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没有教育科研,教师日复一日的工作,就成了简单枯燥、缺少激情、埋没智慧、更无成长进步的流水线工作。
——《淮阳实验学校办学行动纲领》
2024年10月,常德淮阳实验学校初中部全面开启校本小课题研究之旅。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体育十大学科共申报了12项课题。各组制定研修计划,进入到小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之中,形成了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教研格局。
为进一步推动教科研成果转化,明确后续研修方向,2025年8月29日,常德淮阳实验学校举行校本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活动。
锚定方向:方案解读明确研修框架
教师发展中心主管辛丽解读学校“三线六步”主题式校本研修方案。构建三线协同、六步闭环的“三线六步”主题式校本研修体系,通过常规教研提质、小课题研究破难、省市课题引领,实现教师教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科研素养全面提升,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与学校影响力同步增长。
该方案作为常德淮阳实验学校校本研修的指南针,既规划了研究的整体框架,也指出了研究的实施路径,更强调以系统化、规范化的流程保障研究实效,真正实现以研促教、以教提质的目标。
成果分享:结题汇报展现教研智慧
在学科成果汇报环节,地理、生物、化学三大课题组依次登台,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厚度的教研盛宴。地理课题组围绕等高线地形图的解读与应用,分享课例研究中的创新思路与课堂实践经验;生物课题组聚焦提升合学实效的策略,通过具体案例展现如何破解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痛点问题;化学课题组则以深度预习为核心,阐述如何通过课题研究优化课堂预习环节、提升教学效率。
三个课题组的汇报亮点纷呈——既有扎实的文献支撑与数据论证,又有鲜活的课堂案例与成果展示,充分体现了淮阳实验学校教师扎根教学搞研究、围绕问题做课题的教研态度。
辛丽主任为三个结题的课题组颁发证书,鲜红的证书不仅是对这些课题组过去一年研究成果的认可,更承载着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期许。
复盘规划:且行且思擘画教研新程
教师发展中心副主管葛雅文对校本小课题研究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葛雅文特别肯定了研究中的七大亮点:一是学习形式多样且组织有序;二是善用调查研究法;三是扎根课堂实践,让研究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四是流程日趋规范,内容日益丰富;五是主题讨论深化思考,推动研究向纵深发展;六是案例迭代优化,彰显创新精神;七是成果推广成效显著,让教研成果走出校园、辐射区域。 同时,她也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如部分课题组研修规划仓促、研究方法单一、成果提炼推广意识不足等,并提出改进方向。
此次阶段性成果汇报活动的圆满举行,不仅是淮阳实验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一次回望,更是推动教研深化的新起点。未来,该校将继续以校本小课题研究为载体,凝聚教师智慧,激活教科研活力,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周乃刚
编辑:刘眉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