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近年来,依托“龙华医院—闵行”中医医联体平台,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儿科在闵行脱颖而出,成为2023年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项目之一,2024年门诊量7000余人次。
“今日闵行”与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儿科合作,推出“儿童养护中医问答”,如果您在养育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欢迎文末留言,我们将请颛桥社区中医儿科团队给予解答。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开学孩子健康。
![]()
提到开学,家长们又爱又怕。爱的是,“神兽归笼”,自己终于解放了;怕的是,一些孩子开学后很容易生病,想想就让人担忧。
为什么开学会与生病联系在一块呢?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尹现杰告诉记者,开学正值处暑白露转换节气,暑热未散而秋燥初起,孩子骤然聚集,交叉感染风险增加,加之节气更替时的温差变化,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容易出现反复感冒、鼻炎发作甚至腺样体肥大加重等问题。
针对开学季调养,尹现杰为大家开具了一个涵盖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的“治未病处方”,通过饮食润燥、起居防寒、运动固表、情志舒达四个方面,帮助孩子适应节气变化。跟着做就对了↓
饮食篇
重点:处暑后饮食应“少辛增酸”,避免寒凉伤脾,兼顾润燥。
健脾防感粥:
食材:山药30克、莲子15克、茯苓10克、粳米50克
做法:食材洗净后煮粥,可加少许冰糖。每周3次,健脾胃、补肺气,适合易感冒、食欲差的孩子。
防燥润肺饮:雪梨百合羹(雪梨1个+鲜百合20克+枸杞5粒),小火炖煮后食用,缓解秋季干咳、咽痒。
![]()
饮食禁忌
冷饮冰品:损伤脾阳,降低免疫力。
辛辣零食:如辣条、炸鸡,易生内热,诱发鼻炎。
过甜食物:糖分助湿生痰,加重咳嗽。
小贴士:脾为“后天之本”,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常与脾胃虚弱有关。日常可按摩足三里穴(膝盖下3寸),每天按揉2分钟,助消化、强体质。
![]()
起居篇
重点:“白露勿露身”,早晚温差大需防寒,同时注意室内通风。
穿衣防护:护住后颈(大椎穴)、肚脐(神阙穴)、脚踝(三阴交),避免寒气入侵。
睡眠调整:早睡早起,建议21:30前入睡,顺应秋季“收敛”之气。
避免鼻塞:过敏性鼻炎孩子可生理盐水湿润鼻腔,减少鼻黏膜充血。居家可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50%~60%,减少干燥刺激。每周更换床单,除尘螨。
![]()
运动篇
重点:选择温和运动,推荐慢跑、跳绳、踢毽子,以后背微微发热为度。还可以进行晨起拍肺经,沿手臂内侧(肺经循行路线)从肩部向手腕轻拍,左右各50次,增强肺卫功能。
![]()
注意:腺样体肥大的孩子避免剧烈运动后张口呼吸,运动后及时擦干后背汗液。
情志篇
重点:“忧悲伤肺”,开学焦虑可能降低免疫力,建议增加亲子沟通,缓解开学焦虑,舒缓情绪。
芳香疗法:佩戴中药香囊(苍术、藿香、艾叶各3克,研末装袋)悬挂书包上,化湿醒脾、防感驱邪。
![]()
最后,送上预防小妙招
白露前后连续3天,给孩子做以下推拿(3岁以上适用)
补脾经: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向指根推200次。
揉迎香穴:鼻翼两侧按压1分钟,缓解鼻塞。
捏脊:从尾椎至大椎捏提3—5遍,提升阳气。

记者:陈美玲
供稿:区卫生健康委
初审:方佳璐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