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抬不起来、吃饭总呛咳、走几步就气短……” 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常被这些进行性不适困扰,不少人习惯默默硬扛,或只依赖药物延缓病情,却忽略了非药物干预能切实改善日常痛苦。其实不用打针吃药,通过科学的护理和训练,就能有效减轻身体负担,提升生活质量。
呼吸不适别硬扛,分阶段做呼吸训练
随着呼吸肌力量减弱,气短、胸闷是渐冻症患者的常见困扰,严重时甚至影响睡眠。早期患者可每天练 “腹式呼吸 + 缩唇呼吸” 组合:平躺屈膝,双手轻按腹部,用鼻深吸 3 秒让腹部鼓起,再用嘴缩成口哨状慢呼 5 秒,每次 15 分钟,每天 2-3 次,能增强膈肌活力。中期患者可加练 “呼吸肌力量训练”:用吸管吹蜡烛(从 10 厘米逐渐拉远至 30 厘米)或吹气球(每次吹至半满即可),每次 10 分钟,避免过度劳累。卧床患者需家属协助翻身时配合 “拍背排痰”,手掌呈空心状从下往上轻拍背部,帮助排出肺部残留痰液,预防肺部感染。
肢体僵硬别硬扛,主动被动护理结合
肌肉无力、关节僵硬易导致患者活动受限,甚至引发疼痛。若仍有主动活动能力,可做 “桌面抓握训练”:将弹力球或海绵放在桌上,用手指反复抓捏,每次 10 组;“坐姿抬腿”:坐在椅子上缓慢抬起双腿至水平,停留 2 秒再放下,增强下肢力量。若已无法主动活动,家属需每天进行 2 次 “被动关节训练”:轻柔活动肩、肘、腕、髋、膝、踝六大关节,每个关节做屈伸、旋转动作 8-10 次,动作幅度以患者无疼痛感为限,避免强行拉扯导致关节损伤。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压疮气垫床,定时翻身(每 2 小时一次),减少肢体压迫带来的不适。
吞咽困难别硬扛,进食细节藏 “巧劲”
吃饭呛咳、吞咽费力不仅影响营养摄入,还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首先要调整食物形态:将米饭煮成软烂的粥,肉类打成肉糜,蔬菜制成菜泥,避免干硬、黏性食物(如汤圆、年糕)。进食时采取 30°-45° 半坐位,头稍前倾,用勺子小口喂饭(每口约 5 毫升),待患者完全咽下后再喂下一口,进食时不说话、不看电视。若液体易呛咳,可在水中加入医用增稠剂,将水调至 “蜂蜜状” 或 “酸奶状”,降低呛咳风险。饭后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清洁口腔残留食物,预防口腔炎症。
情绪与营养别忽视,双重支撑更安心
长期不适易引发焦虑、抑郁,而情绪波动会加重身体负担。患者可加入渐冻症病友互助群,分享经验缓解孤独感;每天听 15 分钟舒缓音乐或进行正念冥想,放松神经。营养方面,需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比如鸡蛋羹、鱼泥、豆腐脑等易吞咽食物,少量多餐(每天 5-6 餐),必要时使用营养补充剂。
这些方法虽不能逆转病情,但能有效缓解不适、延缓功能衰退。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根据病情调整方案,别再硬扛痛苦 —— 科学护理 + 耐心坚持,就能让每一天过得更轻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