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
1945—2025
听燕达长者讲述峥嵘岁月
岁月悠悠,似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裹挟着无数往事滚滚向前;时间拥有平复一切创伤的力量,但刺骨的创痛和深深的屈辱早已刻进了历史深处。在燕达养护中心,生活着一群亲历抗日战争的长者,他们的记忆深处,藏着一段被血与火浸染、却又闪耀着不屈光芒的峥嵘岁月。
当长辈们缓缓开启记忆的闸门,那些曾经遭受的苦难,便如汹涌潮水般扑面而来,裹挟着那个时代的血腥与悲怆,让我们得以窥见战争阴霾下,普通人的挣扎与不屈。如今,当长辈们再次回首那段岁月,心中又会泛起怎样的波澜?让我们怀揣着敬意与好奇,一同走进他们的世界,聆听那些难以忘怀的故事,铭记苦难历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
燕达在住长辈·陈明和
![]()
![]()
![]()
退休前,燕达在住长辈陈明和曾历任煤炭工业部基本建设副局长、煤矿建设总公司总经理、中国露天煤矿总公司总经理、安全监察局局长、能源部煤炭总工程师兼煤炭司司长、煤炭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第一任董事长。他成功组织实施我国第一座立井井塔预建整移,组织三部立井施工装备会战,提高了立井施工的机械化水平,参与国务院大型露天矿重大设备会战,受到国务院表彰,还主持编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煤炭志书《中国煤炭志》。
在战火纷飞中坚持学习,为中国煤炭事业奉献一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陈明和的父亲是国民革命军第51军679团的一名军官,隶属于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麾下,常年活跃在抗日一线。1934年,陈明和在北京出生。1935年,前线战事吃紧,刚刚满1岁的陈明和不得不跟着父母随军出征。陈明和说,父母虽然是相亲认识的,但是两个人婚后非常恩爱,父亲的仗打到哪里,母亲就带着他跟到哪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每一个战场都被硝烟笼罩,被血色包围。历史记载,陈明和父亲隶属的第51军不仅是一支历史悠久的队伍,也是为抗日战争作出巨大牺牲的军队之一。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第51军的任务是戍守原防。1938年1月,日军侵入山东、安徽,军事委员会电令于学忠开赴淮河布防,防止攻占南京的日军北上,与从山东南下的日军会合后,攻打徐州。第51军在淮河附近鏖战数十日,接连挡住了日军的几波攻势,用伤亡3000余人的代价完成了第5战区要求其阻挡日军的任务。陈明和的父亲在这次战役中虽然略有负伤,但并没有退出战线,而是直接参加了徐州会战。
1938年3月到4月的台儿庄附近,昼夜不停地响着枪炮声。第51军先是负责在台儿庄东北方的兰陵镇阻击日军第10师团一部,使友军能够集中兵力围歼进攻台儿庄的日军,后来在日军增援到达徐州城下时,改为掩护战区主力撤退。陈明和的父亲在这里牺牲了。
这一年,陈明和只有4岁,尚且不明白牺牲的意思,只是从母亲的口中得知,以后再也见不到父亲了。父亲的好兄弟将孤儿寡母送回了北京的外祖父家。“父亲没有什么亲人,我们只能去投奔外祖父,在外祖父家寄住。”陈明和说。后来,陈明和等来了日本投降。回忆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情,陈明和觉得自己是时代的幸运儿,不仅平平安安,还完成了学业。
1950年,16岁的陈明和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分岔口。煤炭部工作的哥哥告诉他,大同矿区要成立专业的煤矿学校,而且是纯公费学校,为国家培养煤炭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我当时就想,能多学点知识,还是公费,不给家里造成负担,就跟同学一起去大同了。”1954年,陈明和从大同矿区煤矿职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煤炭部西安煤矿基本建设局铜川工程处,参与矿井建设。
煤炭是能源,有了能源,就意味着有了动力和光明。自1931年至1945年抗战期间,日本霸占了沦陷区的大部分煤矿,把掠夺中国煤炭资源当作其穷兵黩武的重要物资。新中国成立后,煤矿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但当时全国煤炭产量仅3243万吨,根本满足不了生产、生活的能源需求。“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可能国家缺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要这么说,我进煤炭行业,也是自然的事情。”陈明和说。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天,中国一直十分重视煤炭工业的建设和发展。燃料部(后来的“煤炭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而成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格。说起自己这代人的特点,陈明和用了“奔波”二字来形容。“一会儿大西北,一会儿大东北,转头又可能到了海边,基本得跟着祖国的建设走。”从“一五”计划到“二五”计划,正如他自己所述,陈明和一直跟着项目跑。
回顾1954年到1974年这20年的岁月,陈明和说,虽然没有作出什么轰轰烈烈的成就,但是每一次都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以高速度、高质量建成了一个又一个矿井。
1974年,陈明和通过了全国的基层干部考核,来到煤炭工业部基本建设局,担任工程处处长。担任基本建设局工程处处长不到一年,陈明和就被提拔为基本建设局副局长。面对升职,陈明和认为只有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干得比别人更出色,才对得起组织这份沉重的信任。
1982年,陈明和担任中国露天煤矿总公司总经理。从中国露天煤矿总公司离开后,陈明和又回到了煤炭部,担任安全监察局局长。自煤炭工业起步以来,开采安全问题,始终伴随其发展。“我国开始发展煤炭工业的时候,首先强调的就是安全生产。”陈明和说。
![]()
中国煤炭工业部与美国安然公司勘探煤层气合作协议签字仪式(第一排右五为陈明和)
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撤销煤炭部、石油部、核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陈明和上任能源部煤炭总工程师兼煤炭司司长。从1988年到1993年,他开始组织实施联合国关于中国煤层气资源调查及开发专项,项目圆满完成,并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表彰,为我国煤层气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1995年,煤炭工业部领导接见煤炭系统全国劳动模范合影(第一排左六为陈明和)
1996年以后,中国的煤层气产业逐渐形成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加快我国煤层气开发,国务院于1996年年初批准成立了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由煤炭部、石油部、地矿部共同组建,陈明和担任公司第一任董事长。“这时候我实际上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身体还行,觉得自己还能继续干几年,于是到了1999年才退,延迟了五年退休。”陈明和说道。
陈明和的一生在因缘际会中,始终和中国的煤炭事业发展紧密相连。45载为煤炭事业奋斗的故事,也在职业生涯的最后8年,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煤炭志书——《中国煤炭志》。
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走着走着,陈明和就走出了为祖国煤炭事业奉献一生的道路。
![]()
陈明和在燕达养护中心留影
以上内容节选自《金色年华 激情岁月》
![]()
![]()
岁月流转,燕达养护中心长辈们从战火纷飞的年代一路走来,历经了无数的苦难与磨砺。他们在绝望中坚守希望,在磨难中汲取力量,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亡紧密相连。他们的故事,是抗战历史的一个个生动缩影,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悲壮与伟大,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脊梁。
铭记苦难历史,是对先辈们最好的致敬;开创辉煌未来,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以这些长辈为榜样,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拼搏,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时代的历史荣光!
编辑/叶婷
校对/柴红伟
审核/毕立伟
监制/李东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