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686期】
国 内 航 天
多项扶持政策助力商业航天升级!北京经开区开启2025年补贴申报工作
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发布通知,正式开展经开区2025年商业航天产业政策相关事项申报工作。此次申报紧密围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商业航天产业高地的若干措施》(京技管发〔2024〕5号)展开,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政策措施旨在推动区域商业航天产业迈向新高度。
(来源:太空与网络 微信公众号)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首次发现黑洞吸积的驻激波特征
IT之家 8 月 27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今日宣布,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毛基荣研究员和其他国际合作者在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发表了题为“Low-angular-momentum Black Hole Accretion: First General Relativistic Magnetohydrodynamic Evidence of Standing Shocks”的研究论文。
在该论文中,通过广义相对论磁流体(GRMHD)数值模拟,在低角动量吸积模式下,首次发现吸积的驻激波(standing shock)特征。
致密天体通过引力作用吸积周围物质。吸积物理是高能天体物理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也是星系形成和演化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自 2019 年事件视界望远镜发布首张黑洞照片以来,临近黑洞视界的吸积过程成为天体物理研究的热点。
(来源:IT之家)
航天科技一院211厂氢氧发动机总装 脉动生产线初显成效
近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211厂首条氢氧发动机总装脉动生产线试运行的第70天,按照脉动生产节拍,产线最快可实现4天下线一台YF-75发动机单机。
今年7月,211厂16车间联合智能制造中心建设的首条氢氧发动机总装脉动生产线开始试运行。生产线可实现从单机装配、总装试验、返厂试验等一系列工序的流水线作业,且物流自动化率达到100%,质量记录信息化程度达到90%。
试运行以来,16车间不断摸索生产线运行模式,优化生产过程,生产线已完成5台YF-75发动机单机的装配工作,标志着生产线的运行更加成熟、高效、可靠。在完全齐套的状态下,生产线最快可实现4天下架一台发动机。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网)
国 际 航 天
阿维奥与Isar拿下欧洲首批“飞行券”合同
8月28日,欧盟委员会宣布首批“Flight Ticket”发射服务合同:意大利阿维奥的升级版Vega-E与德国Isar Aerospace的Spectrum火箭各获1.2亿欧元,将在2026-2027年把欧盟机构卫星送入低轨。该计划隶属“欧盟发射计划”(EULP),总预算3亿欧元,旨在用可重复使用、绿色推进的本土火箭取代对SpaceX等外国供应商的依赖。阿维奥称Vega-E改用新型甲烷上面级,运力提升30%;Isar则强调Spectrum两级可全回收,首飞已排期2025年底。除资金外,欧盟还提供发射场协调与保险支持,并要求至少20%载荷预留给初创卫星公司。ESA局长阿施巴赫称,这标志着欧洲商业太空生态进入“按票发射”时代。未中标的Arianespace、Rocket Factory Augsburg等仍可角逐下一轮“飞行券”,预计2024年底公布。
(来源:太空与网络 微信公众号)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编辑 | 芦恬莹
校对|刘俞希
主编 | 张文军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