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等,是一种有着超过三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籍《太古遗音》中记载伏羲作琴的传说,“伏羲见凤凤集于桐,乃象其形”,削桐制以为琴”。
另外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在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将中国古琴选为世界文化遗产;随后的2006年,古琴文化也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早在先秦时期,古琴艺术就有南北之别。到了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后人熟悉的古琴流派与分布格局:以南京、上海、杭州为中心,包括了金陵派与广陵派的苏派和浙派、以广东与香港为中心的岭南派等……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中国古琴艺术丰富多彩的传统。
金陵派
古琴艺术(金陵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金陵派古琴流传于江苏省南京地区。金陵派与其他琴派借鉴互补,于清末民初时期,金陵派出现黄勉之、杨宗稷等代表人物,黄勉之创办的金陵琴舍让琴坛充分领略了金陵气息,金陵派古琴南北相融,讲究琴家的全面艺术修养,演奏时“琴心合一”,指法灵活细腻,尤其善以“顿挫”取胜。
刘正春
刘正春,生于1935年,知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是现代金陵琴派的代表人物,金陵琴社社长,中国古琴学术委员会专业委员兼常务理事、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南京音乐家协会名誉理事。2009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金陵琴派国家级传人。
刘正春先生十五岁时,师从泛川派周空明习琴,以后又从学于诸城派琴家王生香、金陵派夏一峰、广陵派刘少椿、梅庵派程午嘉、金陵派赵云青等琴家。其琴风以金陵派为根本,别取诸家之长,形成顿措典雅、苍劲古朴、韵远声稀的艺术风格。对《神奇密谱》、《松弦馆琴谱》等进行研究、打谱,曾应邀出席全国古琴打谱会、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
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参考范本《古琴艺术申报书》中已确认的五十二位传承人之一 赫然在列。2009年刘正春先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古琴·金陵琴派)。
刘正春先生操缦一生六十三载,擅长曲目众多。香港雨果《琴韵缤纷(一)》CD中,收录了他的琴曲《秋江夜泊》和《平沙落雁》。《中国古琴精品四代同堂》中收录了他的琴曲《醉渔唱晚》《普庵咒》。并有《香檀—金陵遗风》《中国古琴、名家宗师——刘正春(金陵派宗师)》等个人古琴专辑面世。
金陵派代表
刘正春《宋明古琴》CD
而这张《宋明古琴》专辑则将刘正春先生所演绎的《一剪梅》《秋江夜泊》《关山月》等经典琴曲全收录,让听众能够在一张专辑里听到刘正春先生“琴心合一”的精彩演绎。同时这张专辑也由著名录音师吴天池为专辑亲自操刀录音,不但绝佳还原了演奏的真实度,更还原了演奏录音现场的情况。
吴天池
1934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5年投考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后转入管弦系大管专业。1978年起从事录音工作,先后主持管理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音带制作部、广州市新时代影音公司上海音像编录部及该公司音乐教育制作中心等工作。
1986年在中国大陆先使用PCM数字录音技术,至今已在国内外出版了约三百小时的音乐作品CD。曾发掘、抢救了大量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吴先生是华人世界极少数同时精通音乐与录音专业的双料专家。吴氏尤其擅长单点身历声录音(即只用一支立体声话筒),其作品令闻者有如身临音乐会现场,加之他音乐知识渊博,对中外乐器法、配器法深有研究,其录音的保真度、音乐性达到极高境界,所录音乐深受出版界与广大爱乐者的赏识、欢迎。
/推荐曲目
01
一剪梅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一枝花”“腊前梅”“腊梅香”“腊梅春”“玉簟秋”“醉中”等。最出名属宋代词家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本曲以此为序,描梅、咏梅、叹梅。
刘正春先生师承泛川派、诸城派、金陵派、广陵派、梅庵派等琴家,以金陵派为根本,取诸家之所长,以这曲《一剪梅》展现金陵派“琴心合一”之境界。
02
秋江夜泊
此曲为明代古曲,关于其琴谱的解题,历来有两种观点。一说根据唐代张继的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意所作。
二说为宋文豪苏轼《赤壁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写景。所谓夜泊,是曲终抛锚之后放乎中流而夜泊。全曲是写游赤壁时自下船至放乎中流的经过。
《梅庵琴谱》所记为第二种观点。乐曲描写随流游赤壁自由洒脱的经过。
03
关山月
此曲原为诸城琴派独有,现已为各派必弹曲目。其谱本最早见于民国初年王燕卿之《梅庵琴谱》,曲体小型,无词,相传为清代民间作品,汉代横吹曲和相和歌即有此曲名,在唐代亦广为流传,李白等诗人都曾为其填词,但至清代就未见著录,一度被认为失传,后在诸城琴派作品中发现。
五十年代初,音乐家杨荫浏先生将此曲配以李白同名诗为歌词,有十二句,与乐曲的乐句数目相等,两者在节拍上竟得以吻合,足证其珍贵。
本乐曲虽短小,但意韵悠长,反应征人对远戍边疆的不满情绪,抒写感怀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曲调纯朴自然,带有一些北方民歌风味。刘老所奏,音韵刚健而流畅,富有浓厚的北方音乐风味。
刘正春《宋明古琴》
CD/首批带编码黑胶
国乐大师系列
Mast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挖掘民族音乐宝矿,记录这广袤土地上的音乐传奇,民族音乐厂牌印音乐倾力推出国乐大师系列,传承中华文明,邀请众多国乐泰斗级宗师,挟名琴绝技,经典演绎倾城倾国旷世之音。
系列囊括古琴、二胡、高胡、箫、笛、琵琶、古筝、唢呐、埙等乐器,每一篇目都将精挑细选,只为听众带来一场国乐盛宴。空阶滴水,暗染菊香,琴坐弦翻,流韵铮铮……名琴、名家、名曲,尽显我华夏民族之传世古韵!
【国乐大师系列】
金陵派古琴宗师刘正春《宋明古琴》
CD/黑胶 LP
扫码珍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