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或“中国情人节”。今年的浪漫七夕是在公历8月29日。
这一节日源于古人对天象变化的观察。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织女星”与“牵牛星”(即牛郎星)的特殊位置关系。《诗经·小雅·大东》中就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的诗句。古代的天文学家发现,每年夏末秋初(农历七月前后),夜空中会出现一个奇特的天象:在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明亮的星星遥遥相对。东岸的星被命名为“牵牛”(即牛郎星),西岸的星则被称为“织女”。这两颗星之间横亘着一条由无数暗星组成的天河,形成了天然的阻隔。到东汉时,已经出现了相关的人格化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由织女星(Vega)、牛郎星(Altair)、天津四(Deneb)组成的夏季大三角(图片来源:Wikipedia)
传说中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实际上是银河系中真实存在的恒星,它们在天文学上有着正式的名称。
织女星(Vega)又称织女一或天琴座α,是北半球夏季夜空中最亮的恒星之一。初秋傍晚,织女星常高悬于中北纬度地区的天顶附近。当我们仰望头顶上空,会看到一颗耀眼的白色星辰,这就是织女星。她静静地驻守在银河西岸,散发着清冷而皎洁的光芒,恰如古诗中所描绘的“皎皎河汉女”。由于岁差运动,地球自转轴会以25,770年为周期在天球上划出圆形轨迹,先后指向不同的亮星。现今的北极星是小熊座α,但公元前12000年左右,地球自转轴曾距织女星仅5度偏差。到公元14000年,岁差运动将使北极再度指向织女星。这颗恒星距离太阳系仅25光年,是太阳邻近区域中光度最高的恒星之一。她是夜空中第五亮的恒星,同时也位居北天球第二亮星(仅次于大角星)。据推算,21万年后织女星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并于29万年后达到亮度峰值。
▲织女星(左)与太阳(右)的大小比较(图片来源:Wikipedia)
牛郎星(Altair)的“真名”是天鹰座α或河鼓二,距离地球约16.7光年,其质量约为太阳的 1.8 倍。天鹰座的牛郎星与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共同构成夏季大三角的顶点。这个近似直角三角形的星群在北天夜空中尤为醒目,因为它们周边少有其他亮星。
▲牛郎星与太阳的大小对比(图片来源:Wikipedia)
织女星目前的年龄约为4.55亿年,正值壮年;而牛郎星仅约1亿岁,还是一颗比较年轻的恒星。这种巨大的年龄差让这对“宇宙恋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姐弟恋”。从科学角度看,它们是一对永远无法真正相见的“情侣”。两者之间的实际距离约16光年,这意味着牛郎星发出的光芒需要16年才能到达织女星,是名副其实的“异地恋”。更令人唏嘘的是,这对“恋人”在银河系中的运动方向表明它们实际上正在彼此远离,永远不会相遇。当12,000年后织女星成为北极星时,牛郎星与它在天球上的角距离将增大到约45度。但在宇宙尺度上,它们与地球其实都是近邻。若将银河系比作一个直径100米的圆盘,太阳系相当于盘中的一个斑点,而牛郎星和织女星则是距离这个斑点约1-2厘米处的另外两个斑点。
神话中阻隔牛郎织女的“天河”,实际上是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的盘面。银河系是一个直径约10-18万光年的棒旋星系,包含1000亿至4000亿颗恒星。我们的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距离银河中心约2.6万光年。当我们在远离城市、晴朗无月的夜晚仰望星空,就能看到这条横贯天际的乳白色光带。由于我们身处银河系内部,盘面中的恒星和星际尘埃在视线方向大量聚集,便形成了这种带状的外观。
▲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图片来源:Wikipedia)
对天文学家来说,织女星具有特殊的意义,被誉为“继太阳之后天空中最具研究价值的恒星”。这颗恒星创造了多项天文观测纪录:它是首颗被拍摄到影像和光谱的太阳系外恒星、最早通过视差法测量距离的恒星之一以及光度测量标度校准的基准星。织女星质量是太阳的2.1倍。由于质量较大的恒星比较小的恒星更快地消耗聚变燃料,因此织女星的预期寿命约为十亿年,仅是太阳的十分之一。目前织女星的年龄仅为太阳的十分之一,两者都处于主序星生命周期的中点阶段。作为一颗变星,其亮度存在周期性变化。这颗恒星的自转速度高达每秒236公里(赤道线速度),强烈的离心效应导致其赤道区域向外隆起。一些证据显示,织女星附近可能运行着一颗或多颗海王星质量级别的行星。
1850年7月17日,威廉·邦德与约翰·亚当斯·惠普尔在哈佛大学天文台成功拍摄了织女星的银版照片,使其成为人类首颗拍摄的太阳系外恒星。1872年8月,亨利·德雷珀首次拍摄到织女星的光谱照片,揭示了恒星光谱中的吸收线——这类谱线此前仅在太阳光谱中被发现。1879年,威廉·哈金斯通过分析织女星等恒星的光谱照片,首次鉴定出这类恒星共有的12条“强谱线”。自1943年起,织女星光谱成为恒星分类学的重要基准光谱之一。1979年,通过美国白沙导弹靶场发射的Aerobee 350火箭搭载的X射线望远镜,天文学家确认织女星是太阳系外首颗被发现的具有X射线辐射的孤立主序星。
▲1850 年,惠普尔和邦德制作的织女星银版照片(图片来源:Wikipedia)
那么,上面这些七夕背后的天文知识你记住了吗?快讲给你的对象听吧。什么?你没有对象?那就记下来争取明年讲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