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one(JZXSW2015)—建筑工程人订阅的微信精品号,讲述搬砖人的心路历程,分享工程人的酸甜苦辣。点击标题下蓝字“建筑one”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内容的阅读享受。
一桩一孔勘探点
【问题】
对于桩基是否必须一桩一孔布置勘探点?
【问题解析】:
勘探点布置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 年版)的 4.9.2(1)(2)(3)条、《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 3.2.2.1(1)(2)(3)条、《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72-2017)的 4.3.1(2)条之规定。
【规范依据】:
(一)《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4.9.2条:土质地基勘探点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端承桩宜为 12~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层层面高差宜控制为1~2m;
(2)对摩擦桩宜为 20~35m;当地层条件复杂,影响成桩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勘探点应适当加密;
(3)复杂地基的一柱一桩工程,宜每柱设置勘探点(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 3.2.2 条:桩基的详细勘察除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有关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勘探点间距:
1)对于端承型桩(含嵌岩桩):主要根据桩端持力层顶面坡度决定,宜为 12~24m。当相邻两个勘察点揭露出的桩端持力层层面坡度大于 10%或持力层起伏较大、地层分布复杂时,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适当加密勘探点。
2)对于摩擦型桩:宜按 20~35m 布置勘探孔,但遇到土层的性质或状态在水平方向分布变化较大,或存在可能影响成桩的土层时,应适当加密勘探点。
3)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柱下单桩基础应按柱列线布置勘探点,并宜每桩设一勘探点。
(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72-2017)的 4.3.1(2)条:端承型桩勘探点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2)对荷载较大或复杂地基的一柱一桩工程,应每柱设置勘探点。
【实施建议】:
地质条件简单、地层基本稳定或变化不大时,根据桩端持力层坡度或地层变化情况,勘探孔适当加密即可,无需进行一桩一孔。柱下多基础,可一柱一孔。地质条件较复杂的柱下单桩基础,如桩端持力层可能存在相对软弱夹层、桩端持力层起伏较大、桩端基岩风化程度不易判别等情况的端承桩,及地层变化较大的摩擦桩,建议一桩一孔。
特殊场地,如岩溶、空洞及采空区、桩端可能存在孤石等应采用一桩一孔(必要时布置追踪孔)。
以上内容来自于《四川省建筑与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常见疑难问题解析》(2025年版)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后台留言联系,以便于本平台立即删除该作品。
——合作共赢——
建筑one工作室团队目前有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名、一级注册建造师5名、一级造价工程师1名、高级工程师3名,标书编制专家5名、法务专家1名等业内精英人才。建筑one工作室团队运营知识星球交流交流平台,提供专业知识交流、精品资料下载,可扫下面二维码加入:
建筑one工作室团队多年来开展商务合作、工程体系培训、技术标书编制、危大工程专家论证方案编制、招投标、建筑装饰、建筑加固、工程资料、合同法务、第三方咨询、优质供应商资源等业务。品质保证、用户满意是我们团队的宗旨。欢迎来电合作,站长微信:6833968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