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方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这些年一直在搞高超音速的东西,SR-72这个项目从2013年冒头到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简单说,它是SR-71黑鸟的接班人。
那老家伙在上世纪60年代服役,飞到Mach 3.3,已经够牛了,但现在时代变了,美国觉得光快不行,还得更快更猛。SR-72号称能到Mach 6以上,换算成速度就是每秒飞2公里左右,这玩意儿要是真造出来,中俄的防空系统估计得头疼。
美国媒体和军方报告里反复提,这东西能突破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让美军在敏感区域随便逛。但话说回来,高超音速武器赛道上,大家都在跑,中俄也没闲着,美国这步棋下得急,但能不能领先还得看实际进展。
SR-72这个项目最早在2013年被洛克希德·马丁的臭鼬工厂公开,当时他们说这是黑鸟的儿子,目标是高超音速无人平台。臭鼬工厂那地方出过U-2和SR-71,专干机密活。
从那时候起,空军和NASA就掺和进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2017年,洛克希德宣布完成地面发动机验证,用的是涡轮基组合循环推进系统,低速用涡轮,高速切到超燃冲压,效率高。
2018年,他们放话原型机2025年飞,服役2030年,这时间表到现在没变,但进展保密。2024年,有报道说洛克希德在加州帕姆代尔工厂扩建设施,疑似为SR-72生产做准备,卫星照片显示新建筑面积增大。
2025年上半年,几家媒体提到空军可能已经在测试演示机,单引擎版能短时达Mach 6。洛克希德高层在采访中暗示,高超音速技术已成熟,材料和飞控问题基本解决。
比起SR-71,SR-72是无人化的,靠AI自主导航和任务规划,减少人力风险。项目预算没公开,但估计每架上亿刀,因为钛合金和复合材料贵。空军视它为战略资产,能在10分钟内飞1000公里,快速获取情报。
发展过程中,洛克希德与Aerojet Rocketdyne合作发动机,NASA提供风洞测试数据。到现在,2025年8月,还没官方确认首飞,但多份报告说年底可能亮相。这路子走得稳,但技术门槛高,美国军方报告里承认,热管理和推进整合是关键瓶颈。
相比早期概念,现在更注重实战整合,能挂载高超音速打击武器HSSW。整个推进逻辑是,美国想用速度优势弥补卫星和无人机短板,但得一步步验证。
SR-72的设计规格挺吓人,速度目标Mach 6+,相当于时速超7000公里,每秒2公里出头。飞行高度3万米以上,巡航范围可能超5000公里,尺寸估计100英尺长,跟SR-71差不多大,但更扁平以减阻。
发动机是核心,涡轮基组合循环,能从0到Mach 6无缝切换,低速涡轮推,高速冲压接管,燃料效率比传统高30%。材料上,用碳陶瓷复合物和先进涂层,扛住再入大气层级高温,外壳温度可达2000度不熔化。
隐身能力部分融入,雷达截面小,但主打速度逃避而不是纯隐身。功能不止侦察,情报监视侦察ISR是基础,还能精确打击,挂载高超音速导弹,对时间敏感目标下手快。从发现到打击,几分钟搞定。无人设计让它能长时间高强度飞,AI处理数据实时传回。
空军报告说,它能压缩OODA循环,观察-定向-决策-行动链路短到极致。比SR-71强在多任务,SR-71纯侦察,维护贵,1998年退役后留空缺。SR-72填补这块,还加打击选项。
规格上,演示机单引擎,生产版双引擎,推力巨大。洛克希德宣称,它能在全球任意点快速部署,战略投送能力翻倍。但弱点也明显,依赖数据链和卫星,一旦电子战干扰,就麻烦。
整体看,这规格接地气点说,就是把速度当武器,飞得快到防空导弹追不上。实际能力还得等试飞数据,现在多是模拟和地面测试结果。
美国推SR-72,很大程度是为应对中俄的反介入体系。中国有DF-17高超音速导弹,2019年亮相,滑翔体机动强,射程2000多公里,难拦截。俄罗斯的Kinzhal和Zircon也服役,核常兼备,速度Mach 8-10。
美国报告承认,中俄在导弹上领先,但飞机平台美国有优势。SR-72号称能突破A2/AD,在台海或南海快速行动,情报实时,中俄现有防空如S-400窗口短,追不上Mach 6。
战略上,美国想重塑平衡,用SR-72做发射平台,结合HSSW导弹,对机动目标即时打击。国会报告指出,美国高超音速重点是非核,精度高,而中俄部分带核头。
比拼中,2025年美国预算加大,空军投钱加速,但中俄也没停。SR-72若成,能让美国在ISR上占优,但中俄用电子战和反卫星武器反制,干扰链路。全球赛道,美国追赶导弹,但飞机领先。算盘是,用速度威慑,压缩对手反应时间。
但报告也说,高超音速不改大局,防御体系多层化就能应对。中国推进星空-2,俄罗斯3M22,构建对称。战略逻辑是,速度快不等于无敌,得看整体生态。美国这武器猛,但中俄有招,平衡还在拉锯。
到2025年8月,SR-72进度据洛克希德,原型机接近完成,演示版可能年底飞。Sandboxx和19FortyFive报道,生产迹象明显,工厂扩建,招聘工程师多。
空军没否认,暗示高超音速优先。但不确定多,技术如热防护和飞控还需验证,预算超支风险大。洛克希德2018年时间表推进中,2030年服役概率高。
未来,若成功,空军将它整合进全球打击体系,取代部分卫星功能。但挑战在,中俄防御升级,红外预警和拦截导弹网能部分抵消。长远看,高超音速成主流,美国领先飞机,中俄导弹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