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6月份,一个让五角大楼夜不能寐的数字悄然出现: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从5月的40吨暴增至350吨,增幅高达775%。
这个看似枯燥的贸易数据背后,却隐藏着美国制造业的生死命脉。没有这些磁铁,波音的飞机造不出来,洛马的导弹成了废铁。
特朗普为何在此时突然对华发出200%关税威胁?美国的底气究竟在哪里?
作者-F
当5000亿订单遇上200%关税,谁在虚张声势?
数字不会撒谎。就在韩国总统李在明访问白宫的当天,一笔5000亿美元的超级订单悄然敲定。韩国向波音公司订购100架飞机和新一代发动机,这是波音公司近年来收到的最大一笔订单。按理说,这应该是个皆大欢喜的时刻。
可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特朗普突然在白宫对中国放出狠话:"除非中方给美国稀土磁铁,否则关税将飙升到200%!"这番表态来得如此突然,连韩国媒体都有些懵。
问题的关键在于,制造这些飞机发动机和零部件,需要大量的稀土磁铁和重稀土元素。而这些关键材料,美国仍在被中国"限量供应"。这就尴尬了。一边是巨额订单的诱惑,一边是原材料的卡脖子困境。
更让人玩味的是,就在特朗普高调威胁的同时,美国媒体曝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美国企业正通过第三国偷偷走私中国稀土。
《华尔街日报》的调查显示,一些美国公司为了绕过管制,不惜使用伪装标签等方式逃避监管,从中国获取稀土材料。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充分暴露了美方的真实困境。表面上威胁加征200%关税,背地里却偷偷摸摸走私稀土。
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演,让人不禁要问:到底谁在说谎?美国企业的担心并不是特朗普能不能要来磁铁,而是害怕美国继续向中国征税会引发下一轮关税冲突。毕竟,上一次关税战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当时美国把对华最高关税推到了245%,结果换来的是美国车企联名上书,军工企业哀嚎遍野。最终特朗普不得不坐到谈判桌前,寻求妥协。
现在故伎重演,威胁200%关税,这到底是谈判筹码,还是绝望的最后一搏?从美国企业的恐慌反应来看,答案似乎不言而喻。
87%武器离不开中国稀土,五角大楼的底气哪来的?
一个让五角大楼尴尬的数据摆在桌面上:美国87%的武器装备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这不是中国媒体的夸大,而是五角大楼自己做的统计。从F-35战机的发动机到爱国者导弹的制导系统,从核潜艇的声呐到卫星的通讯模块,稀土元素无处不在。
更要命的是,不知道哪位"拍脑袋"的官员决定,美国防部要求国防承包商在2027年之前停止采购含有中国来源的稀土磁铁。也就是说,只要里面有中国稀土,五角大楼一概不要。
这个决定一出,承包商们直接傻了眼。他们又没办法自己生产磁铁,去哪里找不依赖中国的供应?订单交付成了无解的难题。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以钐元素为例,这个飞机发动机叶片必需的材料,市场价格已经涨到了原来的60倍。即便如此,想大量采购也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供货企业。
为了找一家不依赖中国供应的稀土磁铁厂商,美国军用无人机企业将订单推迟了两个多月,结果还是没找到。可想而知,在更大规模的军工订单上,离开中国更是寸步难行。
这背后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国搞什么"垄断",而是几十年技术积累的厚重底蕴。1990年以前,中国技术还不成熟,只能低价向外出口稀土矿,再高价买回成品使用。
正是这种窘境让中国看清了必须努力的方向。徐光宪等一批科研人员的出现,为中国带来了今天的局面。如今中国掌控全球70%稀土开采、90%冶炼分离能力,产业链实现了从矿山到磁体的无缝衔接。
这背后的汗水和智慧,又怎么是特朗普一句简单的"说服"就能形容的?更不是一个200%关税就能威胁的。
美国想了不少招。澳大利亚挖矿,越南建厂,甚至连非洲都搞了一圈。钱花了不少,效果只能说聊胜于无。技术积累这种事情,不是砸钱就能立马搞定的。
现在美国算是"狠"了一次,结果发现还不是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对中国的威胁,更像是一种无奈的咆哮。
印度挨棒子,中国被"礼遇",特朗普的双标算盘
就在特朗普对中国"温柔喊话"的同时,印度可就没这么幸运了。8月27日零时,美国对印度的50%关税正式生效。
没有商量,没有条件,就是这么干脆利落。印度人自己都有点懵:为什么对中国还在讨价还价,对我们就直接动手了?
答案很简单:印度没有反制的能力。中国要是真急了眼,稀土一断,美国的芯片产业、新能源产业都得哭。印度能拿什么威胁美国?香料?瑜伽?还是软件外包?
特朗普这人精着呢,谁好欺负欺负谁,谁有实力就客气点。对印度下狠手,对中国玩心理战,这招数用得炉火纯青。
就在特朗普忙着挥舞关税大棒的时候,俄罗斯人可没闲着。8月25日当天,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跑到北京,跟中国外长王毅聊了一下午。
聊什么?当然是怎么应对美国制裁。俄罗斯人早就表过态:"中国需要多少能源,俄罗斯就能提供多少。"这话听起来像兄弟情深,实际上俄国人心里算得清楚。
美国越制裁中国,中俄合作就越紧密,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就越好卖。能源这张牌,俄罗斯人握得死死的。美国想通过关税战削弱中国,俄罗斯就通过能源供应增强中国底气。
这种三角博弈,比电视剧还精彩。而韩国人也没闲着,李在明这次访美,表面上是例行公事,实际上是来抢生意的。
中美贸易战打得越凶,韩国的机会就越大。原本被中国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现在韩国人有机会分一杯羹。造船、半导体、新能源,这些领域韩国都有两把刷子。
五角大楼确实在考虑从韩国订购更多船只,看起来韩美关系一片大好。韩国人打的什么算盘?中美打架,韩国数钱,这生意做得挺精明。
面对这种复杂的国际博弈,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显得更加力不从心。威胁中国会招来反制,放过中国又显得软弱。左右为难的困境,正是美国霸权衰落的写照。
从4月份到现在,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变了好几回。先是从三位数降到两位数,现在又要涨到三位数。这种翻来覆去的操作,说明特朗普心里也没底。
制裁工具反噬自身,合作才是王道
关税这东西,表面上是贸易武器,实际上是双刃剑。美国企业进口成本上升,消费者买东西更贵,通胀压力增大。
特朗普不是不知道这些副作用,可他更怕在选民面前显得软弱。200%的关税听起来很吓人,实施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真要加征这么高的税,受伤的不只是中国企业,美国消费者也得跟着倒霉。
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中国方面倒是挺淡定的。王毅跟沃洛金会面,讨论的不是怎么妥协,而是怎么应对制裁。这种态度变化,说明中国的底气比四年前足了不少。
稀土这张牌,中国人握得很稳。美国越威胁,中国越不能轻易让步。一旦开了先例,后面的要求只会越来越过分。中俄能源合作的深化,给了中国更多的回旋余地。
能源安全有了保障,应对贸易战的能力自然就强了。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规则制定。与欧洲合作研发稀土回收技术,帮非洲国家制定环保开采标准,将"零和博弈"转变为"合作共赢"。
这种战略智慧的展现,让美国的制裁工具越来越钝化。当你试图用制裁孤立一个国家时,往往发现被孤立的是自己。美国副总统万斯在23日接受采访时无奈表示:他们目前不打算加征关税,因为"中美关税已经足够高"。
可以看出,万斯和特朗普完全是两种口径,这位副总统显然更加理智一些。商务部长贝森特等人最近也表示对中美关税"满意",他们也会劝特朗普不要再做出格的事情。
这场博弈的关键不在于谁的嗓门更大,而在于谁更能扛得住压力。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的准备比美国人想象的要充分得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单边主义和霸权思维终将被时代抛弃。技术创新需要开放合作,产业发展需要互利共赢。美国想通过威胁和制裁解决问题,注定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中国从来不怕威胁,也不怕制裁。但中国更愿意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发展。这不是软弱,而是大国风范。
结语
这场稀土博弈说到底,拼的不是嗓门大小,而是谁更扛得住压力。制裁工具正在反噬自身,单边主义的路越走越窄。
从目前态势看,中美稀土争端正从零和博弈转向合作共赢。技术优势加上战略定力,中国已经掌握了主动权。
面对复杂的国际博弈,你觉得中国的战略智慧还会如何展现?留下你的观点,一起聊聊。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