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理标志新闻行探访丹江口翘嘴鲌的产业突围路。丹江口翘嘴鲌生长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喝Ⅰ-Ⅱ类好水。它嘴巴上翘、背肌凸起,肉质白如切玉,细嫩紧实还少刺。
2008年获地理标志保护,成全国首个活体鱼类地标产品。以前每公斤20多块没人认,如今标上地标商超能卖50块。
北京上海高端餐饮里,它的身价更能达到百元以上。这背后是地理标志背书,让消费者认准好水养的好鱼。
2014年南水北调通水,库区12万只网箱被全面取缔。
2021年长江禁渔,丹江口市禁止生产性捕鱼,渔业受冲击。
当地探索转型,均县镇渔民建“智慧鱼桶”岸上养鱼。一个鱼桶养殖量顶5亩水塘,循环系统实现好水养好鱼。2024年翘嘴鲌产量2.
6万吨,产值超10.5亿元。
新增3000多人就业,涉渔人均增收8000余元。丹江口翘嘴鲌肉质好,离不开特定水质、温度、光照条件。
唐代就是贡品,杜甫诗中“白鱼如切玉”说的就是它。检测显示其蛋白质含量17%,谷氨酸等呈味氨基酸丰富。
湖北博奥加工四十余个品种,产品卖到国内外二十多地。
地理标志明确核心产区,标准制定锁住品质保特色。
它拿过农博会金奖,跻身湖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三甲。
有人觉得岸上养鱼难,可智慧鱼桶节水节地还零排放。我个人认为,这既保了一库清水,又让渔民有了新出路。丹江口的经验,为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提供了好范本。
从生态优势到地标赋能,这条鱼写就乡村振兴新故事。您那儿有啥特色农产品?也能靠地标闯出好销路吗?
关注更多地理标志产业故事,看乡村如何靠特色致富。
地标就是金招牌,守护好特色才能留住好前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