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美国是全球老大,可8月26日这天,特朗普的话却让人听出了别的味道。200%关税威胁刚出口,明眼人都听出来了——这哪里是威胁,分明是"求饶"的节奏。
更讽刺的是,这位商人总统一边嘴硬要加税,一边美国工厂却在排队等中国货。前一天副总统万斯还说54%关税"已经很严厉",24小时后就要飙到200%?
一个超级大国,怎么就被几块"破磁铁"给拿捏得死死的?特朗普这次真的是在威胁中国,还是在向中国"求情"?
说起这事儿,真有点像小孩子撒泼要糖吃的架势,特朗普这番话一出口,华尔街的老狐狸们都笑了。200%关税听着吓人,可明眼人都知道,这更像是一封"求救信"。
你想想,一个堂堂超级大国的总统,为了几块磁铁急成这样,背后得有多大的窟窿?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美国对中国稀土依赖度已经飙到了78%。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数字,没有稀土磁铁,美国的F-35战斗机飞不起来,没有稀土磁铁,特斯拉的电动车只能当摆设。连苹果的手机都得停产,因为那些精密的马达全靠稀土磁铁才能转得起来。
更要命的是,美国国防部的内部评估报告显示,如果中国完全切断稀土供应,两年内美军的武器系统就会出现严重短缺。
这下子,特朗普坐不住了,可他又放不下面子直接求人,于是就搬出了这套"威胁术"。说白了,就像小孩子哭闹要糖吃一样——你不给我,我就闹给你看。
问题是,这招对中国管用吗?从市场反应来看,答案显而易见。特朗普威胁的当天,中国稀土股票不但没跌,反而集体上涨,投资者们心里跟明镜似的:越威胁,越说明美国没招了。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特朗普发威胁的同一天,他刚和韩国总统李在明见完面。韩国媒体兴奋地报道说韩国要帮美国对抗中国。
可转眼间,特朗普就急吼吼地对中国放狠话,这种操作,与其说是展示实力,不如说是在给自己壮胆,说到底,特朗普心里清楚得很:美国现在就是那个没有"厨房"却想吃饭的人,除了求人做饭,还能怎么办?
说起美国的稀土产业,那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美国不是没有稀土矿,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场开了十几年,规模还不小。但问题是,他们只会"挖土",不会"炼金",这就好比你家里有原材料,但没有厨房,也不会做饭,最后还得找别人帮忙做好了送过来。
中国呢?不但有矿,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全球85%的稀土加工产能。从挖土到炼金,从粗加工到精细化,整条产业链一应俱全。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中国在稀土加工技术上的积累,至少领先美国8到10年,美国想要重建完整的稀土产业链,根据国会研究服务处的估算,至少需要200亿美元投资,还得耗时5到8年。
时间等得起,钱也花得起,但技术差距不是砸钱就能解决的,就拿稀土提纯来说,中国使用的串级萃取技术,不但成本低,纯度还高,美国现在还在用老式的溶剂萃取技术,成本比中国高50%以上,这就像你用老式诺基亚和别人的iPhone比功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更关键的是,美国就算有了技术,也未必有足够的工人,稀土加工是个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可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这么多年,这样的工人早就断档了。
现在想要重新培养,又得花个三五年时间,等美国人培养好工人,掌握好技术,中国的稀土产业又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这就是"代差优势"的威力。
技术领先不是简单的数字差距,而是一整套体系的碾压,美国试图通过"四方关键矿产倡议"拉拢盟友,让澳大利亚、日本、印度一起搞稀土开发。可现实很骨感:澳大利亚的成本比中国高300%,日本的深海开采还在试验阶段,印度的基础设施跟不上。
折腾来折腾去,美国发现,还得回头找中国,这种被动局面,让特朗普如坐针毡。
这场博弈里,最有意思的是角色换位,以前,美国是那个挥舞制裁大棒的"猎人",中国是被迫应对的"猎物",可现在呢?猎人变成了猎物,制裁者变成了求助者。
回想2018年,特朗普刚开始打贸易战时,那股子嚣张劲儿还历历在目,当时他信心满满地说,贸易战很容易赢,可现在呢?为了几块稀土磁铁,不得不放下身段"求人办事"。
这种角色转换,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产业主导权的转移,当年,美国凭借芯片技术卡中国的脖子,现在中国用稀土资源卡美国的脖子。风水轮流转,这一次转到了中国。
更让美国人郁闷的是,中国这次反制来得又快又准,今年4月,中国把几种关键稀土元素纳入出口许可管理。一个批文的事儿,就让美国工业"断链"了,美国企业排队等货,军工项目延期交付,股市应声下跌,特朗普坐不住了,赶紧派人去伦敦谈判。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6月份中美达成协议,中国同意恢复稀土磁铁和矿物出口。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对美稀土出口量飙升到600多吨,比上月增长七成多,美国企业总算松了口气。
可有意思的是,美国人拿到货之后,态度反而更强硬了,这种心理很好理解:被人卡脖子的滋味太难受,一旦缓过气来,就想找回面子,于是就有了特朗普这次的200%关税威胁。
但问题是,威胁归威胁,现实归现实,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是结构性的,不是靠威胁几句就能解决的。
韩国的例子就很说明问题。韩国对华稀土依赖度高达72%,可对美军售份额只占其出口总量的19%,经济现实决定了,谁也不会真的跟钱过不去,所以,特朗普威胁的同时,还得笑呵呵地欢迎中国留学生,这种"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的操作,暴露了美国的矛盾心理。
特朗普最不愿意承认的一个现实是:中国的稀土优势,短期内根本无法撼动,这不是几年的事儿,而是至少十年的代差。为什么这么说?
稀土产业不只是挖矿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庞大的技术生态系统,从勘探到开采,从分离到提纯,从加工到应用,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经验,中国在这个领域深耕了几十年,积累的不只是技术,更是"know-how"——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工艺诀窍。
这些东西,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更重要的是,中国还在持续创新,现在正在建设的三大稀土产业集群,预计2026年产能还要提升40%,等美国人刚开始学步,中国已经跑到终点了。
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的优势还在不断扩大,随着新能源转型的加速,全球稀土需求预计在2025到2030年间年均增长15%,这意味着,稀土不但不会贬值,反而会越来越珍贵,中国手里这张王牌,只会越来越值钱。
美国想要摆脱依赖,理论上有三条路:自主开发、盟友合作、技术替代,自主开发的难度前面说过了,至少需要十年时间,盟友合作呢?澳大利亚的成本高得离谱,日本的深海开采还在画饼阶段。
技术替代?《自然》杂志的研究显示,突破性的替代技术至少还需要15到20年,这就是现实:美国所有的备选方案,都需要以"十年"为单位来计算,而在这十年里,中国不会坐等,美国也耗不起。
特朗普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的威胁里带着"祈求"的成分,200%关税听着吓人,但真要实施,受伤的还是美国自己,福特、通用这些汽车巨头,洛克希德马丁、雷神这些军工企业,哪个离得开稀土?关税翻倍,成本翻倍,竞争力直接崩盘。
所以,特朗普的威胁更像是一种"心理战",试图通过施压来获得更好的谈判条件,但问题是,这不是2018年了,现在的中国,有选择的余地,有谈判的底气,也有扛下去的实力。
说实话,看到特朗普这副"嘴硬心软"的样子,我想到了一句老话:"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可现在呢?最硬的那个,开始求着别人了。
稀土博弈只是开始,中国手里这样的王牌还有不少。美国想"脱钩"?代价可能比想象中大得多。技术积累这东西,不是几年就能追上的,更不是砸钱就能解决的。
你觉得特朗普这次是真威胁还是假把式?美国最终会选择硬撑还是服软?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