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北京向东京递出一张措辞罕见的“黄牌”。起因是日本外务省近日公开唱衰中国即将举行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用词之尖刻,连一贯温和的外交部发言人也罕见用了“蓄谋已久”四个字。
到底蓄了什么谋?翻一翻日本外务省过去十年的账本,就能闻到浓浓的“漂白剂”味。自2015年中国首次以阅兵纪念抗战胜利起,日本悄悄把“海外战略信息传播”写进预算大项,十年累计砸下560亿日元,相当于每天烧掉1500多万日元,只为在世界各地描一幅“和平日本”的新妆。
这笔钱怎么用?一部分请“国际友人”写软文、拍纪录片,把“加害者”轻轻改写成“受害者”;另一部分悄悄游说出版社,把教科书中“慰安妇”三个字越改越小,直到几乎看不见。相比之下,日本政府给“慰安妇”受害者的正式补偿,几十年加起来还不到百亿日元,连一次奥运场馆的零头都抵不上。
数字冰冷,但数字背后的人心更冷。十年前,一位韩国幸存老奶奶在听证会上问:“我要的不是钱,是道歉,为什么比要我的命还难?”十年后,这笔钱依旧没有换成一句“对不起”,反而变成了公关公司的报表、智库的研讨会、社交媒体的“大V”转发。
于是,当中国准备再次敲响历史的警钟,日本不是先低头反省,而是忙着调高“扩音器”的音量,想把钟声盖过去。只是,记忆不是广告位,真相也不会因为预算增加而被买断。
北京的三问其实替所有曾受害的人发问:敢不敢直视血写的历史?能不能把教训写进教科书,而不是公关案?若真心热爱和平,为何花钱掩盖战争?
阅兵的礼炮还没响,历史的回声已先一步抵达。560亿日元可以买来掌声,却买不回信任;可以删掉几行教科书,却删不掉几十万受害者刻在心底的伤疤。
下一个十年,日本外务省的账本还要再添多少页?世界都在等着翻篇,但翻篇之前,总得有人先学会低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