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第一片桂叶在晨风里飘落,苏州人的舌尖便开始翘首以盼——鑫震源的蟹黄生煎,终于在这个金秋如约上新。纸皮烧麦也很不错,但最受欢迎的还是蟹黄生煎和大虾生煎。
![]()
作为苏式生煎的代表品牌,鑫震源以"现包现煎、皮薄馅足"的坚守,将江南秋日最矜贵的鲜味,封存在这一枚枚金黄酥脆的生煎包里。
![]()
时令限定:当大闸蟹邂逅生煎包
每年9月至11月,正是太湖大闸蟹膏满黄肥的时节。但今年鑫震源的蟹黄生煎在8月26日就抢鲜上市了,严选每只三两以上的鲜活母蟹,手工拆出橙红流油的蟹膏与细腻蟹黄,搭配当天现杀的猪前腿肉,按黄金比例调制成馅。老师傅们沿用百年的"三折十八褶"包法,将蟹肉的鲜甜与猪肉的丰腴牢牢锁在皮薄如纸的面皮中,再撒上一把喷香的芝麻与翠绿葱花,入锅煎至底部金黄焦脆,恰似秋日里最诱人的"金元宝"。
![]()
一口入魂:四重口感的秋日交响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吃蟹黄生煎的仪式感,藏在这十二字口诀里。咬破薄脆的底部,金黄的蟹油汤汁瞬间涌出,带着太湖湖水的清冽与大闸蟹的醇厚;接着咬下弹牙的肉馅,蟹香与肉香在齿间层层绽放,鲜而不腥,油而不腻;最后连皮带底一口吞下,焦脆、柔软、浓鲜、微甜,四重口感在舌尖奏响秋日的味觉圆舞曲。搭配一碟姜丝醋,更添几分清爽,解腻提鲜,让人欲罢不能。
![]()
![]()
烟火人间:百年手艺的温度传承
从民国时期的街边小摊到如今火遍江南的生煎名店,鑫震源始终坚持现包现煎的传统工艺。凌晨五点的后厨,老师傅们便开始揉面、调馅,每一个生煎包都要经过60秒的手工捏褶、3分钟的精准火候把控,才能端上餐桌。这份对细节的执着,让蟹黄生煎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成了苏州人记忆里的秋日符号——是放学路上妈妈递来的温暖,是加班深夜抚慰人心的烟火,更是江南人对时令鲜味最虔诚的致敬。
![]()
![]()
![]()
![]()
这个秋天,不妨寻一家鑫震源门店,点一份刚出锅的蟹黄生煎,让滚烫的汤汁与鲜美的蟹肉,带你品味江南最地道的秋日滋味。毕竟,错过了这口限定鲜,就要再等一整年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