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演反派出名,二婚娶小30岁妻子,86岁孤死医院无人问津

0
分享至

一个表演艺术家的人生,能有多少起落?陈述给出了答案。

从豪门才子到孤死病床,从艺术巅峰到晚年凄凉,这个男人用86年光阴诠释了什么叫命运无常。两段婚姻,一生戏梦,最终却在医院里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书香门第的逆袭之路

1920年6月30日,陈述降生在上海一个书香门第,原名陈致通,这个名字寄托着父母对他"致力通达"的期望。

家境殷实,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小时候的陈述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读书写字样样精通,音律更是信手拈来。按理说,这样的出身足够他安安稳稳过一辈子。



15岁那年,陈述做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

1935年,别的孩子还在课堂里背书,他已经踏进了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大门,做练习生,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

那时候的商务印书馆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各种新思想在这里碰撞,陈述像海绵一样吸收着这些养分。

工作很辛苦,薪水也不高,每天重复着整理文件、校对文字的工作,陈述却从中找到了乐趣。他开始接触各种文学作品,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四年后,他又跳槽到上海邮政管理局当邮务员,邮务员的工作更加繁琐,但陈述依然干得认真。他知道,这些工作经历都是在为他的未来积累经验



工作是为了生存,表演才是梦想

业余时间,陈述加入了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少年剧团。

第一次站在舞台上的感觉,让这个年轻人找到了人生方向。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陈述深深被这种艺术形式吸引。

从中青剧团到邮务工会的雁声剧团,他像海绵一样吸收着表演的养分。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每一个身体动作,他都反复练习。

夜深人静的时候,陈述经常对着镜子练习台词,邻居们都说这个年轻人有些"神经质",陈述却乐在其中



1942年,陈述的选择越来越大胆

未名剧团、中国旅行剧团、国华剧社,他几乎把上海所有的演艺团体都待了一遍。《升官图》《雾重庆》这些话剧,成了他磨练演技的试金石。

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成长,台下观众的掌声和喝彩,让陈述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家里人急了

好好的铁饭碗不要,偏偏要去当戏子,在那个年代,演员的社会地位并不高。父母苦口婆心地劝,陈述就是不听。"我要用我的方式活着",这句话成了他的座右铭。



1948年,他彻底断了后路,正式成为文华影片公司的特约演员。

《影迷传》《彩凤双飞》《彩车曲》,虽然都是配角,但陈述演得认真。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他都反复琢磨,导演们开始注意到这个年轻人的潜力



一炮而红的反派人生

1951年,《美国之窗》让陈述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电影院里,当陈述的名字出现在字幕上时,他激动得差点哭出来,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三年后,命运的转折点到了,《渡江侦察记》中的敌情报处长,成就了陈述的演艺事业



这个角色有多难演?阴险狡诈,凶狠毒辣,还要让观众信服。陈述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专门研究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观察各种类型的人物。

他在镜子前练习了无数次,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微表情,都要做到恰到好处。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述凭借精湛的演技,把这个反面角色演活了

观众看完电影后,都对这个"坏蛋"印象深刻。不仅获得了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个人一等奖,更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有趣的是,观众爱看他演坏人

走在大街上,经常有人指着陈述说:"看,那个坏蛋来了!"陈述不但不生气,反而觉得这是对他演技的认可。



1956年,《铁道游击队》里的临城宪兵队队长冈村,又是一个经典反派。陈述用他独特的形体语言和精准的情绪拿捏,让每一个反面角色都有血有肉

片场里,导演对陈述赞不绝口。"这个演员有灵性",成了圈内人对他的一致评价。

事业风生水起,爱情也开花结果

陈述和陆维华的爱情,从青梅竹马开始,两人从小就认识,一起上学,一起工作,后来还一起爱上了表演。

陆维华的表演天赋不输给陈述,但她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



陆维华放弃了自己的演艺梦想,甘愿做陈述身后的女人。"一个家庭不能有两个演员",她这样对陈述说。

这句话让陈述既感动又愧疚,他知道,陆维华是在为这个家庭做出牺牲。

婚后,陆维华为他生下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有了家庭的支撑,陈述在事业上更加无后顾之忧

每次拍戏回到家,看到妻子忙碌的身影和孩子们灿烂的笑脸,陈述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

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说:"我能发展得这么好,都得归功于妻子的付出。"

这话不是客套,是真心话



陆维华不仅管家带孩子,还经常为陈述的角色出谋划策,她就像陈述的后勤部长,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有时候陈述为了某个角色苦恼,陆维华总能给出最中肯的建议

好日子持续了几十年



黄昏恋的代价

1991年3月底,陆维华病逝

这对陈述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结婚几十年的妻子突然离世,71岁的陈述一下子失去了生活重心

送葬的那天,陈述哭得像个孩子,朋友们都担心他挺不过去。



孤独是最难忍受的折磨

子女都有自己的生活,偌大的房子里只剩下陈述一个人。做饭、洗衣、收拾房间,这些以前都是陆维华在做的事情,现在都得他一个人承担。

每次看到陆维华的照片,陈述都会发呆很久,那些共同的回忆,像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重复播放。

晚上是最难熬的时光,习惯了有人在身边的陈述,经常失眠到天亮

五年后,陈述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

1996年6月30日,76岁的陈述与原新疆军区文工团的歌唱演员李波举办了婚礼,新娘比他小30岁,正值青春年华



这场黄昏恋轰动了整个演艺圈

记者们蜂拥而至,想要挖掘这段"老少恋"的内幕。有人说陈述老来糊涂,有人说这是真爱,更多的人在猜测,年轻的李波看中的到底是什么

不管外界怎么议论,陈述心里清楚他需要一个伴侣,需要有人陪伴度过晚年

李波的出现,让陈述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她会唱歌,声音甜美,她懂得照顾人,把陈述的生活起居安排得妥妥当当,她给了陈述心理上的慰藉

家里又有了女人的笑声,陈述觉得自己重新活了过来。

但是,年龄差距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



李波毕竟年轻,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陈述不一样。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甚至对金钱的态度,两人都存在分歧。

陈述喜欢安静,李波喜欢热闹,陈述早睡早起,李波经常熬夜。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引发矛盾

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事业方面,陈述依然活跃。1987年,他参演了《末代皇帝》;1991年,担任《风雨故园》的编剧;1995年,获得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特别荣誉奖"

进入新千年,80岁的陈述还在《鬼子来了》中有精彩表现。2005年,他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评选的"优秀电影艺术家"。



表面上看,陈述的晚年生活很充实

实际上,家庭矛盾在暗中发酵子女们对这个年轻的继母始终存在芥蒂,李波也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没有归属感。



孤独的最后时光

2006年,86岁的陈述身体开始出现问题

年龄不饶人,各种老年病接踵而至,住院、治疗、康复,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

这时候,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完全暴露了



子女和继母之间,对于如何照顾陈述产生了分歧。医疗费用、护理责任,每一项都可能引发争议。

陈述躺在病床上,心里五味杂陈,他明白,这些争执的根源不在于钱,而在于情感的隔膜。

李波尽力在照顾他,但毕竟没有血缘关系,子女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工作和家庭的压力让他们分身乏术

最后的日子里,陈述经常陷入回忆。从青年时代的意气风发,到中年的事业巅峰,再到晚年的情感纠葛,这一生过得太匆忙

10月17日上午11点45分,陈述在上海瑞金医院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这个结局,多少有些凄凉



从书香门第的公子哥,到风光无限的表演艺术家,再到晚年的孤独老人,陈述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

他留给世人的,是近四十部影视作品。《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些经典角色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12月17日,陈述的铜像在上海市奉贤区永福园陵揭幕,骨灰也安葬于此。

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有同行,有观众,也有他生前的朋友,大家都在感慨,一个时代结束了

有人说,陈述是用生命在演戏

从青年时代的执着追梦,到中年的事业巅峰,再到晚年的情感纠葛,他的人生本身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



让人感慨的是,这个一辈子演反派的人,现实生活中却是个老实人。他对艺术执着,对家庭负责,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也没有放弃对表演的热爱

他所塑造的那些反面角色,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正是因为他在表演中倾注了真情实感

观众能够从他的演技中感受到人物的复杂性,这种艺术魅力是任何技巧都无法替代的。

陈述的一生,是一个艺术家追求完美的一生

从青年时代放弃安稳工作投身演艺事业,到晚年依然坚持在银幕上发光发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艺术人生"



或许,这就是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宿命,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丰富角色,用自己的情感历程去打动观众。

陈述做到了,所以他被人们记住了即使在他离世多年后的今天,人们提起那些经典的反派角色,依然会想起陈述这个名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陈述词条:详细记录了陈述的生平经历、主要作品和获奖情况
《电影评介》杂志评价:对陈述表演艺术成就的专业评述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菲律宾即将“变天”,12万军队蓄势待发时,中方突然做了个大动作

菲律宾即将“变天”,12万军队蓄势待发时,中方突然做了个大动作

南权先生
2025-09-16 13:30:11
山口百惠的手有多巧,她参加拼布展的14幅作品,最后一幅令人惊叹

山口百惠的手有多巧,她参加拼布展的14幅作品,最后一幅令人惊叹

我来我看见
2025-09-16 19:30:40
参加28年奥运会?KD:如果我还是我的话 不想坐在板凳末端当老将

参加28年奥运会?KD:如果我还是我的话 不想坐在板凳末端当老将

直播吧
2025-09-17 09:04:02
蒋万安反对“一国两制”,将率领四人再访大陆,大陆用10个字回应

蒋万安反对“一国两制”,将率领四人再访大陆,大陆用10个字回应

泠泠说史
2025-09-16 16:56:35
军法无情!希尔斯基下令解除乌军两名军长职务,俄红军村又丢一城

军法无情!希尔斯基下令解除乌军两名军长职务,俄红军村又丢一城

史政先锋
2025-09-16 16:21:16
曾被联合国断言“没救”的黄土高原,中国硬磕了70年,现状如何?

曾被联合国断言“没救”的黄土高原,中国硬磕了70年,现状如何?

Hi科普啦
2025-09-16 10:24:29
欧冠爆大冷!亚洲黑马创奇迹 客场连扳3球逆转前冠军 89分钟绝杀

欧冠爆大冷!亚洲黑马创奇迹 客场连扳3球逆转前冠军 89分钟绝杀

我爱英超
2025-09-17 05:26:40
伟大3-1!0.7亿平民队创历史:欧冠首秀3大突破,力压阿森纳登顶

伟大3-1!0.7亿平民队创历史:欧冠首秀3大突破,力压阿森纳登顶

侃球熊弟
2025-09-17 04:44:23
牛马打工人发牢骚的搞笑文案

牛马打工人发牢骚的搞笑文案

微法官
2025-09-16 00:05:42
老罗再牛,也怕变成谭秦东

老罗再牛,也怕变成谭秦东

难得君
2025-09-16 11:14:58
张水华:不会从医院辞职!得养活自己和孩子,没赞助没奖金也要跑马

张水华:不会从医院辞职!得养活自己和孩子,没赞助没奖金也要跑马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9-17 08:56:40
3万亿投资砸向新疆,新疆即将逆天改命?

3万亿投资砸向新疆,新疆即将逆天改命?

枫冷慕诗
2025-09-16 19:24:27
中方:已向新西兰外交部门有关负责人提出严正交涉,对新方有关部门无理行径表示强烈不满

中方:已向新西兰外交部门有关负责人提出严正交涉,对新方有关部门无理行径表示强烈不满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6 15:14:09
韩媒报道中国年轻人患上“首尔病”:还没离开首尔,已经开始怀念…

韩媒报道中国年轻人患上“首尔病”:还没离开首尔,已经开始怀念…

奋斗在韩国
2025-09-16 17:18:03
反向圈粉!张雨绮真的不尴尬吗?直播卖内裤引热议,是她穿过的内裤?

反向圈粉!张雨绮真的不尴尬吗?直播卖内裤引热议,是她穿过的内裤?

瞎说娱乐
2025-09-16 16:04:18
冷空气今天抵达浙江!天气迎来大转折,高温缓解,气温降至“2”字头

冷空气今天抵达浙江!天气迎来大转折,高温缓解,气温降至“2”字头

台州交通广播
2025-09-17 10:31:55
杨一中,被逮捕

杨一中,被逮捕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7 00:25:11
时隔25年回归!曝62岁穆帅重返葡超豪门+带队踢欧冠,或周末上任

时隔25年回归!曝62岁穆帅重返葡超豪门+带队踢欧冠,或周末上任

我爱英超
2025-09-17 09:44:18
导演王全安当全剧组的面,掀开张雨绮衣服,一把拉下她肚兜红带子

导演王全安当全剧组的面,掀开张雨绮衣服,一把拉下她肚兜红带子

百态人间
2025-09-15 11:52:34
女子散步误踩“化骨水”去世,记者调查:氢氟酸溶液可直接网购

女子散步误踩“化骨水”去世,记者调查:氢氟酸溶液可直接网购

极目新闻
2025-09-16 11:07:17
2025-09-17 12:43:00
一只番茄鱼
一只番茄鱼
铭记英雄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73文章数 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雷军公开小米17Pro最新设计:全新背屏设计可控制汽车

头条要闻

雷军公开小米17Pro最新设计:全新背屏设计可控制汽车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官媒发文证实,李乃文再破天花板

财经要闻

曝匹克大幅降薪 员工还要进行"三观培训"

科技要闻

英伟达RTX6000D遇冷,中国大厂不买账

汽车要闻

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上市售价17.9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房产
艺术
数码
亲子

什么?造人的工厂你都没开过?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小米推出米家户外多功能灯:IP66级防水防尘,众筹价 89元

亲子要闻

40以上高龄备孕需要注意什么?试管卵泡少怎么办才能增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