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央视《灼灼韶华》被观众强烈要求下架,理由很一致:挂羊头卖狗肉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近期,央视推出的年代剧《灼灼韶华》本应凭借 “民国专家把关” 的宣传噱头收获关注,却意外陷入舆论漩涡,大量观众呼吁该剧下架。从剧情设定到细节呈现,这部剧被指多处背离年代剧应有的严谨,“挂羊头卖狗肉” 的评价成为观众共识,背后暴露的问题值得行业深思。

《灼灼韶华》的故事线从一开始就让观众感到熟悉。剧中女主角韶华为救兄长,被迫嫁入药铺世家,可婚后不久丈夫便离世。面对家庭困境与复杂的家族关系,她没有沉沦,反而凭借出色的经营能力突破重重阻碍,最终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商业女强人。这样的剧情走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多年前的爆款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同样是 “丈夫早逝” 的开局,同样有 “恶婆婆”“窝囊亲戚” 等经典反派角色,就连 “女性靠商业博弈实现家族逆袭” 的核心设定都如出一辙,观众几乎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局。



为何两部剧会如此相似?有细心的网友扒出关键信息:它们的编剧均为苏晓苑。在创作领域,合理借鉴他人作品或可碰撞出新灵感,但 “自我借鉴” 到近乎复制粘贴的程度,显然超出了观众的接受范围。《那年花开月正圆》当年的成功,源于剧情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融合、角色成长的细腻刻画,而《灼灼韶华》看似照搬了 “成功模板”,实则只是将旧剧情换了新演员、新场景,如同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缺乏创新与诚意。这种 “一招鲜吃遍天” 的创作态度,不仅是对自身才华的消耗,更是对观众审美和智商的轻视,被嫌弃也在情理之中。

制作方曾高调宣称,为还原民国风貌,特意聘请三位研究民国经济的专家参与把关,这让不少观众对该剧的历史严谨性抱有期待。可当剧中角色轻描淡写说出 “三千大洋” 时,瞬间打破了这份信任,甚至让熟悉历史的观众直呼 “离谱”。要知道,民国时期的 “大洋” 价值远超当下人的想象,尤其在 1916 年前后的上海,1 块大洋能买到 40 多斤上等大米。若按如今每斤大米 4 至 5 元的价格换算,1 块大洋至少相当于现在的 100 多元,3000 大洋就是 30 多万元现金。



更直观的对比是当时的收入水平:上海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不过 100 大洋左右,想要攒够 3000 大洋,需要不吃不喝工作近 30 年。这样一笔 “巨款”,在剧中却被当作普通交易金额随意提及,既不符合民国时期的经济状况,也违背了基本的常识逻辑。若真有 “专家把关”,为何会允许如此不严谨的台词出现在剧中?这不禁让人怀疑,所谓的 “专家参与” 或许只是宣传噱头,剧组并未真正重视历史细节的考证,最终导致台词与时代背景严重脱节,让观众频频出戏。

除了剧情和台词,演员选择也成为观众吐槽的重灾区。剧中女主角韶华设定为刚成年的少女,可饰演这一角色的热依扎已经 39 岁。尽管热依扎曾凭借《甄嬛传》中的 “宁贵人” 一角圈粉,25 岁时的她满脸胶原蛋白,尽显青春活力,但如今的她额头法令纹明显,外形与 “少女” 形象差距较大,让观众难以代入剧情。



我国每年影视相关专业毕业生不计其数,找到符合 “少女韶华” 形象的演员并非难事,剧组为何执意选择热依扎?答案离不开 “流量” 二字。在当下影视行业,流量明星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关注度和话题度,即使角色与演员形象不符,制作方也愿意为了 “稳妥” 的市场表现选择流量艺人,而非冒险启用新人。这种 “流量优先” 的选择逻辑,不仅让角色失去了应有的灵气,更反映出行业对作品质量的忽视,不愿在选角上花心思,只想着靠明星光环吸引观众,最终只会让作品沦为 “粉丝向” 的圈钱工具,失去更广泛的观众基础。

如果说剧情和演员是 “大问题”,那剧中的道具和情节细节就是 “小漏洞”,可这些 “小漏洞” 加起来,彻底摧毁了观众对年代剧的期待。土匪手中出现的莫辛纳甘枪与民国背景不符,部分场景甚至直接用贴图做背景,廉价的 “塑料感” 扑面而来,完全没有年代剧应有的质感。更让观众无法接受的是,剧中还出现了 “私奔”“丈夫轻易写休书” 等情节,要知道,民国初年社会风气仍相对保守,“私奔” 在当时是违背伦理的行为,“休书” 也并非丈夫可以随意书写,这些情节的出现,完全是对历史背景的无视,更像是用现代思维强行套在民国故事里,显得不伦不类。



反观同期上映的《生万物》,从演员服装的纹样到道具的材质,每一处细节都力求贴合时代特征,即使观众忽略剧情,也能被精致的服化道带入旧时代的氛围中。两相对比,《灼灼韶华》的粗糙与敷衍更显突出,既没有尊重历史,也没有打磨细节,只想着快速产出作品收割流量,这样的剧自然难以得到观众认可。

影视行业从不缺 “快餐剧”,这类剧就像速食食品,能快速满足部分观众的娱乐需求,却毫无 “营养” 可言,看完后不会留下任何值得回味的地方。《灼灼韶华》的争议,本质上是观众对 “粗制滥造” 的反抗,观众或许会为流量明星短暂买单,也会偶尔沉迷于荒诞剧情,但他们心中始终有对好作品的期待:好作品应该像一桌珍馐,从食材选择到烹饪手法都精心打磨,让观众在品尝后能感受到创作者的诚意与用心。



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流量或许能带来短期的市场成功,但真正能流传后世的作品,必然是那些尊重观众、尊重历史、对创作充满热爱的作品。若始终抱着 “复制成功”“敷衍了事” 的态度,只会不断消耗观众的信任,最终被市场和观众抛弃。希望《灼灼韶华》的争议能给行业敲响警钟:只有沉下心打磨作品,才能打造出真正经得起时间和观众检验的好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种族灭绝行为”实锤 以色列会被逐出联合国吗?

“种族灭绝行为”实锤 以色列会被逐出联合国吗?

看看新闻Knews
2025-09-16 23:40:03
中俄互免签证之后,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俄罗斯人来了不想回去了

中俄互免签证之后,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俄罗斯人来了不想回去了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6 17:01:41
不折腾了!抛售豪宅现身日本赌场的王思聪,疑似已在东京“躺平”

不折腾了!抛售豪宅现身日本赌场的王思聪,疑似已在东京“躺平”

一娱三分地
2025-09-16 17:04:18
罗永浩事件再升级,21元一个馒头吃不起,于东来被骂“昏招不断”

罗永浩事件再升级,21元一个馒头吃不起,于东来被骂“昏招不断”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6 11:05:29
重庆理工大学就“男留学生与女生住同一栋楼”致歉!称已搬离

重庆理工大学就“男留学生与女生住同一栋楼”致歉!称已搬离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08:46:10
遭五常集体反对,内塔尼亚胡却只敢指责中国:砸重金“黑”以色列

遭五常集体反对,内塔尼亚胡却只敢指责中国:砸重金“黑”以色列

博览历史
2025-09-17 05:40:08
美职联-迈阿密主场3-1复仇西雅图升至第五 梅西、阿尔巴互相传射

美职联-迈阿密主场3-1复仇西雅图升至第五 梅西、阿尔巴互相传射

直播吧
2025-09-17 09:48:21
全面取消!广州人未来点外卖可能要提前一个钟?!

全面取消!广州人未来点外卖可能要提前一个钟?!

羊城攻略
2025-09-16 10:35:13
百米传奇博尔特披露自己的现状:“现在爬个楼梯都喘不上气”

百米传奇博尔特披露自己的现状:“现在爬个楼梯都喘不上气”

星耀国际足坛
2025-09-17 01:30:06
于朦胧因饮酒意外坠楼,律师:同饮者或需担责

于朦胧因饮酒意外坠楼,律师:同饮者或需担责

极目新闻
2025-09-16 23:07:16
罗永浩突然收手,西贝更危险了

罗永浩突然收手,西贝更危险了

清唱
2025-09-16 17:03:37
几乎垄断上海中小学餐饮,绿捷的高管个个神通广大

几乎垄断上海中小学餐饮,绿捷的高管个个神通广大

法经网
2025-09-16 16:59:39
上海一市民人已在飞新加坡航班上,突然想起家里燃气灶上煮着鸡蛋未关火……

上海一市民人已在飞新加坡航班上,突然想起家里燃气灶上煮着鸡蛋未关火……

上观新闻
2025-09-17 10:14:25
多个省级党委领导班子密集调整

多个省级党委领导班子密集调整

鲁中晨报
2025-09-16 15:15:03
从乌克兰引进无人艇对抗中国?菲律宾的打算还不只于此!

从乌克兰引进无人艇对抗中国?菲律宾的打算还不只于此!

枢密院十号
2025-09-16 23:17:42
真的是要动手了,现在信号真的是越来越明确了!东部战区已经

真的是要动手了,现在信号真的是越来越明确了!东部战区已经

岁月有情1314
2025-09-17 01:05:44
横行霸道3年,臭名昭著的杜大妈落网后,天津人的噩梦终于结束

横行霸道3年,臭名昭著的杜大妈落网后,天津人的噩梦终于结束

云舟史策
2025-09-16 07:45:27
独家对话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终于赢了特斯拉一次

独家对话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终于赢了特斯拉一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3:07:05
5岁女孩被突然倒下的水泥杆砸中抢救无效去世,当地:多部门已介入调查

5岁女孩被突然倒下的水泥杆砸中抢救无效去世,当地:多部门已介入调查

极目新闻
2025-09-16 20:09:53
10年6000万咨询费!“制造大冤种”的华与华,到底什么来头?

10年6000万咨询费!“制造大冤种”的华与华,到底什么来头?

金融八卦女
2025-09-16 13:41:04
2025-09-17 11:28:49
观察鉴娱 incentive-icons
观察鉴娱
努力观察风趣历史人物讲解
5974文章数 16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官媒发文证实,李乃文再破天花板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索赔1000亿元人民币 当心中国被躺枪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索赔1000亿元人民币 当心中国被躺枪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财经要闻

曝匹克大幅降薪 员工还要进行"三观培训"

科技要闻

英伟达RTX6000D遇冷,中国大厂不买账

汽车要闻

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上市售价17.98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小米 17 Pro 现身 Geekbench:首发搭载高通骁龙 8 Elite Gen 5

数码要闻

watchOS 26 新特性:苹果上线 Apple Watch 慢速充电橙色提醒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歼-20战机首次进行静态展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