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晋唐书法,最忌讳直接临摹,首先晋唐的笔法高深,单单一个笔画,就有多次换锋,还用墨色和藏锋裹束,肌理深厚,若无一定基础,根本学不透,哪怕参悟明白,笔法水平不足,也无法展现古人之美。
正因如此,我们深入晋唐之前,一定临摹“过渡法帖”,譬如董其昌,就是一个绝佳选择,与以往的书法家不同,董其昌18岁科考,因字迹丑陋,屈居第二,由此勤奋练字,他进入项元汴府内,任职馆师。
此人乃是著名的收藏家,存有诸多真迹,董其昌日日观摩,眼界开阔,掌握正统古法,水平逐渐提高,基础扎牢之后,还自我创新,根据喜好,以及禅宗气息,创造生秀淡墨之法,后世称其“淡墨宰相”。
根据上述内容,便可知晓,董其昌入古、出新2手抓,既还原晋唐的灵动、醇厚笔法,还呈现淡雅、出尘的自我风格,如何三畏所言:“天真烂漫,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云物,飞动腕指间,此书家最上乘也”
而且董其昌的书法优点,不限于此,除了辅助参透古法,初步了解晋唐技巧、风韵,慢慢过渡,他的行书极其标准,字字婉转畅意、舒和灵动,笔法精到,字字沉着,无半分浮华、松懈。
临摹这样的行书,可以顺利“由楷入行”,就像近期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一幅董其昌的真迹,仙气四溢,内容也相对完备,非常适合临学,堪为500年“最美字帖”,此作就是《行书五律十九首》。
所抄19首7言律诗,共计700多字,单字约为2厘米,中锋行笔,提按轻盈含蓄,转折处常用“暗过”衔接,线条圆润流畅,弱化顿挫感,十分优美遒逸
后世学者认为,董其昌是书法界最后一位宗师,自他之后,把古人笔法和自我风格,展现如此清晰、纯正的人,几乎没有,其字传到清代,也深得推崇和珍视。
清代皇帝争着临摹,尤以康熙最痴迷,评价曰:“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非诸家所能及也……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
此帖凝其精髓,又是罕见墨稿,字字清晰、完整,可时常临摹,感受古人的笔法。风格,以及行书的畅意之风,为日后顺利入古,奠定稳固基础。
而今,我们对董其昌《行书五律十九首》,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为手工经折装,装裱精细,使用翻折设计,便于临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字体十分高清,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细腻,所有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