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职场本是协作共事的场所,可谁能想到,一次普通的工作咨询,竟会演变成一场血腥暴力?32 岁的陈女士在广东惠州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只因请教同事 “退定金表格怎么填”,就被男同事用陶瓷杯砸得头破血流,脸上缝了 20 多针,左眼视力受损,险些丧命。更让她心寒的是,事件曝光后,不少网友非但不同情她的遭遇,反而纷纷为施暴者 “找借口”,这场职场暴力背后的争议,比伤口更让人刺痛。
事情发生在 8 月 25 日下午,刚入职 4 个月的陈女士正忙着处理客户的退定金业务。作为房产顾问,她平时多在外带客户看房、踩盘,对合同部的具体流程并不熟悉,退定金这类业务,入职至今她只遇到过三四次,相关表格的填写规范自然记不太清。本着 “不会就问” 的职场常识,她专程跑到公司楼上的合同部,找对接的男同事咨询。
“您好,请问办理退定金业务需要填哪个表格?” 陈女士的语气带着礼貌,姿态放得很低,毕竟是跨部门请教,她特意注意了沟通分寸。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位素未谋面的男同事连头都没抬,就抛出一句充满恶意的话:“你是什么东西,我要回答你!”
突如其来的辱骂让陈女士愣住了,就算不知道答案,或者不愿帮忙,礼貌拒绝即可,没必要用如此恶劣的态度。她压着怒火回了句 “不回答就算了”,转身准备离开,可还没走出两步,身后就传来一阵急促的响动。没等她反应过来,一个沉甸甸的陶瓷杯就朝着她的头部砸来,距离太近,她只能下意识抬手去挡,可杯子还是结结实实地砸在了左前额。
“砰” 的一声闷响后,陶瓷杯当场碎裂,锋利的瓷片划破了陈女士的脸颊、鼻子,鲜血瞬间涌了出来,很快就糊满了她的脸,连左眼都睁不开。她头晕目眩,几乎站不稳,却强撑着掏出手机拍视频取证,镜头里,她半边脸被鲜血染红,说话带着颤抖,却清晰地指着施暴者说:“就是他打的!” 这份冷静与坚韧,让后来看到视频的网友既心疼又佩服。
同事们听到动静赶来时,陈女士已经倒在地上,脸上、衣服上全是血,碎瓷片还嵌在伤口里,场面触目惊心。大家赶紧拨打 120,将她送往附近医院。经过紧急抢救,医生在她脸上缝了 20 多针,这些伤口大多集中在鼻子、脸颊等显眼位置,即使愈合,也会留下明显的疤痕。更严重的是,由于受伤部位靠近左眼,她的视力受到影响,目前左眼已经看不清东西。
躺在病床上,陈女士看着镜子里满脸针脚的自己,忍不住崩溃落泪。她刚入职 4 个月,还没完全适应这份工作,就遭遇了这样的横祸。“我只是来上班的,怎么就落得毁容的下场?” 她想不通,一句简单的咨询,为何会引发如此极端的暴力。
除了身体上的伤痛,后续的麻烦更让她焦虑:巨额的治疗费、后续的整容修复费用,还有可能丢失的工作,这些都压得她喘不过气。按照法律规定,工作期间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属于工伤,公司本应承担相应责任。可截至目前,公司方面仅派人来医院探望过一次,对于医疗费用和后续赔偿,始终没有给出明确说法。
无奈之下,陈女士选择报警,并将自己的经历和受伤视频发布到网上,希望能借助舆论力量,让施暴者受到应有的惩罚,也让公司承担起该负的责任。
陈女士本以为,自己的遭遇会得到大家的同情与支持,可视频发布后,评论区的风向却让她心凉半截。不少网友不仅不同情她,反而纷纷为施暴者 “找借口”,甚至颠倒黑白指责她。
“哪有人会因为问个表格就动手?肯定是她背地里说了难听的话,刺激到人家了。”“说不定是她态度不好,先惹的事,男的才忍不住动手的。”“房地产公司竞争激烈,会不会是她抢了人家客户,故意找茬?” 类似的猜测在评论区随处可见,仿佛施暴者才是 “受害者”,而被打得头破血流的陈女士,反倒成了 “咎由自取”。
更有甚者,直接对陈女士的外貌和职业评头论足:“长得一般还这么冲,难怪没人愿意帮她。”“房产顾问不都挺会来事的吗?怎么连句话都不会说?” 这些恶意满满的言论,像一把把刀子,在陈女士的伤口上又撒了一层盐。
事实上,陈女士与施暴者素不相识,此前毫无交集,所谓 “抢客户”“背后说坏话” 纯属无稽之谈。办公室内装有监控,警方已经调取监控录像,视频清晰地记录了事件的全过程,从陈女士礼貌咨询,到男同事辱骂,再到动手伤人,责任完全在施暴者一方。目前,施暴者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法律层面来看,陈女士的伤情很可能构成轻伤甚至重伤,施暴者不仅要承担医疗费、误工费、整容费等民事赔偿,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最高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他的暴力行为,也会留下案底,未来无论是找工作还是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这场职场暴力事件,不仅暴露了部分人情绪管理能力的缺失,更反映出网络环境中 “受害者有罪论” 的畸形心态。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暴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尤其是在职场中,同事之间更应相互尊重、理性沟通。一句 “不知道”“找错人了” 就能化解的小事,却因施暴者的暴躁与恶意,演变成毁人一生的悲剧。
而那些随意偏袒施暴者、恶意揣测受害者的网友,无疑是在助长暴力行为的气焰。他们忽略了 “陈女士被打致毁容” 这一核心事实,用毫无根据的猜测为施暴者开脱,本质上是对暴力行为的纵容,也是对受害者的 “二次伤害”。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保持沉默或理性等待调查结果,远比盲目站队、随意指责更有意义。
对于职场而言,这场事件也敲响了警钟。公司不仅要关注员工的工作业绩,更要重视职场氛围的营造,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冲突解决渠道,加强对员工的情绪管理培训,从源头上预防职场暴力的发生。同时,对于发生在工作场所的暴力事件,公司应及时介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与合法权益。
陈女士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她的勇敢维权,也让更多人关注到职场暴力这一问题。希望这场悲剧能让更多人明白:职场不是角斗场,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随意偏袒施暴者、恶意揣测受害者,同样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每个人都坚守底线、尊重他人,才能让职场变成真正安全、和谐的工作场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