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问了一个很老的话题:实践是否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这个提法是有历史背景的,八十年代开始恢复生产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要从极左思潮中解放出来,需要有一个对理论与现实的选择;是让生活去塑造一个完美的理论,还是让理论去接受生活的洗礼,这是务实与本本主义的选择。
现在为什么又重提这个话题?
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中国经济现在发展的焦点就在如何对待民营经济,这不是什么理论问题,是56789谁来替代的现实问题,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谈的,一亿七千万的市场主体,四亿就业岗位,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比欧洲人口都多,怎么让它离场?
问题是,实践是否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哲学命题并不成立,这样话题交给大众,是把哲学当口号了,一谈唯一,就已经不那么唯一了。
首先什么是实践?
从来也没讲清楚过,农民在田头种地,是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中国农耕文化几千年,也没实践出一个工业化时代,它又能检验什么真理?前三十年,成就了两弹一星,是不是就能检验计划经济优于市场经济,不能够,否则就不会有改革开放了,北方小金实践了七十年,它的实践远远落后了,又检验出了什么宇宙真理。现在已经是人工智能时代了,AI也将拥有创新能力,它也具有对经验科学的检验能力,这样一来,实践这个概念就被彻底泛化,因而失去了概念的独特性。
从哲学的角度谈人类学,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理性,马克思称之为对象世界“内在尺度”的把握,这种不同于动物外在尺度的前提,并不是因为人也会拉磨,驴实践一万年,也制造不出一个磨盘,前提是人的精神的穿透力,理性才是人类穿透对象世界的利刃,如果人的精神都关进了信息茧房,失去了精神自由,实践一万年也不会在科技创新上遥遥领先。
所以,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凭什么认识真理。
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尤其不重要,充其量也就1440家马列学院教授们的哲学闲谈,重要的它是一种象征性的意识形态的选择。
对人类的认识论而言,在真理、实践、自由三者之中,自由最重要,因为人的本质是自我超越,它是康德物自体的一个异变,而AI很可能给人类的异变,带出一个新的奇点爆炸,它是人类工具化从物理延长到精神延长的一个转点。
最近空气中的密度在增加,有点喘不上气,那就做一些文化扯淡的闲聊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