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全球聚光灯再度汇聚中美之间的外交互动。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提出与中国防长通话请求,而中方“已读不回”;同一时间,美国副总统万斯的“随时接班”表态令美国国内舆论彻底沸腾。
三重悬念叠加,外有大国外交博弈,内有权力交接暗涌,牵动着全球神经。来自皮尤研究中心的2025年8月调查数据显示,73%的受访美国民众认为“中美互动将直接影响美国家庭的未来经济安全”。这一切,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外交的范畴。
中美沟通陷入“已读不回”,美防长主动释出信号
8月下旬,《日经亚洲》率先披露: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已数次通过官方渠道向中国国防部发出通话请求。通话时间点,美方希望定在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阅兵之后。
赫格塞斯在公开场合强调,此举意在“降低误判风险,维护大国之间的战略稳定”,并用“维持沟通窗口”来形容此番努力。据美国国防部官网新闻稿,赫格塞斯团队在7月下旬就已向中方发出正式照会。但截至8月30日,来自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的消息依旧是“已读不回”。这一冷处理方式,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解读。彭博社评论认为,中方的谨慎反应,说明中美之间的信任裂痕依然难以弥合。
美方的主动并非空穴来风。上半年,中美高层军事交流一度暂停。5月,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赫格塞斯公开将中国列为“亚太安全的最大挑战”,并呼吁美方盟友“提高军费,做好作战准备”。这一表态令中方强烈反感。
中国国防部随后表明,愿意对话,但不会在“缺乏尊重和诚意”的前提下被动配合。此后,美方多次尝试修复沟通渠道,但每一次都遭遇中方的冷淡。
阅兵名单风向生变
8月30日,中国外交部正式公布将出席“九三”阅兵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名单,但美国总统并未出现在这份名单中。路透社最新解读称,这一缺席本身就是某种“信号弹”,折射出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此前7月,美国总统在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会谈时,曾对媒体表示“有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访问中国”,还声称“这一天不会太远”。而美国媒体甚至多次放出“白宫正讨论访华安保细节”的说法。只是时局风云变幻,最终名单公布后,白宫选择低调,未再对外置评。
专家普遍认为,缺席“九三”阅兵的背后,是美方对国内压力的权衡。根据《华盛顿邮报》8月调查,美国国内对中国问题的关注度已超以往任何时期。专家分析指出,若总统出席中国阅兵,极易被政敌贴上“亲中”标签,从而引发党内矛盾甚至支持率动荡。
经贸谈判停滞,美方“止损”策略频现
经济层面的焦灼同样在加剧中美间的不信任。8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官方网站发布了第三轮中美经贸会谈情况说明。根据中方数据,目前中美之间高额加征关税已部分取消,但美国对中国关键技术和高端制造领域的出口管制依然未见松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在部分领域释放合作信号,但落实层面缺乏具体行动。”而美方则称,中国应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双方多次会谈,谈判气氛一度僵持。CNN分析称,美方在贸易问题上的反复,是导致中方冷处理军事通话请求的关键原因之一。
美国业界对前景也忧心忡忡。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8月发布报告显示,超过62%的受访美企对当前中美经贸环境持“高度不确定”态度。部分企业已开始调整全球供应链,以降低不确定性风险。
万斯表态引爆美国舆论
外交和经贸博弈之外,美国国内局势在8月出现戏剧性反转。副总统万斯8月28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罕见地声明:“如果国家需要,我随时准备履行职责。”此言一出,瞬间点燃全美媒体的讨论热度。路透社、CNN等主流机构均在头版头条报道万斯的表态。
近期,总统健康状况屡次登上热搜。自6月以来,关于其手背淤青、脚踝肿胀的照片屡屡被曝光。白宫新闻秘书在8月初公开解释称,“总统患有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无需担忧”,但美国民众并不买账。尤其在8月白宫发布官方合影时,照片刻意裁剪了总统脚踝部分,这一举动让外界猜测更为热烈。
美国媒体普遍认为,万斯的直接表态很罕见。美联社评论称,副总统的这番话无疑是在“预案”总统任何突发情况。从法律层面讲,副总统是第一顺位继任者。但在如此敏感时期公开强调“接班准备”,难免引发联想。最新一份《今日美国》网络民调显示,56%的美国民众认为“总统健康问题将影响大选走向”。
中美互动的多重变量
在全球格局快速变化的今天,中美关系已然成为国际体系稳定的最大变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月最新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已下调至2.7%,其中“最大不确定性”来自中美战略互动。外交博弈、经贸摩擦、技术封锁、地区安全等多线交错,令双方互信持续下降。
美国国内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俄乌战事持续拉高军费支出,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最新数据表明,2025财年国防预算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盟友体系内部矛盾频发,面对亚太局势的不确定,美方更需寻求与中方对话以“控险”。但中国方面已多次强调,合作要以平等和尊重为前提,绝不会接受“先对抗后对话”的策略。
中方对美防长的“已读不回”处理,既是对过去几个月美方频繁炒作“中国威胁”论的不认同,也是对美方缺乏实际善意的警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专家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修复,绝不是一通电话或一场会晤就能解决的。美方唯有以具体政策调整和诚意行动,才能重建最基本的互信。
参考资料:“美防长想和中方通话,但中方尚未看到改善关系的明确路径”
2025-08-29 19:55·观察者网
万斯称若特朗普遭遇不测,自己已准备好接班
2025-08-29 16:12·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