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北方某猪皮革企业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
项目背景
北方某知名猪皮革生产企业为响应节水减排政策,实施废水处理及回用改造项目。该项目将60%处理出水回用于生产,设计处理规模800m³/d,回用量500m³/d,2019年建成投产。
废水成分与来源
该企业废水主要特点:
高盐度:长期积累导致TDS达5000-8000mg/L
高色度:染色废水导致色度达500-1000倍
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
典型水质:
CODcr:3500-4500mg/L
色度:600-800倍
电导率:8000-12000μS/cm
总氮:80-120mg/L
处理工艺流程
采用"分类收集+物化生化+双膜法"的组合工艺:
分类收集系统
浓废水(染色、鞣制):单独收集处理
淡废水(冲洗、冷却):直接进入回用系统
处理主体工艺
预处理:格栅→调节→混凝沉淀
生化处理:两级A/O工艺
深度处理:超滤→反渗透(回收率75%)
浓水处理:电化学氧化→蒸发结晶
回用系统
反渗透产水→紫外线消毒→回用管网
回用于浸水、冲洗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段
最终效果
项目运行数据显示:
回用水水质:COD<30mg/L,电导率<200μS/cm,色度<10倍
排放水水质:COD<60mg/L,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
年节约新鲜水18万吨,减少废水排放量相当
盐分通过蒸发结晶回收,实现零排放
猪皮革废水处理技术比较与选择建议
通过对上述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总结出猪皮革废水处理的一些共性技术和差异化选择:
预处理技术
分类收集和分质预处理对后续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含铬、含硫废水必须单独处理
混凝气浮是有效的物化预处理手段
生化处理技术
厌氧+好氧组合工艺是主流选择
针对难降解有机物,水解酸化可提高可生化性
MBR工艺能保证出水水质但运行成本较高
深度处理技术
高级氧化技术(Fenton、臭氧等)对难降解有机物有效
膜技术可实现回用但需考虑浓水处理问题
活性炭吸附作为保障工艺效果良好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根据以下因素选择合适工艺:
企业规模和水质特点
当地排放标准要求
投资和运行成本预算
是否有回用需求
污泥处置条件
通过科学设计和精细管理,猪皮革废水完全可以实现达标排放甚至资源化回用,为制革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