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是中国自主研制、生产的第一款舰载战斗机,正是有了歼-15,中国海军的辽宁舰才能在服役后迅速展开舰载机上舰训练,让中国海军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航母与舰载机的融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海军航母力量的发展。
歼-15战斗机
在研制歼-15时,为什么一开始就选择了重型舰载战斗机?主要是因为重型舰载战斗机的能力更强。实际上,中国本可以选择中型舰载战斗机。例如,俄罗斯除了苏-33舰载战斗机,还有米格-29K舰载战斗机。但选择米格-29K的话,虽然能够让航母搭载更多飞机,然而米格-29K的整体性能和苏-33差距较大。
辽宁舰是6万吨级航母,搭载米格-29K这样的中型舰载战斗机,其数量上虽然多,但效果并不显著。相比之下,苏-33作为重型舰载战斗机,性能优势更为明显。它不仅能够用质量优势弥补航母搭载数量上的劣势,还能进一步扩展制空范围和对海打击范围。此外,苏-33在结构上与中国已经引进的苏-27、仿制的歼-11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中国可以沿用苏-27、歼-11的使用和维护经验及相关设备,不仅节省了成本,还能加快熟悉过程,快速形成战斗力。因此,中国海军最终决定发展重型舰载战斗机。
与其他重大装备研制项目类似,歼-15的研制也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即引进和自行研制并举。引进方面是从俄罗斯购买苏-33,而自行研制则是依靠国内力量发展类似苏-33的重型舰载战斗机。之所以选择“两条腿走路”,是为了稳妥,确保航母等舰载机问题不会出现。
苏-33战斗机
然而,当中国表示希望购买少量苏-33时,俄罗斯的反应令中国非常不满。首先,俄罗斯对中国提出的购买数量不满意,认为如果数量不增加到20架左右,继续谈判的可能性较小。其次,虽然俄罗斯具备苏-27系列战斗机的生产能力,但苏-33的生产线在1993年完成24架生产任务后已经关闭,俄罗斯当时没有能力为中国生产全新的苏-33。
中国放弃采购苏-33
因此,俄罗斯提出以15亿美元重建生产线,并为中国海军生产20架苏-33。这个价格显然不被中国接受,最终中国决定放弃采购苏-33,全面投入到自主研制中。沈飞通过获得的1架苏-33原型机T-10及自行研制歼-11B的经验,经过数年的攻关,成功研制出歼-15重型舰载战斗机。2009年6月,歼-15成功实现首飞。
在歼-15的研制过程中,沈飞突破了钛合金加工、复合材料应用、折叠机翼设计、航电系统整合以及多余度数字电传操纵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为了加快研制进度,沈飞生产了8架原型机,分别用于飞行、结构、雷达火控、武器等测试。正因原型机数量多、设计基础扎实,歼-15进展顺利。
2012年11月23日,编号552号的歼-15原型机在辽宁舰上成功实现首次起降,标志着中国海军航空兵由岸基向舰基转变,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并打破了西方国家“即使拥有航母,中国也无法在一年内实现舰载机起降”的误言。此举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具备自行设计和生产现代舰载战斗机能力的国家。2014年前后,采用全新海灰色涂装的生产型歼-15亮相辽宁舰,标志着歼-15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歼-15尽管在气动外形上与苏-33相似,但整体性能和技术层次上有着巨大的提升。首先,在机体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歼-15进行了全面更新。特别是生产型歼-15,采用了新一代铝锂合金、复合材料以及先进的生产工艺,因此,相比全采用普通航空材料及落后工艺的苏-33,歼-15的基础结构重量明显减轻,极大改善了飞行性能,增加了机体寿命。
其次,歼-15装备了全新的机载雷达和航空电子设备。其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采用了平板缝隙天线和先进的电子制造技术,较苏-33的卡塞格伦天线及大量电子管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歼-15雷达的重量不到苏-33雷达的三分之一,探测性能也有显著提升,空中探测距离超过150公里,且具备同时跟踪12个目标并打击其中4个目标的能力。
歼-15还使用了西方战机常见的1553B型数据总线,极大提升了机载探测系统、外挂管理系统、座舱显示系统、导航系统、数据计算机、通信系统及电子战系统的整合性和扩展性。
此外,歼-15能够在先进雷达引导下,使用多种国产空空、空地、空舰导弹,执行防空、对地、反辐射、反舰等多种作战任务,这是苏-33所无法比拟的。
在发动机方面,歼-15原型机和初期生产型使用的是俄制AL-31F涡扇发动机,这一决策是基于当时的实际情况,以保证不拖延辽宁舰的进度。然而,自2022年起,歼-15开始换装国产涡扇-10发动机,标志着歼-15的生产不再受制于外部技术,进入了自主可控的阶段。
中国舰载战斗机歼-15
凭借优秀的平台性能、强大的机载火力和完善的雷达航电系统,歼-15已成为全球唯一现役且性能优异的重型舰载战斗机。从整体性能来看,略逊于美国海军的F/A-18E/F“超级大黄蜂”和法国海军的“阵风”M。
拥有歼-15后,中国海军的辽宁舰、山东舰航母已具备了完全的战斗力,两艘滑跃型航母能够搭载歼-15执行舰队防空、对地对海打击及空中加油等任务,使中国海军具备了超出岸基航空兵作战范围的独立海空作战能力。歼-15不仅满足了日常岸基人员培训和陆上基础训练的需求,也为中国海军航母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