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由静安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主办、静安区大宁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协办的 2025 年度静安区 “静美‘实’尚” 扶持项目 ——“智创未来” 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在 大宁路667 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了 “小水滴的旅行” 主题科普活动。作为 “智创未来”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以 “用科技解码文明,以创新赋能未来” 为理念,将社区空间转化为沉浸式科创教育场景,为亲子家庭带来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水资源保护科普体验,助力形成具有静安特色的未成年人核心科学素养培育新模式。
![]()
活动伊始,一首趣味水谜题 “太阳送我到天上,风伯送我到四方,可怜我眼泪汪汪,才能重返回故乡” 瞬间点燃了现场氛围,成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考虑到孩子们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但对水滴形态变化的概念较为模糊,老师先是通过生动的动画和清晰的视频,详细讲解了水的不同形态,直观呈现了水循环中蒸发、凝结、降水等关键环节的微观机制,让孩子们轻松理解了水循环的科学原理。
![]()
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DIY 水循环黏土模型制作体验活动随即展开。孩子们以 4 人为一组,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五彩黏土精心塑造出一个个灵动鲜活的水循环模型,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的手工作品,进一步加深了对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等水循环类型的认知。
![]()
“水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 在互动讨论环节,老师抛出的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针对孩子们的疑惑,老师耐心解答:“地球水资源总量虽大,但可用比例极低,能直接供人类使用的部分非常有限。”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老师还列举了西安大雁塔因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承压水水位大幅下降、地表不规则沉降而倾斜的案例,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水资源过度消耗带来的严重后果。
![]()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了解了水循环的奥秘,更明白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他们承诺会从自身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还会带动家长、朋友和邻居加入节水爱水队伍,争做节水的宣传者、推动者和践行者。
![]()
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智创未来” 系列活动将持续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络,设计更多贴近未成年人需求的科创科普活动,推动文明实践成果惠及更多亲子家庭,为提升未成年人核心科学素养、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