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小伙伴们,你最近刷本地新闻有没有这种感觉?
感觉隔三差五就能在政府网站上看到某某项目又双叒叕要“商改住”了!
真的不是我眼花了,就刚过去的这一个多月,公示出来准备调整规划的地块有8块,而里头有7块都写了同一个名字:“商改住”!
![]()
这架势,可不是早两年那种零零星星几个项目搞搞而已了。感觉一股“商改住”的大浪已经拍在了长沙楼市的沙滩上,噼里啪啦地响。
它不仅悄悄改着城市的“户型图”,更是在无形中搅动着你我的钱包。
这玩意儿到底咋回事?对长沙房价、对我们买房人来说,是福还是祸?咱今天就敞开聊!
![]()
误区先排雷:搞清啥是“商改住”!
看名字:商业改住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哦豁!商场不搞哒,都改成住人了咯?”
比如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保利北中心业主们,看到“商改住”心里就有点打鼓——规划好的大商场不会泡汤了吧?
开福北那块儿本来就没啥大型商场,要是真没了,那确实有点脑壳疼。
BUT! (重要转折来了!)
摸着良心说,从长沙乃至全国看下来,这个“商改住”的操作,绝大多数情况下真不是大家想的“拆商场、建住宅”那种“暴力改造”!
更常见的对象是谁?是写字楼!商务公寓!
没错,就是那种看着高大上,但现实很骨感、出租难、空置率高、卖不动的商业类高楼。
![]()
为啥保利北中心业主们后来松了口气?
因为他们看到保利发的“告知书”了:改的是原计划要搞的写字楼和商务公寓那块!规划中的那个大商场(大概10万方),照样要搞起来!
![]()
风从哪里来?为啥现在“商改住”成潮流?
政策松绑了!去年发了个文,大概意思就是:那些开发困难、卖不掉的类住宅公寓,允许你申请改成正经住宅!政策开绿灯,给了开发商一个“变通”的机会。
说白了,“商改住”就是开发商在现实面前的一种“断臂求生”。
去库存!盘活!防烂尾!这才是核心动力。
当初可能觉得开福北嗷嗷待哺能撑起30万方商业,现在看看发展速度,可能步子迈大了?及时调整,也算是务实之举。
利好的一面,咱不瞎说:
一般被改的项目,本身位置都不赖,交通、周围的基础设施相对成熟。
改住宅后,居民一住进来,周边的小店、超市、餐馆这些配套服务眼瞅着就活起来了!
![]()
你想想看,本来是个冷冷清清、写字楼空荡荡的区域,突然变成了热热闹闹的住宅小区,烟火气一下子就旺了。
比如梅溪湖北岸某项目,写字楼变住宅+公寓后,便利店、奶茶店、小吃摊肉眼可见地多了,生活方便很多。
价格是真香!
“商改住”的地价,相比现在新拍的纯住宅地,成本优势那是肉眼可见!这直接反映在房价上。
滨江新城的某商改住项目,比旁边的纯新盘便宜多少?接近一万!对刚需或者追求性价比的购房者来说,这绝对是个捡漏的机会点。
BUT!坑也得看清:
资源僧多了,粥可能不够!
最直接的痛点:学校!学位!一个区域,本来按商业规划的人口密度设计的学校,咔一下涌进来大量居住人口,这学位能扛得住吗?
排队挤破头、学区范围大变动的风险陡增!还有医院、公交车/地铁……能不能跟上这人气暴涨?都得打个问号。
老业主或成“前浪”?
规划改了,后面新改出来的住宅产品,设计标准、户型可能跟一期二期的“老大哥”完全不一样(比如更新、更时髦、更符合新规范)。
这让早买的业主心里咋想?感觉被“背刺”、被升级了,这种心理落差开发商得琢磨琢磨怎么抚平,和谐社区氛围很重要。
总结一下:
“商改住” ≠ 商场消失!
关键中的关键:配套跟上没?!对于想买“商改住”项目的你来说,尤其是有娃家庭,必须、必须、必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搞清楚——这地方盖完楼住满人之后,孩子读书的学校名额够不够?周边的医院、公交地铁站承得住这人流吗?
这些答案,决定了这个“馅饼”下面有没有藏着硌牙的石头。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聊聊你看到的“商改住”!
来源:房天下、网易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