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轮“大罢免”全面胜利,没有了外部担忧,国民党开始考虑党内事务。
据多家台媒报道,民进党发起的第二轮大罢免行动,再度惨败后,朱立伦突然宣布要交棒,并点名卢秀燕接任国民党主席,承担更多的重大责任。然而仅隔了一天,卢秀燕便谢绝了这一“好意”。堂堂国民党主席一职,为何没人敢接呢?
![]()
卢秀燕称不参选国民党主席
我们都知道,卢秀燕有“妈妈市长”之称,她给出的理由是,台湾地区正遭受美国关税冲击,台中更是首当其冲,“我曾经说过,最困难的时候妈妈会留在家,这是我的承诺。”
这一说辞确实高明,听起来全是责任感和地方情怀,但她没明说的是,如今的国民党主席,不仅不是一个香饽饽,还是个烫手山芋,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要共识没共识,接了这个位置,不只得处理党内一堆烂摊子,还可能要替2026地方选举败选扛责,谁会选择现在跳下去?
而且,“地方诸侯”的实力根基在于政绩,卢秀燕在台中稳稳的,民意满意度高,何必要争一个虚弱的主席职位。此时若离开台中,万一经济处理不佳,她最大的政治资本将受损。
反倒是不接党主席,能有更大的战略灵活性和政治弹性。卢秀燕可以更超然地扮演整合在野力量的角色,延续与民众党合作的“中台湾模式”,而不必被党务绑手绑脚。这或许是在为2028铺路。
![]()
朱立伦表态愿意交棒
而朱立伦这波操作看似无私,但时机点选在大罢免刚落幕时,也很玩味。明明自己任期还没到,却突然公开点名卢秀燕,表面上是“团结最大力量”,实则更像是在试探。
朱立伦任期内的领导风格和决策常受党内质疑,各项议题也屡遭民进党压制,内部士气低迷,这党主席宝座早就坐得四面漏风。此时抛出卢秀燕,一方面是想表现自己“无私推贤”,另一方面也是想把压力往外甩,你看,不是我不做,是你们也不来接啊!
而卢秀燕在回应中特意强调,“党主席不宜指定、钦定”,就是对朱立伦这种“点名”方式的不点名回应,党主席应当能者居之,而非赶鸭子上架。
但问题就在于,国民党现在的情况,根本就不是一个主席能救得起来的。党内路线分歧严重,深蓝、本土派矛盾未解,立法机构党团总被人批评战力薄弱,县市长各自为政。党机器资源有限,号召力也越来越弱。
这种情况下,党主席更像是个符号性的位子,有舞台却没实权,有锅要背却无功劳可拿。难怪不只是卢秀燕,包括之前被点名可能接手的其他人选,像是侯友宜、韩国瑜,也根本没人想碰。
![]()
新北市长侯友宜和卢秀燕
而卢秀燕的拒绝,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国民党内“地方大于中央”的权力现实。有实力的地方诸侯根本不需要党职来加持,反而有了党职可能还会被绑手绑脚,至于辛苦整顿党务、领导选举,最终果实很可能由参选人收割,党主席也未必能获得相应回报。
环顾一圈,现在国民党的哪一个不是自扫门前雪?台中卢秀燕、新北侯友宜、台北蒋万安,哪个不是自己经营出来的?反而国民党中央屡屡被批评决策慢半拍、回应软弱,接了党主席不只可能掉粉,还可能被自己人背后插刀。
从更深一层看,国民党至今没有反思2024败选的教训。过去几年,民进党在岛内大搞“绿色恐怖”,把国民党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以至于朱立伦居然提出所谓的“亲美和中”,在两岸问题上更是摇摇摆摆,妄图讨好美国。这种见风使舵、态度摇摆不定的风格,才是国民党屡败屡战的根本原因。
![]()
民进党大罢免惨败
虽然民进党的两轮大罢免获得胜利,但从根本上看,和国民党并没有太大关系,是岛内民众对赖清德当局操弄政治的集中不满。朱立伦就沾沾自喜,甚至“点名”接任者,未免为时尚早。卢秀燕也是意识到这一点,才避其锋芒。
说到底,国民党的主席之争从来不只是“谁要选”的问题,而是“谁肯来接这个烂摊子”的问题。至于朱立伦公开点名,卢秀燕拒绝,也都不过是私心作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