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坡与司马温公论茶墨。温公曰: “茶与墨政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 子曰: “二物之质诚然,然亦有同者。” 公曰: “谓何?” 子曰: “奇茶妙墨皆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性同也。譬如贤士君子,妍丑黔皙之不同,其德操蕴藏实无以异。”
--宋·赵令畤《侯鲭录》
宋人笔记《春渚记闻》对此又加以发挥道: “茶欲其白,常患其黑,墨则反是然。墨磨隔宿则色暗,茶碾过日则香减,颇相似也。茶以新为贵,墨以古为佳,又相反也。茶可于口,墨可于目。蔡君谟老病不能饮,则烹而玩之。吕行甫好藏墨境而不能书,则时磨而小啜之。皆可发来者一笑。”
![]()
但苏轼是何等眼光,摒弃物质的黑白(色彩)、轻重(质量)、陈新(时序)而直接切入问题的本质--香与坚。茶与墨,本来毫不相干,在两者的白与黑、新与陈、重与轻的对立中,苏轼居然能够得出“香”与“坚”的共同之处,这样的观照,茶墨两品,就俨然一物,真称得上是澄怀观道。
茶与人之德行操守均在其中。于物见道,道也无处不在。老子曰: “道在瓦甓。” 何况茶墨。信然!老子还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大道至简,以此参证茶与人生,如何?
本文来源:《茶事百味》,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