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女皇武则天的一生:是好是坏,世人说不尽
你说,一个女人能坐上皇帝的宝座,说出去,谁信呢?可偏偏就有这么一位,名字叫武则天。她既不是贵族小姐出身,也没靠上“红颜祸水”的法子,偏偏就能搅动大唐天下。这世上的事儿,有时候真是比小说还精彩。
说起武则天和李世民这档子事,可没什么情深意重的浪漫,反倒像是一锅还没熬好的老汤,彼此都不对味。最初,武则天进宫,不过是个才十四五岁的丫头,换句话说,她在太宗身边也只算个远远观望的人。没人把她当回事,李世民甚至对她有些防备——谁能料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宫女,最后竟能爬得比谁都高。
当年后宫,像武则天这样的小角色太多。她没有花容月貌傲视群芳,更不像什么历史传说里的美女能一眼勾了君心。她更像是那个你楼下随时能遇见的小姑娘,神色不卑不亢。进宫后,摊上李世民的复杂心思,不得宠,闲言碎语也不少。文人爱讲“聪明反被聪明误”,但在宫里,聪明可能就是保命手段。武则天对这一套再清楚不过,所以处处留心、也不轻易得罪人。
这里插句闲话,李世民那个年代也不是个好混的日子。宫里斗气一天天的,有权有势的人一多,小角色只能干瞪眼。不被主子喜欢,随时打入冷宫,日子说翻脸就翻脸。武则天有过被冷落,甚至被赶去守尼姑庵的日子。那个时候,武则天心里真的没点儿希望?也许她咬过牙,也许她也暗暗骂过谁不公平,但人生有时候就剩两条路:就此沉沦,或者想法翻身。
传说太多,什么“预言”一说影响了她的人生。实际情况呢?不外乎宫里的女人互相使绊子,太宗一听风就是雨,把武则天冷藏起来。寻常人真要遭这番打击,大概就此消失在历史边角。可偏偏武则天是那种有韧劲的人。冷宫里的日子,她没废了自己,还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或同病相怜的姐妹。那时候,她最需要的是静下来想清楚下一步怎么走。换个人都绝望了,她却偏偏没服输。
日子一天天熬着,直到太宗去世,武则天按规矩该削发为尼。一般女人就此在寺庙了结一生。可惜,人生总有转折,她的前路忽然有了新光。唐高宗李治,这个本是她“前领导”的儿子,跟她产生了那么一点关联。好事有时候会轮到身上,但得有胆子敢抓。武则天抓住了,重新归宫。这一招,真是一般人做不到。谁能料到一个被冷落的前妃竟然能再回来,还能把前朝丞相、后宫佳丽们都拉下马?
这里要说说,武则天可不光有点心计,她骨子里的胆大和耐性,是后来的事情逐步决出胜负的关键。宫廷政治就是斗智斗勇,武则天有本事拉拢大臣,也会安抚民心。她不是没犯过错,也不是从不动用狠手,但她知道自己走到这步,靠的不是谁的庇护,也不是运气使然。换句话说,她都靠自己争来的。很多人说“后宫争宠”,其实武则天最后争的,不只是男人的宠爱,而是整个江山的主权。
等到她真坐上皇位,成了女皇,朝堂上下都炸了锅。男人们自然不服气,朝野攻击声一天比一天多;有人敬佩她,有人痛恨她;有人是真心折服,有人是无奈妥协。武则天不是谁都喜欢的那种类型。她治国有魄力,也有狠劲儿;她能提拔寒门,也能把对手“送上绝路”。有时候,历史不就是这样,一手温柔一手冷酷,这才真的让人记住。
我有时候想,她在最高位时会不会也有读不懂自己的时刻?天下之大,权力在手,可再回头看看前半生,究竟失去了多少?她有儿女,也有亲情缠绕,可在那么多矛盾与误解间,她是不是也会有点无力?
年老之后,武则天一度被迫退位,这段故事咱们今天不细讲。她的荣光和争议,一直有人在议论:说她是乱世枭雄,说她打破了传统封建的束缚。可你真要问,她到底做对了还是错了?好像没谁能说清。她这一生跌进低谷,又爬上绝顶,想必内心的挣扎不比外头风云少。
说到底,武则天只是历史里的一颗棋子。但这颗棋子活得太有棱角,太不肯安分。她不是美人计出名,不靠谁成龙凤,她自己就是那盘棋里最灵的那一步。
或许,咱们很多普通人也会偶尔想:要真遇到命运逼仄时,是不是也能像武则天那样,硬着头皮往前赶,不管别人怎么议论?历史留给英雄的空间不多,留给女人的更少,可武则天偏偏走了一条没几个人敢走的路。
最后,谁都难说,她是真的成了“好榜样”,还是被后人贴上太多标签。俗话说“成者为王败者寇”,武则天到底是王还是寇?这一笔,还留在后人的茶余饭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