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政府的风波不断,而且都跟内地的公司有关。
![]()
先是公务员的饮水问题闹得人心惶惶,接着港铁工程又被爆出用上了“冒牌砖”,连环出事让人直呼“被内地公司耍得团团转”。
![]()
先来说饮水风波。今年三月份,香港政府物流服务署按照日常需求,为未来三年的公务员饮用水进行招标。一般来说,这种小事基本没啥难度,无非就是谁报价合适,谁就能中标。只是没想到,这次中标的是一家来自内地名为“鑫鼎鑫”的公司,提供的水叫做“鑫乐观音山”。政府当时对外称,这是首次引入内地品牌,而且一年还能省下1600多万元。
然而好景不长,八月初媒体突然爆料,这个“鑫乐水”背后的制造商“乐百氏”有不光彩的水质黑历史,三年内六次上黑榜,涉及微生物超标和致癌物问题。一时间,公务员们都不敢喝,甚至自己掏钱买香港本地品牌的水,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
更尴尬的是,到了八月中,物流署自己也坐不住了,突然宣布暂停与鑫鼎鑫的合同,理由是该公司在投标文件中造假,经查连所谓的总部地址都是假的。紧跟着“乐百氏”公司发声明澄清,说从来没和鑫鼎鑫合作过,对方是在冒用自己的名义。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是“水质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赤裸裸的欺诈行为。政府只能连声道歉。
然后,大家还没从“山寨水”事件中缓过神来,港铁又送上了新版“笑话”。这次出事的是东涌线延线工程,总价超过20亿港元。工程文件明确写着要用德国Xella集团的“YTong”砖,由香港的独家代理“捷威建材”供应。
![]()
![]()
结果分包商嫌麻烦嫌贵,悄悄从内地弄来一批叫“Beijing YiTong”的砖,名字差不多,连商标都模仿得几乎一样。就这样,冒牌货顺利混进了工地,还真被用来砌了墙。
![]()
这种操作说白了就是“狸猫换太子”。港铁一开始好像也没太在意,直到媒体报道出来才赶紧声明说“那批砖不会使用”。可问题是,墙都砌好了,还能不用?本来想省点钱,结果一旦要拆墙重来,工期延误、额外材料和罚款加起来,比买德国砖贵多了,真是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两件事放在一起看,简直让人怀疑香港的采购机制是不是“集体短路”了。先是政府部门被假水坑了一道,接着港铁工程又让假砖钻了空子,关键是每一次都暴露出监管环节的松散。毕竟水是大家喝的,砖是拿来建地铁站的,关系到健康和安全,哪一样能马虎?
如今,政府和港铁都声称会彻查、会改进、会加强把关,听上去像是态度端正,可市民心里明白:信任一旦被消耗,就没那么容易重建。喝水喝出乌龙,盖房盖出假砖,这种“闹笑话”的频率要是继续下去,香港的招标机制恐怕就真要成全球的笑柄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