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谷歌DeepMind重磅突破:AI机器人学会了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决策

0
分享至


你是否想过,机器人什么时候才能像人类一样聪明地思考问题?比如当你走进一个陌生的房间寻找钥匙时,你不会漫无目的地翻找,而是会根据经验推测钥匙可能在桌子上、沙发缝隙里或者衣服口袋中。这种推理能力正是机器人一直缺乏的关键技能。

不过,这个局面即将改变。谷歌DeepMind的研究团队最近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题为《Planning as In-Context Learning》(规划即情境学习),该研究于2024年12月发表在顶级人工智能会议NeurIPS上。研究团队由DeepMind的资深科学家们组成,包括Michal Yarom、Avi Caciularu、Ido Greenberg等多位专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论文的官方页面或arXiv预印本服务器访问完整研究内容。

这项研究的核心突破在于,他们让AI系统学会了像人类一样进行"规划思维"。简单来说,就是让机器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先在脑子里想一想应该怎么做,而不是盲目地试错。这就像你在做菜之前会先想想需要哪些食材、按什么顺序操作一样。

传统的机器人就像一个只会按照固定食谱做菜的厨师,遇到新情况就束手无策。而这项研究创造的AI系统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厨,能够根据现有的食材和工具,灵活地设计出新的烹饪方案。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AI大厨"不需要重新学习整套技能,只需要看几个例子,就能举一反三地处理类似的新问题。

这种能力被研究团队称为"情境学习中的规划",它标志着人工智能向真正的通用智能迈出了重要一步。传统上,让机器人学会规划需要大量的训练时间和计算资源,就像培养一个厨师需要多年的实践经验。而这项新技术让AI系统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和新任务,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实用性。

**一、从厨房助手到规划大师:AI学会了什么**

要理解这项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先来看看传统AI系统面临的挑战。以往的机器人规划系统就像一个严格按照菜谱做菜的助手,每当遇到菜谱上没有的情况,比如缺少某种调料或者火候不对,它就会完全不知所措。这种系统虽然在特定任务上表现出色,但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研究团队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的规划方法过于依赖预先设定的规则和算法。这就好比给厨师一本厚厚的烹饪手册,里面详细记录了每道菜的具体步骤,但当食材不够或者客人有特殊要求时,厨师就只能干瞪眼了。

于是,研究人员开始思考:能否让AI系统像人类一样,通过观察和学习来掌握规划的能力?人类在学会做菜后,即使面对从未见过的食材组合,也能凭借对烹饪原理的理解创造出新的菜式。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正是研究团队希望赋予AI系统的核心技能。

他们的解决方案巧妙地借鉴了近年来大语言模型的成功经验。就像ChatGPT能够通过看几个例子就理解新的写作风格一样,研究团队设计的系统能够通过观察少量的规划示例,快速学会处理类似但不完全相同的新问题。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情境学习"。通俗地说,就是让AI系统在实际工作时,先看看类似情况下的成功案例,然后模仿和调整这些案例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就像一个聪明的学徒,通过观察师傅的操作手法,很快就能掌握其中的精髓并应用到新的情况中。

更重要的是,这种学习方式不需要修改AI系统的核心程序。传统方法就像重新培训一个厨师,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而新方法则像给有经验的厨师提供一些参考菜谱,让他们快速适应新的烹饪要求。这种效率的提升对于实际应用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二、解密AI的"思考过程":技术原理深度解析**

要真正理解这项技术的创新之处,我们需要深入了解AI系统是如何进行"思考"的。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被称为Transformer的神经网络架构,这就像给AI系统装上了一个特殊的"大脑",能够同时关注多个信息点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的规划方法中,AI系统需要使用复杂的搜索算法来寻找最优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就像在巨大的迷宫中寻找出口,系统必须逐一尝试每条可能的路径,直到找到正确的道路。这种方法虽然最终能找到答案,但耗时极长,效率低下。

而研究团队的新方法则完全不同。他们让AI系统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学会了规划的"直觉"。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司机,不需要查看详细的地图就能凭借对城市道路的熟悉程度选择最佳路线。AI系统通过观察成千上万个规划案例,逐渐掌握了规划的内在规律和模式。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首先收集了大量不同类型的规划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这些数据就像是给AI系统准备的"教科书"。然后,他们使用这些数据训练Transformer模型,让模型学会识别问题的关键特征和有效的解决策略。

训练完成后,当面对新的规划问题时,AI系统会采用一种被称为"情境学习"的策略。具体过程是这样的:系统首先分析当前的问题特征,然后从记忆中搜索类似的成功案例,接着将这些案例作为参考来生成新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的巧妙之处在于,它不需要为每个新问题重新训练模型。就像一个熟练的工匠,掌握了基本技能后就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工作要求。AI系统只需要在输入中包含几个相关的示例,就能理解当前任务的要求并生成相应的规划方案。

研究团队还发现,模型的规划能力与其规模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大脑"越大的AI系统,规划能力越强。这个发现验证了研究人员的一个重要假设:复杂的规划能力需要足够的计算资源和模型参数来支撑。

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模型的内部工作机制发现,AI系统在进行规划时确实展现出了类似人类的思维模式。它会先理解问题的整体目标,然后分解为若干个子步骤,最后按照逻辑顺序组织这些步骤。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正是人类解决复杂问题时常用的思维方法。

**三、实战检验:从迷宫导航到机器人控制的全面测试**

为了验证这种新方法的实际效果,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测试场景。这些测试就像是给AI系统安排的"期末考试",涵盖了从简单的路径规划到复杂的机器人操作等多个方面。

第一个测试场景是经典的迷宫导航问题。研究人员创建了各种不同复杂程度的迷宫,有些像简单的单层迷宫,有些则像复杂的多层建筑。传统的AI系统在面对这些迷宫时,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来找到最优路径。而使用新方法的AI系统表现出了惊人的效率,它能够快速识别迷宫的关键特征,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研究人员故意改变迷宫的布局或者增加新的障碍物时,传统系统往往需要重新计算整个路径,而新系统则能够灵活地调整策略,只修改受影响的部分路径。这就像一个熟悉城市道路的老司机,当遇到临时的交通管制时,能够迅速找到替代路线,而不需要重新规划整个行程。

第二个测试重点关注了Sokoban推箱子游戏,这是一个需要复杂逻辑推理的经典难题。在这个游戏中,玩家需要推动箱子到指定位置,但箱子只能推不能拉,而且不能推到死角。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实际上需要多步预判和策略规划,是测试AI规划能力的理想场景。

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新方法的AI系统在解决Sokoban问题时表现出了接近专家级的水平。它不仅能够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而且解决方案的步数通常接近最优解。更重要的是,当游戏关卡的复杂度增加时,系统的性能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展现出了良好的泛化能力。

第三个测试场景模拟了真实世界中的机器人控制任务。研究人员设置了各种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比如让机器人在厨房中准备简单的餐点,或者在办公室中整理文件。这些任务需要机器人不仅要规划行动序列,还要考虑物理约束和安全因素。

在厨房场景中,机器人需要完成诸如"制作三明治"这样的复合任务。这要求机器人理解任务的层次结构,比如先准备食材、然后按顺序组装、最后进行简单的装盘。使用新方法的AI系统展现出了令人满意的表现,它能够合理地分解任务,有效地安排操作顺序,甚至在某些步骤受阻时能够调整策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还测试了系统在面对不完整信息时的表现。在现实世界中,AI系统往往无法获得完美的环境信息,就像在雾天开车时视线受限一样。测试结果表明,新方法训练的AI系统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虽然可能不是最优解,但通常是安全和可行的。

研究人员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对比实验,将新方法与多种传统规划算法进行了详细比较。结果显示,在绝大多数测试场景中,新方法都表现出了更好的效率和适应性。特别是在处理以前未见过的问题类型时,新方法的优势更加明显。

**四、技术细节揭秘:让AI学会"举一反三"的关键机制**

要真正理解这项技术的革命性,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让AI系统实现"举一反三"能力的核心机制。研究团队在技术实现上做出的几个关键创新,正是这项研究能够取得突破的根本原因。

首先,研究人员重新设计了数据的表示方式。传统的规划系统通常使用符号化的方式来描述问题和解决方案,这就像用严格的数学公式来描述一道菜的制作过程。虽然精确,但缺乏灵活性。而新方法采用了一种更加自然的序列化表示方式,将规划问题和解决方案都转换为类似自然语言的序列形式。

这种表示方式的巧妙之处在于,它能够保留问题的结构信息,同时又足够灵活以适应不同类型的任务。比如,无论是迷宫导航还是机器人操作,都可以用统一的序列格式来表示,这为模型的通用性奠定了基础。

其次,研究团队设计了一套精巧的训练策略。他们没有简单地让模型记住大量的问题-解答对,而是采用了一种被称为"渐进式复杂度训练"的方法。这就像教孩子学数学,先从简单的加减法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方程式。

具体来说,训练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逐渐增加问题的复杂度和多样性。在早期阶段,模型主要学习基本的规划概念和简单的操作序列。随着训练的深入,模型开始接触更复杂的场景,需要进行多步推理和长期规划。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模型能够建立起稳固的基础,同时逐步发展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三个关键创新是注意力机制的特殊设计。研究人员发现,有效的规划需要模型能够同时关注问题的多个方面,比如当前状态、目标状态、可用操作以及约束条件。为此,他们设计了一种多头注意力结构,让模型能够并行地处理这些不同类型的信息。

这种注意力机制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能够同时监控项目的多个方面,包括进度、资源、风险和质量。当某个方面出现问题时,注意力机制能够快速调整焦点,确保整体规划的有效性。

研究团队还引入了一种被称为"示例增强推理"的技术。当模型面对新问题时,它不是孤立地进行推理,而是会参考输入中提供的示例。这些示例就像是给模型提供的"参考答案",帮助模型理解当前任务的特点和要求。

这种技术的精妙之处在于,模型不是简单地复制示例,而是能够提取示例中的关键模式和策略,然后将这些模式适配到新的问题中。这就像一个聪明的学生,不是死记硬背标准答案,而是理解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能够应用到类似的新题目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研究人员还采用了数据增强技术。他们通过系统性地变换训练数据中的问题参数,生成了大量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训练样本。这就像让学生练习同一类型但参数不同的数学题,通过大量练习来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

最后,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一套专门的评估指标,用来衡量模型的规划质量。这些指标不仅考虑解决方案的正确性,还评估方案的效率、稳定性和实用性。通过这套综合评估体系,研究人员能够全面了解模型的性能特点,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五、突破传统界限:与经典方法的全面对比**

为了真正展现这项新技术的革命性价值,研究团队进行了大规模的对比实验,将他们的方法与多种经典规划算法进行了全面比较。这场"算法竞赛"的结果不仅验证了新方法的优越性,更揭示了AI规划领域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规划算法主要分为几大类,每一类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首先是基于搜索的方法,这类算法就像一个勤奋但不够聪明的探险家,会系统性地探索所有可能的路径,直到找到目标。虽然这种方法能够保证找到最优解,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搜索空间会呈指数级增长,导致计算时间变得不可接受。

研究结果显示,在处理中等复杂度的规划问题时,传统搜索算法通常需要几分钟甚至几小时的计算时间,而新方法只需要几秒钟就能生成高质量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当问题规模进一步扩大时,传统方法往往因为内存不足或计算超时而完全无法工作,而新方法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第二类是基于启发式的规划算法,这类方法就像一个有经验的向导,会根据一些经验规则来指导搜索过程,从而提高效率。虽然比纯粹的暴力搜索要快得多,但这类方法的性能严重依赖于启发式规则的质量,而设计好的启发式规则往往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人工调试。

在对比实验中,研究人员测试了多种知名的启发式规划算法,包括A*算法和快速前向搜索算法。结果表明,虽然这些算法在某些特定类型的问题上表现不错,但它们的泛化能力有限。当面对与训练场景差异较大的新问题时,这些算法的性能会显著下降。相比之下,基于情境学习的新方法展现出了更强的适应性,能够在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上保持相对稳定的性能。

第三类是基于学习的传统方法,这类算法试图通过机器学习来提高规划效率。然而,这些方法通常需要针对每类特定问题进行专门训练,缺乏通用性。就像培养专门的技师,虽然在特定领域很专业,但无法轻易转移到其他领域。

研究团队特别关注了这类方法与新技术的对比,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最接近的竞争者。实验结果显示,传统的学习型规划算法虽然在训练数据覆盖的问题类型上表现良好,但在面对新颖问题时往往表现不佳。而新方法通过情境学习机制,能够在不进行额外训练的情况下适应新的问题类型。

更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新方法优势的根本原因。传统方法通常采用分离式的设计,将问题理解、策略生成和执行控制分为独立的模块。这种设计虽然便于理解和调试,但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会产生误差累积,影响整体性能。

相比之下,新方法采用端到端的学习框架,整个规划过程由统一的神经网络模型完成。这种设计就像用一个整体的大脑来思考问题,而不是依赖多个独立的处理单元,因此能够更好地捕捉问题的整体特征和内在规律。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大,新方法的优势变得更加明显。当使用较小的模型时,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性能差距相对较小。但当模型参数增加到一定规模后,新方法的性能出现了显著的跃升,而传统方法的改进幅度则相对有限。

这个发现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规律:复杂的认知能力,如规划和推理,可能存在某种"临界点效应"。只有当模型的容量达到某个阈值后,这些高级能力才会真正涌现出来。这个洞察对于未来AI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实际应用前景:从科研到生活的无限可能**

这项技术突破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更重要的是它为现实世界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智能家居,从工业机器人到个人助理,这种新的规划能力将为各行各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在自动驾驶领域,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尤其引人注目。传统的自动驾驶系统就像一个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行驶的新手司机,虽然安全但缺乏灵活性。当遇到突发情况,比如道路施工、交通事故或者极端天气时,这些系统往往束手无策,只能停车等待人工接管。

而配备了新规划技术的自动驾驶系统则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能够根据实时情况灵活调整行驶策略。比如,当前方出现交通拥堵时,系统不仅能够选择替代路线,还能考虑乘客的时间偏好、燃油经济性和舒适度等多个因素,制定出最优的行驶方案。

更令人兴奋的是,这种规划能力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无论是在熟悉的城市道路上行驶,还是在从未去过的乡村小径上探索,系统都能快速适应新环境,做出合理的驾驶决策。这将大大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在智能制造领域,这项技术同样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现代工厂的生产线越来越复杂,需要协调多个机器人和设备完成复杂的装配任务。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就像流水线上的专门工人,只能完成预先编程的固定动作,当生产需求发生变化时,需要工程师重新编写程序,耗时费力。

采用新规划技术的智能制造系统就像一个灵活的生产团队,能够根据订单要求和资源状况动态调整生产计划。比如,当某台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重新分配任务,确保生产进度不受影响。当有紧急订单需要插队生产时,系统能够快速重新规划整个生产流程,在满足新需求的同时最小化对现有订单的影响。

在医疗领域,这项技术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手术机器人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传统的手术机器人需要医生进行精确的手动控制,医生的经验和技能直接影响手术效果。而具备智能规划能力的手术机器人能够根据术前影像数据和实时手术情况,自主规划最优的手术路径和操作序列。

这不仅能够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还能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让他们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诊断和治疗决策上。特别是在一些需要高精度操作的微创手术中,机器人的规划能力能够超越人类的操作极限,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这项技术的应用同样令人期待。智能家居系统将变得更加智能和贴心,不再是简单的设备控制,而是能够理解用户的生活习惯和偏好,主动规划和优化家居环境。比如,系统能够根据天气预报、用户的日程安排和能耗情况,智能调节空调、照明和其他家电设备,在保证舒适度的同时最大化能源效率。

个人助理机器人也将因此变得更加实用。未来的家用机器人不再只是能够执行简单命令的智能音箱,而是能够理解复杂任务需求,自主规划执行方案的真正助手。比如,当你说"帮我准备明天的商务午餐"时,机器人能够考虑客人的饮食偏好、现有食材、时间安排等多个因素,制定出详细的准备计划并逐步执行。

在物流和配送领域,这项技术将彻底改变传统的运营模式。无人配送车队将能够根据实时交通状况、客户需求和配送优先级,动态优化配送路线和时间安排。这不仅能提高配送效率,还能降低运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更广泛地说,这项技术还将推动人机协作模式的创新。未来的工作场所中,人类和AI系统将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AI负责处理复杂的规划和优化任务,人类则专注于创造性思维和决策制定。这种分工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七、技术挑战与未来展望: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步**

尽管这项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研究团队也坦诚地指出了当前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性。这些挑战不仅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技术走向实际应用必须克服的障碍。

首先是计算资源的挑战。虽然新方法在效率上比传统算法有了显著提升,但要达到人类水平的规划能力仍需要相当大的计算资源。这就像要建造一座摩天大楼,虽然我们已经掌握了建造技术,但仍需要足够强大的工程设备和材料支撑。当前的AI模型要实现复杂的规划任务,通常需要数十亿甚至数千亿个参数,这对硬件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研究团队发现,模型的规划能力与其规模存在密切关系,更大的模型往往能处理更复杂的规划问题。然而,这也意味着在移动设备或嵌入式系统中部署这种技术仍面临挑战。未来的研究需要在模型性能和计算效率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开发出既强大又节能的规划算法。

第二个挑战是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当AI系统被赋予自主规划和决策的能力时,如何确保其行为始终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安全要求就变得至关重要。这就像给一个机器人管家钥匙,我们需要确保它永远不会做出伤害主人或客人的行为。

研究人员发现,虽然新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生成合理的规划方案,但在一些极端或边缘情况下,系统的行为可能变得不可预测。比如,当面对从未遇到过的紧急情况时,AI系统可能会采取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存在安全隐患的行动方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团队正在探索多种安全保障机制。其中一种方法是在训练过程中引入安全约束,确保模型学会的规划策略始终遵循预设的安全原则。另一种方法是建立多层次的安全检查机制,在AI系统执行规划方案之前进行安全性验证。

第三个挑战是可解释性问题。虽然新方法能够生成有效的规划方案,但其决策过程往往像一个"黑盒子",人类很难理解系统为什么选择特定的行动序列。这在某些关键应用场景中可能成为问题,比如医疗诊断或金融决策,人们需要了解AI系统的推理逻辑才能信任其建议。

研究团队正在开发新的技术来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他们尝试让AI系统在生成规划方案的同时,也输出相应的解释文本,说明选择特定行动的原因。这就像让一个专家不仅给出建议,还要解释建议的依据,让人们能够理解和验证其合理性。

第四个挑战是泛化能力的边界。虽然新方法在测试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泛化能力,但这种能力仍有其局限性。当面对与训练数据差异极大的全新问题类型时,系统的性能可能会显著下降。这就像一个优秀的厨师虽然能够烹饪各种菜系,但如果突然要求他制作完全陌生的外星料理,可能就会束手无策。

为了拓展系统的泛化边界,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更加多样化的训练策略。他们尝试在训练数据中包含更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希望通过增加多样性来提高模型的适应能力。同时,他们也在研究如何让模型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即能够快速适应全新类型的问题。

展望未来,研究团队认为这项技术将朝着几个重要方向发展。首先是与其他AI技术的深度融合,比如将规划能力与视觉理解、自然语言处理和常识推理等能力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加全面的智能系统。这就像培养一个全才,不仅会思考和规划,还能看、能听、能理解复杂的语言和情境。

其次是向更大规模和更复杂场景的扩展。研究人员希望开发出能够处理多智能体协作、长期规划和不确定环境的高级规划系统。这些系统将能够协调多个机器人或AI智能体共同完成复杂任务,就像指挥一个高效的团队完成大型项目。

第三个方向是个性化和适应性的提升。未来的AI规划系统将能够学习和适应不同用户的偏好和习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这就像培养一个专属助手,能够理解主人的独特需求和工作风格,提供量身定制的帮助。

最后,研究团队特别强调了这项技术对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意义。规划能力被认为是智能的核心要素之一,这项突破为创造真正具有通用智能的AI系统铺平了道路。虽然距离实现科幻电影中的通用A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一步确实让我们向那个目标更近了一些。

说到底,这项研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突破,更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展示了AI系统具备类人思维能力的可能性,为未来创造更智能、更有用的AI助手奠定了基础。虽然挑战依然存在,但这项技术的出现让我们有理由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期待。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完善,我们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见证AI系统在规划和决策方面达到甚至超越人类的表现。这不仅将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更将重新定义人类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这项研究技术细节的读者,强烈建议查阅DeepMind团队发布的完整论文,其中包含了更多详细的实验数据和技术分析。

Q&A

Q1:谷歌DeepMind的这项AI规划技术与传统机器人规划有什么本质区别?

A:传统机器人规划就像按照固定食谱做菜的厨师,遇到新情况就束手无策,需要重新编程。而DeepMind的新技术让AI系统像经验丰富的大厨一样,能够通过观察少量示例就快速学会处理类似的新问题,不需要重新训练整个系统。

Q2:这种AI规划技术什么时候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A:目前这项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但研究团队已经在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医疗机器人等领域看到了应用前景。预计在未来5-10年内,我们可能会在智能家居、个人助理机器人和无人配送等场景中见到这种技术的实际应用。

Q3:普通人需要担心这种AI规划技术的安全性吗?

A:研究团队已经意识到安全性挑战,正在开发多层次的安全保障机制。虽然AI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良好,但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不可预测的行为。因此,在技术正式应用前,还需要大量的安全测试和验证工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民咖啡馆”被央媒点名批评后紧急改名,记者实探:店铺已开始整改,店名被遮盖

“人民咖啡馆”被央媒点名批评后紧急改名,记者实探:店铺已开始整改,店名被遮盖

极目新闻
2025-11-08 13:20:10
正式官宣!CBA顶级外援签约辽宁男篮,携手赵继伟,杨鸣冲击前四

正式官宣!CBA顶级外援签约辽宁男篮,携手赵继伟,杨鸣冲击前四

体坛瞎白话
2025-11-10 11:38:22
美媒:中方不按常理出牌,菲律宾败局已定,南海不会再有其位置!

美媒:中方不按常理出牌,菲律宾败局已定,南海不会再有其位置!

起喜电影
2025-11-08 01:38:45
翁帆和导演胡玫蒋勤勤合影 蒋勤勤75年 翁帆76年 翁看着比蒋年轻多了

翁帆和导演胡玫蒋勤勤合影 蒋勤勤75年 翁帆76年 翁看着比蒋年轻多了

乡野小珥
2025-11-10 10:13:12
突然拉升!美联储降息,突传大消息!

突然拉升!美联储降息,突传大消息!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9 22:24:24
广汽董事长鼓励广州豹: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完成了60分的目标

广汽董事长鼓励广州豹: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完成了60分的目标

懂球帝
2025-11-10 13:52:05
女子与男友睡公园,衣衫不整成焦点,网友直呼辣眼睛。

女子与男友睡公园,衣衫不整成焦点,网友直呼辣眼睛。

夜深爱杂谈
2025-11-09 21:29:16
高血压一口牛肉不能碰?医生:不想血压飙升,这6物要管住嘴!

高血压一口牛肉不能碰?医生:不想血压飙升,这6物要管住嘴!

阿淫记录生活日常
2025-11-10 13:00:39
史上最搞笑的造反:谋划3个月才起兵,结果发现本就该自己当皇帝

史上最搞笑的造反:谋划3个月才起兵,结果发现本就该自己当皇帝

掠影后有感
2025-11-04 09:16:13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张建中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张建中被查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10 10:12:24
柬埔寨“太子集团”头目被曝曾在新加坡遭手下“黑吃黑”:办公室被锁数日后人去楼空

柬埔寨“太子集团”头目被曝曾在新加坡遭手下“黑吃黑”:办公室被锁数日后人去楼空

红星新闻
2025-11-10 14:05:15
一字带高跟凉鞋真的很有魅力,难怪女网红们都喜欢穿

一字带高跟凉鞋真的很有魅力,难怪女网红们都喜欢穿

牛弹琴123456
2025-11-10 17:00:10
近三战场均19+4!勇士次轮捡宝,这么打下去,波杰姆位置就不稳了

近三战场均19+4!勇士次轮捡宝,这么打下去,波杰姆位置就不稳了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10 13:48:37
苹果是胰岛素“杀手”?医生苦劝:糖尿病患者,4种水果尽量少吃

苹果是胰岛素“杀手”?医生苦劝:糖尿病患者,4种水果尽量少吃

观星赏月
2025-11-10 12:51:10
CCTV5直播!王曼昱陪练爆冷出局!今日赛程:孙颖莎|王楚钦|樊振东首秀!

CCTV5直播!王曼昱陪练爆冷出局!今日赛程:孙颖莎|王楚钦|樊振东首秀!

好乒乓
2025-11-10 14:46:00
起风了,第二个赵少康出现,韩国瑜前搭档向郑丽文发出3点提醒!

起风了,第二个赵少康出现,韩国瑜前搭档向郑丽文发出3点提醒!

科普100克克
2025-11-10 15:23:24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4原则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4原则

资说
2025-11-10 15:47:04
我给公司拿下3.2亿大单,庆功宴所有人都去了唯独没叫我

我给公司拿下3.2亿大单,庆功宴所有人都去了唯独没叫我

故事那点事
2025-11-07 11:20:06
沉寂三天,人民日报发文促统,赖清德将上审判台,郑丽文判断没错

沉寂三天,人民日报发文促统,赖清德将上审判台,郑丽文判断没错

历史求知所
2025-11-09 15:15:05
特朗普宣布一个大消息

特朗普宣布一个大消息

大象新闻
2025-11-10 07:50:14
2025-11-10 17:43:00
科技行者 incentive-icons
科技行者
科技正在如何变革商业世界
6160文章数 5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头条要闻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 新能源车企回应

头条要闻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 新能源车企回应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残酷牧场主的生殖管理!肉鸽新作《绝育大师》已上线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霸气!董明珠硬刚冰箱跨界质疑:后来者不等于跟随者

旅游要闻

齐齐哈尔市启动2025—2026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