆楚网、长江云新闻、闪电新闻……多家官媒手法如出一辙,直接把店老板个人号里的素材当成了信源,直接就引用了。所不同的是,有的数据好有的数据差而已。
这么多的国省级媒体,照着人家的指挥棒起舞,就不觉得寒碜吗?难道真的一点也不怀疑这事可能造假吗?
是不是最后如果又被证明是个伪事件,反正也不会扣你们的钱啊?
正如有网友在店主抖音里留言所说:
你这样搞,很可能会被网友反噬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