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腰部或腹部突发剧烈的疼痛?这突如其来的疼痛,很可能是泌尿结石在作祟。
当你好不容易摆脱了这份煎熬,医生常会建议做一项关键检查:结石成分分析——它不仅能揭开结石的真实面目,还能帮你找到预防再生的方法。今天,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孙剑鸿主任,就来和大家聊聊结石成分分析背后的大学问。
了解形形色色的“石头”
泌尿外科孙剑鸿主任指出,只有通过对结石标本的专业检测,才能明确结石的具体成分,进而找准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上,泌尿结石由多种不同化学成分构成,常见类型及特点如下:
- 草酸钙结石:最常见的泌尿结石,约占70%~80%。偏爱酸性尿液,常与过量摄入菠菜、竹笋、浓茶、巧克力、坚果等富含草酸的食物,以及饮水不足相关。
- 磷酸钙结石:易在碱性尿液中形成,常与尿路感染或代谢紊乱有关。
- 尿酸结石:与“吃”密切相关,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啤酒等高嘌呤食物是“催化剂”。痛风患者因尿酸代谢异常,属于高发人群,同样偏爱酸性尿液。
- 感染性结石(磷酸铵镁结石):由尿路细菌“捣乱”引发,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导致结石形成,还可能诱发反复尿路感染,形成恶性循环。
- 胱氨酸结石:相对罕见,与遗传性胱氨酸尿症有关,因尿液中胱氨酸排泄过多而形成。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结石成分分析的重要性
孙剑鸿主任还强调,明确结石成分后,医生会据此制定长期随访、监测与干预计划,这对预防结石再生至关重要。
其核心价值在于能精准揪出结石形成的“元凶”并对因施策:比如草酸钙结石需调整饮食、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增加饮水;尿酸结石要控制高嘌呤饮食,必要时配合降尿酸药物并碱化尿液;感染性结石则优先控制感染等,从根源上降低结石再生的可能。
日常预防结石,从点滴做起
另外,孙主任还表示,无论是否得过泌尿结石,这些健康习惯都值得坚持:
- 多喝水,勤排尿:预防各类泌尿结石最核心的方法,目标是每日尿量达2000-2500毫升,保持尿液清澈淡黄。
- 均衡饮食,因“石”制宜: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总体原则是营养均衡,避免长期过量摄入动物蛋白、盐分、糖分及高嘌呤、高草酸食物。
- 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正常代谢,降低泌尿结石风险。
-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有泌尿结石病史、家族史,或患有痛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人群,建议每半年做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最后,孙剑鸿主任提醒
泌尿系结石的防治需要“对症下药”,不同的成分对应着不同的策略。如果查出患有泌尿结石,一定尽早去专业医院规范治疗,取出结石后做个结石成分分析,然后针对性地调整生活饮食习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新的结石再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