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秋季开学期,中小学校都在忙着迎接新生报到。
有两个消息。
一个是不久前,上海浦东新区三桥小学招生公示显示他们仅招到22名新生,被分成5个班级,平均每班不足5人,而专职教师达23人,师生比高达1:1。
另一个是,河南南阳某乡镇,全镇共有12所村级小学,今年秋季招生一年级新生报名只有115人,平均每所小学不到10人,而每所小学教师20人左右,学生严重不足,教师严重过剩。
上海是大都市,河南是小乡村,小学新生招生竟然如此相似!
先说上海浦东新区三桥小学的招生,按逻辑说,应该是学生挤破门,不应该招不到学生啊。
因为尽管新生儿出生率下降,但是城市还是有大量的人口的,还有大量的打工者,他们的孩子都要上学,很多年来,城市教育资源紧张,生源人满为患,不得不划片招生,严格把控户口和年龄关,不符合条件的根本报不上名。
我所在的郑州某小区,对门邻居的女儿前几年上小学一年级,其父母为了能让她进市重点小学,然后再进重点中学,就托各种关系将女儿送进这所重点小学。
为了照顾女儿上学,他们在学校附近高价租房,房子很旧,邻居想着,这一租就是6年,直到女儿小学毕业,于是就花了10多万将房子重新装修,全家都搬过去了。
邻居自己才装修的大房子空着,给人家装修房子住人家的小房子,一住就是6年,可怜天下父母心!
世上的事往往算着不打算处来,邻居的女儿小学毕业该上重点初中时,因为户口不在那个片区,仍然没能进那个片区的重点中学,只得又回到原来住的小区附近中学上学。
邻居说这6年在女儿身上至少花了50万元,包括装修房子,请家庭教师,请客送礼等。这钱白白地扔了,如果不折腾,可能还是现在这个结果。
然而这两年变了,郑州很多重点小学和初中也出现了生源问题,报名要求也松了,条件差不多的都让进了,重点学校也放下了架子。
上海22个学生配23名老师,出现了“师生比倒挂”问题。
准确地说,这不是教育的问题,是人口问题,生育问题。
一方面,新生儿出生率每年都在下降,适龄儿童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人们的生育观变化,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结了婚,不愿意多生孩子,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更为突出。
而且,农村男孩子找不到对象打光棍的多,城市女孩出现剩女多,丁克家庭多。
至于说河南某乡镇12所村小学校,只有115个新生报名,这也是一个农村教育的普遍现象。
这是我老家的一个乡镇,据该中心学校一位老同学说,全镇共有12所小学校,其中在镇子上的2所中心小学新生报名人数多,两个学校共有90名学生报名,剩下25名学生分散于其它10所村小,平均每个村小2至3个学生。
每个村小有20个左右的老师,老师比学生多。
这个乡镇去年就有几个村小一个班一个学生的现象了,当时教育局说,如果下半年再出现一个班只有一个学生,就停办。后来因为有村民反对,就不再说这事了。
农村小学校的生源断崖式下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是农村人口减少,新生儿很少,大部分是空心村,村里都住着老人。
二是很多打工族有了点钱,就在县城买房子,让爷爷奶奶跟着住在县城,接送孩子上学。他们认为县城学校教育质量高,为了孩子舍得投入。
三是农村孩子,只要考上了大学,大都不再回来,即使出去打工,最后也落在了城里。
农村不仅出现很多空心村,也出现了“空心学校”。
我老家的那个同学说,去年他们一个村小学校,两个老师教一个学生,两位老师每人轮流上一天班,休息一天。有一天,上班的老师去参加婚宴喝喜酒,不放心这个学生一个人在教室里,干脆把学生一起带着去喝喜酒。
农村小学校一个班,一个学生,或两个学生这种现象越来越多,真正实现了“小班化”教学,上级说了,只要有一个学生,学校就不能撤,一个也不能少。
中小学校生源减少,教师出现过剩,民办大学也可能出现“关闭潮”,教育正在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请在评论区里留言,谢谢友友的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