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暑期摘镜总动员丨近视手术后为什么要定期复查?

0
分享至

做了近视手术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手术过程其实是比较快的,好像刚进手术室躺下没一会儿就结束了。但其实做完近视手术,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



有的小伙伴做完近视手术后,觉得视力清楚、眼部也没什么不适,就认为没什么注意的了,有的觉得复查不方便从而减少复查频次。

其实这些做法是错误的!

沈阳普瑞眼科的护士小姐姐们表示,做完手术后真正需要你格外注意的事情还在后面,包括了定期复查、合理用药……还有讲解的那么多注意事项,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哦!

那么术后是否会反弹?

近视手术前要做详细的术前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会根据数据来评估出患者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然后再根据患者需要矫正的近视度数,在确保足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手术。

只要术后遵循医嘱,合理用眼,定期复查,避免不合理的用眼行为,基本上就不会出现再次近视的现象,术后1-3个月视力基本就能稳定了。但如果不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还是会有可能出现近视度数加深“再次近视”的情况的,因此,术后应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一定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哦!



做完手术为什么要定期复查呢?

一般来说,近视手术术后第一天、一周、一月、三月、半年、一年分别复查一次。

术后复查通过检查视力、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等,医生会对术后用眼、用药进行指导与调整。通过多次的复查,形成一个详细的数据记录,以便于能够准确地反馈出术后的恢复状态,也能对异常及时给出科学的应对方案,是有利于术后恢复的。

那么该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稳定的视力呢?

沈阳普瑞眼科医院屈光专科宋海珊副院长表示,首先做好术前检查。手术要求近两年度数稳定,每年度数增长不超过50度,而且通常建议18岁以上的成年人做近视手术。

其次,术后一定要科学用眼,遵医嘱用药、按时复查,术后注意劳逸结合用眼,近距离用眼半小时休息15分钟左右。还有就是做了近视手术后,一定要根据医生的要求严格按照时间进行复查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贝完了!饭点高峰无人就餐,多年老粉纷纷退卡,贾国龙输得彻底

西贝完了!饭点高峰无人就餐,多年老粉纷纷退卡,贾国龙输得彻底

吃瓜盟主
2025-09-19 15:11:35
秦岭4·21失联事件遇难者家属起诉救援队等各方 一公益救援者:好心救援却被告

秦岭4·21失联事件遇难者家属起诉救援队等各方 一公益救援者:好心救援却被告

极目新闻
2025-09-19 14:05:09
媒体报道了就业数据后,网友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三个结论

媒体报道了就业数据后,网友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三个结论

清晖有墨
2025-09-19 09:38:19
苹果客服回应iPhone17系列新机凹陷:边框材质为铝金属,相较于钛金属偏轻软,碰一下可能会出现凹陷

苹果客服回应iPhone17系列新机凹陷:边框材质为铝金属,相较于钛金属偏轻软,碰一下可能会出现凹陷

台州交通广播
2025-09-19 14:46:21
完了!《731》首波口碑出炉,五星好评屈指可数,一星满屏皆是

完了!《731》首波口碑出炉,五星好评屈指可数,一星满屏皆是

电影票房预告片
2025-09-18 14:06:06
《破产姐妹》苏菲女演员遭抵制!

《破产姐妹》苏菲女演员遭抵制!

下水道男孩
2025-09-20 00:01:43
美国把话带到北京,特朗普心里清楚,中美不能发生冲突!

美国把话带到北京,特朗普心里清楚,中美不能发生冲突!

科技有趣事
2025-09-19 09:26:06
非必要不做C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10个儿童血癌就有1个与CT有关;每多做一次CT,都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非必要不做C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10个儿童血癌就有1个与CT有关;每多做一次CT,都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医诺维
2025-09-19 11:55:55
谢娜体面分手:爱过,但尽力了

谢娜体面分手:爱过,但尽力了

In风尚
2025-09-19 19:32:09
雷军突然发文!网友爆了

雷军突然发文!网友爆了

极目新闻
2025-09-19 14:00:05
苹果线下店摆出iPhone 17系列真机:铝合金机身首日即已伤痕累累

苹果线下店摆出iPhone 17系列真机:铝合金机身首日即已伤痕累累

TechWeb
2025-09-19 10:45:04
凡有女大佐,必然是烂片,《731》也不例外

凡有女大佐,必然是烂片,《731》也不例外

熊太行
2025-09-19 12:21:02
大瓜!向佐被曝出轨澳门coco姐,女方男友猛料频出还扯出欠债丑闻

大瓜!向佐被曝出轨澳门coco姐,女方男友猛料频出还扯出欠债丑闻

娱乐小板报
2025-09-18 16:48:23
农妇“辱骂”法官,10万罚款撤销了

农妇“辱骂”法官,10万罚款撤销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9-19 15:57:40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0岁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0岁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9-19 12:35:44
拉夫罗夫:俄愿意有条件妥协

拉夫罗夫:俄愿意有条件妥协

参考消息
2025-09-19 17:40:05
完犊子!左脚手术+赛季报销,1.5亿续约悬了,刚打出最佳表现啊

完犊子!左脚手术+赛季报销,1.5亿续约悬了,刚打出最佳表现啊

球童无忌
2025-09-20 01:08:28
iPhone 18 Pro Max突然曝光,比 iPhone 17 更重磅!

iPhone 18 Pro Max突然曝光,比 iPhone 17 更重磅!

科技堡垒
2025-09-19 11:12:47
判罚农妇10万元的法官于焕琴,曾荣获“齐鲁最美法官”等一串荣誉

判罚农妇10万元的法官于焕琴,曾荣获“齐鲁最美法官”等一串荣誉

徐雪芬札记
2025-09-19 11:08:59
女大学生被多人包养,聊天记录遭男友曝光,1晚1700元,不堪入目

女大学生被多人包养,聊天记录遭男友曝光,1晚1700元,不堪入目

历史伟人录
2025-09-19 14:55:56
2025-09-20 02:04:49
点滴生活圈
点滴生活圈
欢迎关注点滴生活圈事!
1807文章数 56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魔兽世界:封号潮持续,超3万账号被封禁,玩家却开始吐槽了起来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